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一八后,湖南抗战文化运动对全国抗战文化起了催生和助推作用,对省政和南京当局向抗日方面转化起了重要的先导和催化作用1931年9月23日,素具“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精神的湖南人民获悉日军侵占沈阳的消息后,即有200多个学生、教师、工人宣传队走上街头,宣讲九一八事变真相。湖南《大公报》、《通俗日报》、《工人报》、《全民日报》等大小报纸连续报导日本侵占东北的消息和全国各地游行示威情况,发表各群众团体宣言通电。9月25日,长沙教师、学生、工商各界群众近20万人举行湖南人民反对日本武装侵辽示威大会,声讨日本侵华…  相似文献   

2.
篇名《新疆文化发展的展望》《中国新文学运动》《筑路歌》《关于诗》《关于<战斗)))《青年的模范—巴夫洛夫》《新疆文化协会致全省公路会议贺电》《告亲爱的观众》《二十年来的苏联文学》《文化工作之现实与未来》《显微镜下的汪派叛逆》《白色恐怖下的西班牙》《“纳粹”的侵略并不能挽救刊载报刊《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刊载日期或期号1939年4月20日1939年5月8日1939年5月12日1939年5月13日1939年5月17日1939年5月17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反帝战线》…  相似文献   

3.
“屈原故里江陵”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9年9月25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一条消息:《屈子故里何处,新论云是江陵》.12月12日,《中国新闻》以《湖北揭开屈原生于江陵的千古之谜》为题,将上述消息发往海外,称这一“研究成果”已“经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笔者认为,消息用语似乎太武断了些,几乎没有了讨论的余地.屈原诞生在什么地方,虽然从古至今的屈原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在秭归,仍可以进一步研究.现就个人见闻所及,略陈己见,看“新论”创立者们揭开的是个什么样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4.
9月29日 市工运研究会与市厂务公开协调小组联合举办 《生活的脚步》征文活动,先后有4篇征文在《黑龙江工人报》发 表。 9月29日 市老年学会在钻井二公司召开老年保健知识报 告会。原市中医院副院长、学会理事杨洁鸿,原市文化市场管理 处主任、学会理事高友谊分别在会上作“更新观念健康无限”的  相似文献   

5.
何遂在《辛女革命亲历纪实》一文中回忆,燕晋双方首领吴禄贞与阎锡山进行的娘子关会晤的日期是辛亥(1911)年9月16日(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录于《武汉文史资料》第四辑上的《吴禄贞与辛亥革命》和《袁世凯行刺吴禄贞的经过》两文亦从此说)。由于何遂是娘子关会晤的燕方随从之一,其回忆的可信度似乎很高。然而,经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分析得知:史实并非如此。 娘子关会晤后.晋方首领阎锡山在《掌握山西武力与太原起义前后》一文中这样回忆道:“我们约于太原石家庄间之娘子关。吴将军(指吴禄贞)于9月14日(大原光复后6日)偕旅长吴鸿昌、参谋何遂依约而来”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下册);燕方首领  相似文献   

6.
《重庆社会科学》2005,(6):127-128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个发展问题(论文)谭国太、王骏、郑尔行《人民日报》1997年4月8日《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个发展问题》是重庆市“五个一工程”项目。本课题1996年4月立项,1996年11月完成,1996年12月26日在《重庆日报》发表,1997年3月在《人口研究》杂志(学科最高刊物)发表。1997年9月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10月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个发展问题》一文,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荣昌县开展的“少生快富奔小康”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使他们的经验得以升华,反过来用于指导实践,这一研究成果给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刊1988年第三期发表了韩永贤著《对河图洛书的探究》一文,对河图洛书的缘起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见解。新华社在今年1月24日,播发了题为《韩永贤初揭“河图”“洛书”千古谜》的国内新闻稿和题为《中国一学者初揭“河图”“洛书”千古谜》的对外新闻稿,介绍了这一成果。据初步了解,前者已为人民日报、羊城晚报(附有插图)、陕西日报、天津日报、吉林日报、长江日报全文刊登,同时在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江西日报、河南日报、新强日报、内蒙古日报摘登。对外稿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外,多家港报亦刊用(据《瞭望》周刊编辑告,在八家港报上刊出)。  相似文献   

8.
在澳门回归以前,由于澳门的特殊地位,人民法院在处理涉澳经济民事案件中所适用的法律也具有特殊性。各法院基本上依照国家有关涉港澳台和涉外的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10月19日“法(经)发[1987]28号”文的附件(《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1988年8月5日“法(办)发[1988]18号”文的附件(《处理涉台刑事申诉、民事案件座谈会纪要》)等有关规定的精神援引法律。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对各高院的请示作出司法解释以作为指导。至于内地与澳门的法律冲突,基本上也是遵循《民法通则》等法律中有关冲突规范的规定来解决。澳…  相似文献   

9.
陈灵犀在1941年1月7日的《社会日报》发表的《小型报杂论》中说道:"本来小型报对于新文艺方面,素是不加注意,视同秦越,而新文坛的人也把它瞧不起,因此形成两个森严的壁垒,各自为政,各不理睬,年深月久,更似不能相容。但这个难关,终于给《社会日报》打破了,《社会日报》首先刊登有关新文艺方面的消息和论争,而新文坛上的先生们,也知道这时的小型报,  相似文献   

