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贾·拉奥的第一部长篇英语小说<根特浦尔>面世以后,一直被评论家认为是对甘地的颂歌.2003年,有评论家提出异议,认为<根特浦尔>是对甘地主义的歪曲.本文通过历史和小说文本的互证,说明拉奥充分了解和认识甘地主义的优点和不足.在1934年之前,他就深刻认识到印度社会的发展前景掌握在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代表的政治家手中.这是他对印度发展的一个预见.  相似文献   

2.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现代印度杰出的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和政治家。他在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为印度独立和发展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尤其在印度独立后,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提出的一整套名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及其实践,对维护国家的独  相似文献   

3.
应中国政府邀请,印度总理拉·甘地于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拉·甘地这次访华是自尼赫鲁于1954年访华34年以来,第一位印度政府最高领导人对中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所以关系重大,举世瞩目。拉·甘地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的访问是成功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是集政治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他不仅以其卓著的政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以其丰富的思想在世界理论宝库中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本文试就尼赫鲁思想的基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管见,就教于诸位同行。尼赫鲁思想是当代印度民族主义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由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外交思想五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因明是古代印度“尼也耶”派,即“正理”所创立并在后来不断发展而趋向成熟定型的逻辑科学。它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一样,也是关于推理、论证的科学。印度学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指出:“实际上,正理的意义就是逻辑,也就是正确推理的科学。它在许多方面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相类似,虽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基本上的不同,……”他对因明与亚氏逻辑关系所持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但他并未对此作  相似文献   

6.
尼赫鲁外交思想形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后的外交政策深受其开国总理尼赫鲁本人的印度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尼赫鲁的思想观念就像印度本身那样充满了矛盾,可以说是多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混合体,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都在他的思想和实践中有所表现。尼赫鲁外交思想的形成既与他本人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同时也受到了印度独特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徐艳萍 《唐都学刊》2011,27(6):103-106
47岁的有一半黑人血统的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竞选直至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他的当选创造了历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胜利不仅是他一人的辉煌,而且也承载了美国多少代人的梦想和企盼。事实上,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是循着前人的梦想(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一路走出的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8.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经说过,拉姆·莫汉·罗易(Ram Mohan Roy)是印度第一位现代人,一位巨人。尽管甘地的评价截然不同,但拉·罗易在印度现代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人称他为“现代印度之父”。拉·罗易1772年出生于西孟加拉胡格利县拉达纳加尔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家庭,父母亲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徙。其家族原姓“班纳吉”,后因获孟加拉纳瓦卜授与的“罗易-拉扬”头衔而演变为姓“罗易”。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为拉·罗易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孟加拉语是  相似文献   

9.
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与圣雄甘地被公认为印度现代史上两大最杰出的人物。作为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尼赫鲁参加领导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独立后又长期执政。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尼赫鲁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主义思想。本文试图就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为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莫达汉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印度现代史上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的人物。甘地的阶级性问题是评价甘地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分析其阶级性时,必须把握住基本的东西,即揭示甘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活动的阶级内容,特别是甘地的活动和思想在客观上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从甘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活动反映的阶级内容看,甘地既不是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也不是印度地主阶级的代表,而是印度农民小生产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是本世纪上半叶印度穆斯林独立运动的领袖和巴基斯坦的缝造者。巴基斯坦的建立,无疑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但却不是他的初衷。在他长达40年的政治生涯中,前30年他一直把实现全印度的独立和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为  相似文献   

12.
比较尼赫鲁时代(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64年尼赫鲁逝世)与90年代的印度政局,最显著的区别是稳定与不稳定。在尼赫鲁时代,曾经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国大党,是印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90年代刚一开始,印度就出现政治剧烈动荡和严重经济危机。拉奥的少数派政府一直在与党内党外的各种反对势力周旋,十分艰难又小心翼翼地将统治维持到了第十一次大选。大选结果表明,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得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种族选民的普遍支持。  相似文献   

13.
英国对汉学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初三个新教传教士开始的:乔舒亚·马什曼(1768-1837),他在印度传教,先研究印度语言学,后来研究汉语,发表了大量研究汉语的著作,其中包括圣经的中译本;罗伯特·莫里森(1782-1834),他是伦敦传教协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代表,对汉语研究有所贡献,出版过一本汉语语法和字典;沃尔特·梅德赫斯特(1796-1857),他在东方作过广泛旅行,学  相似文献   

14.
罗姆莫罕·罗易不仅是印度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而且是宗教和社会改革的倡导者.他坚定地反对宗教蒙昧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为印度的复兴和民族的觉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印度近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他的哲学、宗教与社会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拉吉夫·甘地政权的作风和实质 (一)拉吉夫的迅速崛起 1980年桑贾伊·甘地死后,许多人以为英迪拉·甘地恐伯来不及从自己的“家族”中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了。甚至在1984年10月她的长子拉吉夫接班出任印度总理的时候已经来到时,人们还不敢说他能否得到他所需要的支持。但由于英迪拉·甘地总理被刺身亡,拉吉夫·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后期,印度实际上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大肆掠夺印度的财富。尼赫鲁先生曾引用爱德华·汤姆逊的话:“人们记得英国人所统治的印度的初期历史,那大概是世界上非法榨取的最高纪录了。”①殖民主义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自己的发展,必然对人民进行压制,这就激化了殖民统治者与印度各阶层人民之间的矛盾。所以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印度各地就出现过不同阶层、不同规模的起义。多次的起义锻炼了队伍,也使统治者真正认识了人民的巨大力量。英国殖民者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变换统治手段,企图缓解他们与人民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1 2月,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院的斯瓦兰·辛格博士(Dr.SwaranSingh)来北京访问时,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作《中国与南亚:问题、均势、政策》(China SouthAsia :Is sues,Equations .Policies,42 4页,新德里LANCER’SBOOKS出版社2 0 0 3年出版) ,并表示希望能听到我的评论。斯瓦兰博士曾任印度国防研究和分析所研究员,后转到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任副教授。他多次访华,2 0 0 1 - 2 0 0 2年还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做过访问学者,与中国南亚学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我曾与他有过多次接触,并就中印关系和其它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印度模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模式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即从印度独立至 80年代末 ,统称为尼赫鲁混合经济模式时期。第二阶段从 90年代初开始后至今为走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时期 ,即印度模式转型时期。两个时期特征有着明显差异。一、90年代前印度模式基本特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 :尼赫鲁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公营企业、消除贫困 ) 混合经济体制 土地改革、绿色革命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 )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尼赫鲁自 5 0年代开始 ,便大力宣传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1 95 6年 1 2月 ,尼赫鲁宣称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1983年英国伦敦约翰·默里出版社出版了特雷弗·费希洛克(Trevor Fishlock)撰写的《印度纵横谈——次大陆内幕》(India File——Inside the Subcontinent》一书。费希洛克系当代英国新闻界的后起之秀,才气横溢,颇有声名,曾荣获1983年度英国新闻奖。他原系英国《泰晤士报》派驻南亚地区(以驻印度为主)的一名记者,在印度任职三年(1980—1983),足迹遍及印度南北及次大陆各国,后调往美国工作。除本书外,他还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底,印度《前线》杂志连载加尔·阿姆维特写的题为《印度的农业经济与农村阶级》的文章,在关于农村阶级部分中,作者认为,印度当前农村的基本阶级,不是地主和农民,而是资本主义农场主、中农和农业劳动者。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