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荣彪 《经营管理者》2009,(18):253-253
一、“中国制造”为何贴着别人的品牌?虽然中国已经生产出世界上最多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影碟机和微波炉,还有自行车、热水器,但在国际市场上还鲜见贴有中国自有品牌的货品,因为中国的产品大多以OEM(贴牌)的方式变成了外国货。据报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个著名冰箱品牌MagiChef(神奇的厨师)”,实际上就是由中国广东科龙电器公司设计和生产的,而最终出现的仅仅是一个宽泛的“MADE IN CHINA”,而不是国内驰名的科龙电器商标。全世界最大的羊绒衫生产基地在中国,鄂尔多斯公司和鹿王集团生产的羊绒衫,从质量到款式都可以把世界名牌羊绒衫比下去。鹿王集团每年的出口额均在四五千万美元,但几乎每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区分的问题的提出,从“哲学”概念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入手,以西方哲学理论为基础,最终得出“中国哲学”系合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6,(12):40-43
垄断,近半年来一直是公众讨伐的重要对象。从“垄断行业高福利”到“垄断企业高利润”,从“霸道收费”到“企业高层腐败”,再到反垄断立法引发的反垄断期待,公众从不同角度持续对种种垄断现象展开批判。新闻媒体也把矛头指向垄断。垄断容忍已到临界点新闻评论员曹林分析认为,垄断如此为公众所讨伐,这表明中国社会许多年来对垄断的容忍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正因为公众潜意识中有这种忍无可忍的“临界点意识”,所以大众媒体和知识精英都把矛头集中指向了垄断。为什么公众对垄断的容忍会到临界点呢?首先在于,一系列的现实使公众意识到:垄断扼着…  相似文献   

4.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60年的辉煌,不仅在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在于摸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国际上有关“中国梦”、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说法此起彼伏。相对于脍炙人口的“美国梦”而言,中国模式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启示和憧憬。中国模式的探索和发展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国梦”,从国际视域总览“中国梦”,将坚定中国人民走自己路的信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奋进。  相似文献   

5.
<正>清查“伪中国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的保护。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如果从1978年算起,二十八年以来被使用得最频繁、重复率最高、音量放得最大的词汇“中国特色”应位居榜首。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错儿。但那应当真是“中国特色”,是国粹。比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戏剧,中国功夫,精美的中国菜肴,中国的建筑,中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开放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随着中国入世, “双赢”两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仿佛一谈合作就必致“双赢”结果。 透视一些地方的开放现状,虽然言必谈“双赢”,实际难达目的。有的地方政策一变再变,似乎不把税费降至全球、全国最低就不算“优惠”。本来资源、劳力、水、电、土地等综合成本就低,加上利益分配上的一再迁让, “利润最大化”就成外方专利。即便如此,仍有人美其名曰:“肥水”跑了,可“和尚跑了庙还在”;利润流失,厂房跑不了。这种自我安慰法、精神胜利法,与“双赢”追求相距千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13):11-11
现在就开始行动.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个全覆盖的发展型福利体系.既是历史创举.也能借此改变中国高储蓄、高出口、低消费、低内需的经济结构。这是2009年第八期《凤凰周刊》上刊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对“福利中国”发展的远景期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是一条缔造全体人民福祉的前无古人之路。这条道路充满了光荣与梦想,同时又充满了荆棘与挫折。为了走好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而要体现这种精神和力量就必须把握好“中国时间”和“中国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世襄,著名学者、收藏家、文物鉴赏家,有“中国第一玩家”之称。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王世襄不但能玩,也能写,且玩物并研物。井市大俗的“雕虫小技”,到了他这儿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王世襄擅长中国家具设计、技术和历史的研究,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收藏,他的收藏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手工艺者和学者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0.
丰田“零库存”管理的成功实现,使中国制造业越来越重视“零库存”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作用。本文就是从这一现象出发,指出中国企业实施“零库存”时遇到的问题,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二是企业自身管理上的缺陷、三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压力。解决途径便是加强打造信息密集型企业、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及采取灵活策略管理库。  相似文献   

11.
谢奎  梁富林 《领导广角》2002,(12):28-29
如今在中国,“春兰”是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不仅销售额和利润双双名列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之首,而且产品遍及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成套的春兰设备”和“成套的春兰技术”正源源不断地向欧洲、美洲和吊东、东南亚地区输出。  相似文献   

12.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后一段时间,世界各国政要、专家、媒体盛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热议“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普世性。本期“时代信息”专栏集束摘要报道。  相似文献   

13.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9,(10):8-9
在中国,高学历高收入不结婚的“gold miss”(在中国被称为“剩女”)时代全面开启。中国的“剩女风”不久前还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最近迅速扩散至内陆省市。剩女在中国大陆推翻了女人到一定年纪就要结婚的传统观念,开启了“goldmiss全盛时代”。剩女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的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经济能力提高,此外也受到现代中国女性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思潮的影响。几年前,  相似文献   

15.
吴稼祥 《领导文萃》2009,(11):30-31
最新统计的美国智库为1777家,据说中国智库超过了美国。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带“研究”字样的机构,2008年已经突破2000个。但中国的这些个机构能够被称作智库么?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就在90年代中期国际金融风潮迭起,并于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时候,中国出现了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国外甚至有人说,中国人正在改写经济学理论。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解释的是,中国经济在明显的金融危机中仍然能够创造稳定增长奇迹的实质。对于国际金融资本的全球性危机,笔者曾经在1994年11月的《战略与管理》和1996年1月的《改革》杂志上撰文分析过。众所周知,这种金融危机的必然性存在于金融垄断资本越来越异化于实物经济而追求不断翻新的衍生品期货交易,高达7万多亿美元的超发货币只能从泡沫经济中获取超额利润。而近…  相似文献   

17.
龚炯 《经理人》2009,(1):70-71
替代石油的能源汽车开始浮出水面。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一直实施无歧视的支持政策,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为“三横”。但从实际技术发展和中国现实国情来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日化行业“资本时代”与“品牌时代”特征更加突出,跨国外资品牌进一步高度垄断中国一、二线市场,而且通过集体“下乡”,进一步抢夺中国三、四线市场。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在中国乡镇面临巨大发展的机遇期中,面对这场抢滩之争,中国本土日化企业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正> TCL手机1999年才进入中国的手机市场,当时还名不见经传;2001年,它却敢以“天价”请金喜善为其手机代言人,推出钻宝石系列手机,拼力打造“中国手机新形象”,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利润达3.2亿元,是其它所有国产手机利润总和两倍多;2002年TCL手机的销售收入已达82亿元,利润12亿元以上,成为TCL集团盈利的大头(TCL集团当年总利润有15亿元);2003年TCL手  相似文献   

20.
“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已有近50年历史的著名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盛夏之际出口到菲律宾后,经抽验发现含有“甲醛”。事情一披露,立即在该公司和同行中引起轩然大波,生产厂家立即将“大白兔”奶糖送往国际权威性的检测机构(SGS)检验,结果是:不含“甲醛”!一场风波平息了。其实“大白兔”奶糖事件只是我国产品遭到国外刁难的众多产品中的一种,近年来欧美等国多次以各种莫名奇妙的“理由”对我国的出口产品以“质量问题”为由使其退回或召回,并给“中国制造”贴上“危险标签”。这股风的刮起确实使我国的出口产品遇到一股“寒流”。现在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中国制造”的产品的确存在着档次不高和价廉未必物美的状况,也存在着质量问题。有些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为追求一时的利润而粗制滥造、以次充好。降低了“中国制造”的形象。因此,“大白兔”奶糖所产生的问题完全有可能是假货出口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