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特的年均军费开支约占全国总支出的1/3,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军火进口大国,其武器进口量占中东地区的50%以上.1987~1990年,沙特军火交易额高达457亿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低迷的1994~1997年,沙特军火交易额为141亿美元.沙特的军工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军火长期依赖进口,对自行生产缺少一个完整、清晰的长远发展战略,限制了对本国军工业的投资;二是国内缺少研究与开发人员,制约了军工业的发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沙特作为国际军火贸易主要进口国的状况还不会改变,它仍将是国际军火商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爆发,石油油价暴涨而迅速发展的中东承包市场,是当今世界上容量最大、吸引力最强的国际承包市场之一.据《中东文摘》报道,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中东市场上每年承包工程的成交额均超过当年整个国际承包工程成交额的一半.1981年,中东承包市场上的工程成交额创历史最高记录,竟达816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称,当今整个世界的劳务队伍约有2,000万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中东、南  相似文献   

3.
沙特的年均军费开支约占全国总支出的1/3,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军火进口大国,其武器进口量占中东地区的50%以上,1987-1990年,沙特军火交易额高达457亿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低迷的1994-1997年,沙特军火交易额为141亿美元,沙特的军工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军火长期依赖进口,对自行生产缺少一个完整,清晰的长远发展战略,限制了对本国军工业的投资;二是国内缺少研究与开发人员,制约了军工业的发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沙特作为国际军火贸易主要进口国的状况还不会改变,它仍将是国际军火商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剖析中东地区军火贸易的产生及发展入手,重点分析了2010年以来中东变局对地区军火贸易的发展格局、商品结构、供需市场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出结论:在中东变局的影响下,该地区极有可能掀起军备升级狂潮、再攀军火贸易高峰。从一定程度上看,军火贸易是军备竞赛的"晴雨表",中东地区军火贸易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地区军备竞赛的升级加剧,会导致地区安全形势恶化、经济发展延缓、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将对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冲击,中东地区的军备控制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阿联酋是中东重要军火进口国,在国际军火贸易中有较好的商业信誉.海湾战争之后,阿联酋不断从世界武器生产国进口精良的军事装备,目前已成为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军火巨头争相结交的对象.可以预见,只要中东局势如故,阿联酋作为军贸大国的地位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东的航空业是在中东石油业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六十年代,中东石油迅速开发,显示了中东地区发展的广阔前景.西方国家和一些垄断组织及公司纷纷趋向中东进行投资和贸易,赚取石油美元.中东地区之间以及中东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促使中东的航空运输业也发展起来.各国相继成立航空公司,开辟民航和货物运输业务.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巨额石油收入使中东的航空业有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各国都投巨资兴建各类机场,重金购买世界上各类先进飞机.经济贸易的发展、旅游业的开创以及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驻迪拜贸易机构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1993年上半年,日本从海湾各国的进口贸易总额达121亿美元,而1992年同期为119亿美元。这份报告较详细地介绍了日本与海湾国的贸易近况。 l993年上半年,海湾各国从日本的进口贸易总额为47.85亿美元,而1992年同期为48.17亿美元,显然是下降了。 在日本从海湾国家进口的所有商品中,原油历来是第一位的。最近公布的这份报告表明,原油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76.6%。1993年上半年,日本从海湾国家进口了价值92.74亿的原油。而同期日本向海湾国家出口了价值17.l7亿美元的汽车,其中,向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乐出口的汽车价值分别为3.9亿美元、2.69亿美元、1.04亿美元、2.05亿美元和0.54亿美元。 这份报告强调:由于1993年初日元对美元的比价升值17.1%,日产商品价格上涨,使海湾国家从日本的进口额下降。沙特阿拉伯从日本的进口贸易额占整个海湾国家的44.4%,总价值为21.228亿美元,居各国之首,但与1992年上半年相比还是下降了15.7%,其中,汽车进口降幅为35.2%,纺织品为67.7%,矿产品为43.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电器产品(主要是录音机、录像机和彩电)在海湾各国市场上依然走俏,出口持续增长,且增幅较大,达11.6%。  相似文献   

8.
一近期内中东劳务市场将更趋紧缩八十年代后期,特别是近一两年内,中东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增长无望,中东经济振兴无力,中东劳务承包市场将更趋紧缩. 近两年来,中东产油国的石油收入不断下降.去年年初以来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至今回升乏力.中东产油国损失十分严重.沙特1985年的石油收入只有290亿美元,比1984年下降了约35%,估计去年石油的收入也只有150-170亿美元左右.科威特1985-1986年财政年度收入下降约40%.伊朗1986年的石油收入也只有前年12亿美元的一半. 一些债务日增的北非产油国面对的形势更是严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饮料市场上,称霸全球的首推美国的可口可乐。它于1886年问世,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性饮料,畅销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美国权威周刊《金融世界》评选全球十大驰名商标,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可口可乐,其商标价值达3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1991年以来,中东和平进程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为阿拉伯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使阿拉伯各国能够最大限度地投入经济建设,推动地区经济不断发展。 一、阿拉伯经济的过去及现状 阿拉伯经济基本上以石油生产为主。总体上看,石油一直是阿拉伯经济的命脉与支柱,为阿拉伯人民带来巨大财富。目前这一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600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7%,石油出口占阿拉伯国家年出口总值的80%。天然气储量为43456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1%以上。阿拉伯国家通过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换来大量的石油美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11.
科威特伊斯兰首脑会议中心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会议大厦之一,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投资2.7亿美元.会议中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会议大厅与六幢国宾馆.会议大厅由具有1400张座位的会场,两个接待大厅,宴会厅,图书馆和记者工作室等组成.会场采用可自动升降移动的主席台,大厅内还设有大会秘书处及翻译室,能同时进行六种语言翻译.会议大厅高23米,屋顶上有直升飞机机坪.大厅建成后,能召开各种大型国际性会议,也适合世界各国名剧团的演出.建于会议大厅周围的国宾馆是六幢u字型建筑,与会期间各国首脑在此下榻.每幢楼由三个大单元  相似文献   

