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扬州市年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开拓进取,以打造精品为己任,年鉴事业呈现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08年,全市共有年鉴21种,其中地方综合年鉴8种、专业年鉴9种、企事业年鉴4种,市及各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实现了“满堂红”。2000年,在江苏省第三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选中,《扬州年鉴》获特别荣誉奖。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5日,由《四川交通年鉴》编辑部承办的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地方专业(行业)年鉴工作部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由年鉴丁作委员会副会长、地方专业(行业)年鉴工作部主任、《四川交通年鉴》主编黄丽主持,《云南经济年鉴》执行总编许太琴、《上海文化年鉴》编辑部主任沈美新、《山西经济年鉴》编辑部主任李仁贵、《黑龙江商务年鉴》主编刘杰锋、《湖北教育年鉴》编辑部主任邓荣、《浙江公安年鉴》副主编胡晓东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年鉴是一本集资料性、综合性、实用性于一身的工具书。如何将年鉴各部分的内容比例调整好,控制篇幅,使之更加精练;如何突出行业特色、部门特点,使之重点突出,是年鉴编纂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编辑出版一本好的年鉴,除了需要领导的支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互相配合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有籁于对稿件的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及编写工作的改进。我从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年鉴》的编辑工作已有十个年头,现仅就年鉴编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年鉴“存史、资政、鉴戒、激励”的功能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在地方综合年鉴较快发展的同时,地方部门年鉴也随之出现。那么,该如何解决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之问的体例协调?如何把握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的内容安排?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24日,贵州省普定县史志办组织修志人员、《普定年鉴》编辑人员学习《贵州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研究加强和改进地方志、综合年鉴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条目是年鉴的主体,年鉴条目选题的内容更是提高年鉴质量的关键,所以年鉴条目选题是关系到年鉴生命力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年鉴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下面就如何优化区县综合年鉴条目的选题,结合参与《南汇年鉴》编辑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镇江年鉴》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奋力中游突围,以跨入全国年鉴第一方阵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年鉴工作全局,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年鉴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镇江年鉴》分别获得中国年鉴奖、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在2005年至2008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镇江年鉴》驶上了平稳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研讨会于2008年7月3日至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主办,年鉴工委地方专业年鉴工作部协办,《黑龙江商务年鉴》编委会承办。大会由版协年鉴工委地方专业工作部副主任刘杰锋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黑龙江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张广衡同志宣读了黑龙江省商务厅叶晓峰厅长的贺信,  相似文献   

10.
主任(会长)许家康 男,1950年生于广西,大学文化,编审。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西年鉴》、《广西社会科学年鉴》、《中国一东盟年鉴》主编,《广西大百科全书》总编辑。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工作多年。1986年调入广西社会科学院从事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历任《广西年鉴》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辑部(年鉴社)主任(社长)、主编,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8年挂任中共柳州地委副书记,后调任广西社科联副主席。长期从事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和年鉴学理论、地方经济问题研究。在主编《广西年鉴》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年鉴?《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年鉴是以编年体书写的,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那么,年鉴工作的内容包含哪些呢?有人说,年鉴工作不就是编编稿子、发发书。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我认为,年鉴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1.文字的组稿、编校。年鉴是大型综合年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字组稿、编辑、校对则是年鉴工作的基础。其工作进度如何,尤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健全年鉴工作管理机制,使年鉴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出台《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试行)》(鲁史志编发[2008]5号)。  相似文献   

13.
《常德年鉴》总纂齐绍正《年鉴创新琐谈》一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着重记述了《常德年鉴》的编辑工作在创新方面所作的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外事年鉴》(2008)于2008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该年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持编纂,创设于2005年。据了解,这是全国外事系统第一部专业年鉴。  相似文献   

15.
我到厅办公室工作,领导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编辑河南林业信息刊物并负责给《中国林业年鉴》和《河南年鉴》提供资料。20年了,我从厅办公室的一名信息员逐步成长为厅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从编写信息为年鉴撰稿到起草综合文字材料,职位、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为年鉴撰稿的任务和年鉴特约编辑的身份一直未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为地方综合年鉴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则对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提出了新要求;全国新一轮志书的全面启动,使地方综合年鉴工作遇到了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应对?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保密工作无小事。地方综合年鉴军事栏目的内容如果出现失密、泄密,不仅影响年鉴质量,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就要求在编纂中必须慎重对待保密问题,严格执行党、国家和军队有关保密工作中的规定。在本文里,笔者结合《厦门年鉴》军事类目编辑工作的体会,谈一点地方综合年鉴军事栏目编纂以及如何做好保密审查的浅见,以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年一修的新一届地方志编修工作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时间紧,任务重。承编修志工作的各级地方史志部门,一般也承担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工作。我国的地方综合年鉴一般是随着第一届修志工作基本结束产生、发展和普遍开展起来的。一年一卷的各级地方年鉴一般都出版到10至20卷。随着又一届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年鉴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年鉴如何存在和发展,这是各级史志部门和志鉴工作者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编辑年鉴已成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为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年鉴的逐年编辑出版,年鉴的发行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许多年鉴编辑出版后,因为没有畅通的发行渠道,多数被积压在库房。因此,发行成为制约年鉴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笔者结合《宁夏年鉴》编纂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实践,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和年鉴编辑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济钢年鉴》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连续出版17卷。17年来,《济钢年鉴》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这一主题,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提供治厂借鉴,已成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必不可少的集权威性、资料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企业工具书。为办好企业年鉴,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结合《济钢年鉴》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浅议4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