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Newmeyer(2003)之观点,认为语言之使用不是改变语言结构之动因,对形式语法学者而言,极具代表性。就其中主要论证作进一步的探究,发现所举事实无法证明其论点。不过,语言之使用固然无法作为语言基本结构形成之动因,却随时都有可能对语言结构作适度之修正。目前语法学上两大思潮“功能主义”及“形式主义”之间的关系。功能与形式不但不应该对立,而且在实际上应该互补短长、相辅相成才是。  相似文献   

2.
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区别并不在于其研究内容的差别,而在于它们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的动因是来自于理论内部还是外部。也就是说,语言理论的自治性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所在。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纷呈,大体上讲,功能主义语言学阵营可以划分为保守、温和与极端三大派别。各个派别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同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中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下半叶,语言学领域中传统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依然并存,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学说和新流派: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关系语法、词汇一功能函项语法、广义短语结构语法、依存语法、法位学,层次语法、蒙特鸠(Montague)语法、系统功能语法、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伦敦新弗斯学派等。但总的说来,现在国际语言学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个是形式主义,另一个是功能主义。本文试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差异作初步的探讨。为了便于比较,形式主义观点以乔姆斯基为主的生成学派为代表,而功能主义观点则以韩礼…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复杂性,语言的发展轨迹一直在理解与误解的过程中运行,彼此相互交错、相互博弈。同时,语言学流派中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现代语法与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与美国结构主义、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也都是从各自研究视角探究语言本质,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有些方面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展开了语言理论之间的大博弈。这种语言学流派之间的理论博弈既反映了语言本质的复杂性,也折射了语言研究的动态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相对的研究范式出发,对目前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主要理论作了概述,对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机制及动因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探讨了两派在语法化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语法化现象提供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不断接受哲学认识理论的滋养。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一直存在“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对立流派,两者对语言结构和意义的阐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试图对两个流派进行比较,并对“统一”理论的建立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方语言科学经历了从索绪尔时期形式主义到韩礼德功能主义路径的发展,语言研究焦点功能性的转向也直接导致了第二语言习得理念的转变。在微观语用学框架下探讨语言形式与功能的辩证关系,梳理第二语言习得语用输入难的语言学原因,指出二语习得语用输入的必要性和中国语境下语用输入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伦敦学派代表了不同的两种研究思路: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之一的哥本哈根学派和伦敦学派理论,然后探讨了两个学派之间的异同,以使大家对这两个学派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语言学的若干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语言学获得了全面发展,就理论语言学来说,推动其发展的动力,乃是关于语言本质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行为,产生了“面向经验”的研究;把语言看作是人类先天的能力,产生了“面向理论”的研究;认为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结构系统,导致了形式主义的研究;而强调语言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则形成了功能主义的研究。本文扼要介绍了几种语言学方向的主要特征,并根据作者所见,作了简短的评说  相似文献   

10.
以罗曼·雅克布森和维克多·施克洛夫斯基为首的俄国形式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文论流派之一.受到索绪尔语言学新观点的影响,形式主义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本质是"文学性":通过对语言等"材料"和运作方式"陌生化"的技巧而实现的"文学性".试图通过对雅克布森和施克洛夫斯基语言观点和语言在文学,尤其在诗歌中的运作来分析俄国形式主义诗歌语言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