12.
三、当代青年应具备现代国防意识国际和平组织的一份统计表明,1986年是第一个“国际和平年”,但这一年世界各国的军费开支总和却达到了9000亿美元,比1985年8000亿美元增长了11.1%,即每一分钟,就有170万美元耗费在武器生产上。据伦敦国际研究所和美国国防部透露,目前苏联国土防空军共有63万5千人,100多万后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9年)是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当时中东国家进入石油繁荣期,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很多国家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同时,中东局势不稳,尤其是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加剧。这一独特形势为中国企业同中东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在此期间,中国努力在中东扩大出口、引进资金;积极进行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抓住机遇发展军品贸易。改革开放初期,中东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快步走向世界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世界很多地区。甚至可以说,正是通过在中东地区开展的商品贸易、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外资引进以及军售,使中国掘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底,世界银行发表了1992年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年度报告,对中东各国总的经济形势做了科学的概括,而且回顾了从1977年至今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总的看,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有两个特点: 1,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经济发展悬殊,而且差距愈来愈大。1977年至1992年,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和以色列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下表: 单位:亿美元 1977年 1992年 埃及 121 300 叙利亚 71 145 伊拉克 183 93 约旦 21 39 以色列 100 670  相似文献   

15.
海湾战争给中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加强了它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和主导中东事务的影响力;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战场国家遭巨大破坏;中东诸国军火需求剧增。 一、中美两国新时期的中东政策 战略格局变化了的中东版图客观上促使中美两国为争取下个世纪的主动,调整自己的中东政策。 仅1995年,中东地区有6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应邀访华,他们是两伊副总统、土耳其总统、科威特首相、巴勒斯坦总统及以色列总理,此外还有叙利亚、卡塔尔、巴林、约旦等国的客人;我国领导人罗干出访中东四国: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强调进一步发展阿中友好合作关系;对于拉宾遇刺,《人民日报》1995年11月6日头版载江泽民致魏茨曼和李鹏致佩雷斯的电文及题为《中国政府对拉宾遇害表示震惊和惋惜》的文章。 以上事实均说明,中国政府关注中东地区。“中国主张阿拉伯被占领土应该归还,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应予以恢复,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中东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应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还主张用和平手段政治解决地区争端,平等地与各中东国家友好交往,促进双边、多边经贸科技合作。即使是在军事武器问题上,中国也“支持穆巴拉克总统提出的关于中东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的倡议”,军售坚持“三原则”,即出口武器必须有助于有关国家提  相似文献   

16.
石油与中东的贸易和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的生产与出口是中东经济的主要支柱,纵观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其速度与规模无不与石油有关,产油国的经济状况都随着“石油繁荣”或“石油衰退”而浮沉,石油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影响着其余中东国家的贸易和金融。 一、商品贸易 中东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在70年代中期后空前增强,成为发展中世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地区。1991年,中东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3%,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4%。综观1950年以来40多年的世界贸易的发展,虽然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数,但中东却高于这一平均数,因而,中东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地区。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建立在能源基础上。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能源由煤转向石油,中东富藏的石油便成为工业的“血液”。70年代两次石油提价引起世界经济混乱,暴露了西方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性,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则因油价上涨而猛增,巨额的石油美元成为中东经济发展的雄厚资金。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输出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意识到必须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促使经济向多样化发展,即“播种油气,收获工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排序中,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占50%。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636.4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70年,苏丹国家主席尼迈里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我国政府向苏丹政府提供价值1亿元人民币(约合4000万美元)的长期无息贷款协议.这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9.
中东石油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互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确保中东石油利益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霸权战略.然而,美国竭力绝对控制中东石油的霸权意图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中东等地人民反对石油霸权的斗争不会停息;世界其他大国和地区力量对美国中东石油霸权形成重大制约;美国在中东地区软实力的日渐衰落会削弱其控制中东石油的能力;美国中东战略目标或政策顾此失彼,无法兼容.这表明,美国在中东构建绝对石油安全的战略意图将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一、青年问题与社会变迁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历史上最迅速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了82个新兴国家(1945~1976),使世界国家总数约达160个,世界人口增加了17亿,到]976年总人口已突破了40亿大关。世界总产值增加得更快,1950-1970年间,已从7,000亿美元,逐渐上升到32,000亿美元,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