10.
一、难以捕捉的“热点”1987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登出一条新闻:发现刘鹗手批《老子》。这消息在学术界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海外学者也打听: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以写《老残游记》闻名于世的刘鹗,主要成就其实是治黄、实业,以及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以个人之力办赈,救济北京难民,他也是甲骨文研  相似文献   

11.
秦文堂传略     
秦文堂,1988年5月1日由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命名为省优秀企业家,现任山西省太原服装批发公司副经理兼国营太原服装厂厂长,在太原市服装行业中是知名度较高的、有建树和改革成就的人物. 秦文堂山西省沁源县栢子镇人,生于1936年10月,沁源是革命老区,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2.
陈垣,字援庵,1880年1月12日生于广东新会县石头乡富冈村。1910年毕业于光华医学堂,留校任教。1911年兼任广州《震旦日报》编辑,编《鸡鸣录》副刊;1913年当选为众议员,此后定居北京;1921年9月创办平民学校,12月任教育部次长,因总长黄炎培不到职而代理部务;1922年5月辞去教?..  相似文献   

13.
《广西日报》1981年6月16日第一版刊登彭义昌、陈国亮写的一则简讯,说宾阳县一民间老中医将家里珍藏的医书“秦刻”《难经图注》、“晋刻”《图注难经脉诀》、“汉刻”《仲景归真》等献给了人民政府。显然,这是撰稿人由于缺乏古籍版本常识弄出的笑话。  相似文献   

14.
<正>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收入郭老读了鲁实先的《〈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后写的《满江红》词,全集注释说:“本篇在收入《蜩螗集》前未见发表过。”此说不确。据查,这首词发表于1940年8月23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晚版·繁星》,题为《满江红并序》,署名郭沫若。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夕,反动势力箝制国内舆论十分专横,报纸往往以文字贾祸,遽遭厄运。陕人于右任,莅日本谒孙中山,入同盟会,受命返沪,创设革命舆论机关,针砭时政,鼓吹革命,颇为读者重视。其所办《民呼日报》被清廷逼迫停刊后,于一九○九年十月继办《民吁日报》。不久因又触清日两国政府忌惮处,复遭封禁。其事曾揭载报章。然而民吁报馆之封禁日期,至今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其一,戈氏《中国报学史》认为“出版仅四十二日”即11月13日被封禁;《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社1982年版)认为“发行仅四十八天(一说五十余天)”。其二,持11月18日说者有冯自由的《革命逸史》与王成圣的《于右任传》(台湾中外图书社1973年版);持11月19日说有《黄兴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相似文献   

16.
王韬的洋务政论集《园文录外编》(以下简称《外编》) 1883年刊行于香港 ,此后 ,《外编》的各版本内封均署“癸未仲春园老民刊于香海”。由此 ,人们误以为 ,《外编》的初刊本和后来的各版本都和 1883年刊行的一致 ,为十二卷。然而 ,这实乃一误解。《外编》初刊时只印了五卷 ,因此 ,《外编》的初刊本应为五卷本。对此 ,最有说服力者 ,当首推《循环日报》的售书广告。从 1883年 8月 11日起至该年底 ,《循环日报》均不定期地登有以“循环日报馆”名义发布的《外编》售书广告。广告称 :“本馆现有刊王紫诠先生《园文录外编》五卷 ,皆言外洋…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翻检《民吁日报》的时候,笔者无意中发现已酉年九月初二日(公元1909年10月15日)该报载有一篇“我佛山人投稿”的短作,标题为《短篇小说中霤奇鬼记》。“我佛山人”当为吴趼人。但经查,有关吴趼人作品的著录,均未提及此作;王俊年新撰《吴趼人年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2、3期),亦未提及;卢叔度先生新编《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9月版),可算是收集吴趼人短篇小说最齐备的了,同样未见收录。因而,如果投稿者确是吴趼人,则此作就实属一篇新发现的吴趼人佚作了。那么,投稿者是否确是吴趼人呢?据知,在当时的文坛上,并无第二个以“我佛山人”为号的作家。如果投稿者不是吴趼人,那就必然是假冒“我佛山人”投稿。然而,我认为假  相似文献   

18.
从1976到1986的十年,对《内蒙古日报》来说,是不平凡的十年,是催人奋进的十年,是改革的十年。如果把这十年的《内蒙古日报》与“文革”十年的《内蒙古日报》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前后两个十年,反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本文仅就《内蒙古日报》近十年来的变化,作重点纪略,供新闻研究工作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就笔者所知,迄止今日,还没有谁提及苏曼殊曾在《民呼日报》上发表过诗作。因此,当不久前偶检清末民初的几种报刊,在《民呼日报》上看到署名“曼殊”的诗作时,自然就十分高兴了。《民呼日报》上署名“曼殊”的诗作,共十二题三十四首,即:一、《有赠》;二、《淀江道中》;三、《代柯子简少公》;四、《过平户延平诞生处》;五、《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二首);六《失题》;七、《简金凤兼示锚三》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 9月 13日至 15日 ,在中国承德召开了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盛会是为了纪念避暑山庄肇建30 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莅临大会的专家、学者共 80余人 ,《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吉林《社会科学战线》、《河北日报》、香港《紫荆》杂志社、河北《文物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