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金陵女子大学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办学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女子大学,挖掘其办学特色必将对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发展女性高等教育、办好女子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和归纳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有六个方面:弘扬“厚生”精神,注重女子人格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和女性特点,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确立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实行专家治校,注重科学管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2.
金陵女子大学导师制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尤其是女性高等教育史上实行导师制的典范.其运行机制主要由导师职责、导师任职条件和导师工作方式三部分组成,并具有较完备的制度保障.导师制不但密切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构成了金陵女大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校园文化,推动了中国女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发展.探寻金陵女大导师制的历史与实践,对当前高校本科导师制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的视角剖析金陵女子大学的组织变迁,可以看出,金陵女子大学诞生于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中国近代社会;经过新文化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洗礼,现代科学精神成为引导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变更,它及时调整以顺应中央人民政府要求,但最终并没有摆脱教会大学的命运,伴随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4.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近代办学规模最大的教会女子高等学校。它因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走入社会独立谋生的职业女性而享有盛誉。这与金女大注重师范教育,强调服务社会的精神,专业及院系的设置以社会需要为依据,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金陵女子大学的创建过程及建筑艺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期间 ,中国教会大学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首先采用了中西合璧式样建筑形态 ,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序幕。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大学 ,不但一直保持了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流的教育水平 ,而且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园建设和建筑形态 ,也因其成熟的设计模式和完美的造型效果 ,倡导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宫殿化”趋向。  相似文献   

6.
许浚 《金陵瞭望》2011,(9):91-92
民国时期.金陵女子大学(以下简称金女大)是一所女性主导的高等教育机构.金女大在师资构成上,女性占绝对主体.在全国高等教育中有其独特的鲜明性和重要的历史意义。金虹指出.“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体系中.创设一个让女性在‘不受男人干扰’的情况下做女子教育工作的机构、一个女性主体、女性掌控的微观环境,虽然于大环境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女子大学办学理念及其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我国女子大学复出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关注。本文对我国现有女子大学办学理念的实践探索进行调研,并提出现代女子大学首先要在办学目标、教育模式和学校功能方面超越传统,才会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和持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子高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形成了由独立设置的女子本科学院、女子高等职业学院和大学内设女子学院组成的女子高等教育分支体系。女子高校在探索女子高等教育规律、培养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高素质女性人才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也面临着办学定位有待明确、办学特色有待培育、师资水平有待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有待加强、经费投入有待落实、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女子高校要加强战略规划和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科研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履行其使命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女子兴学是清末民国潮汕女子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女性是推动女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和骨干力量。潮汕女子兴学在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风俗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边互动中,获得自身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女子兴学既是潮汕社会近代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潮汕特色;又是社会变迁的动力,推动了潮汕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学校内在要素为中心的一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校发展的质量上下工夫.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国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妇女问题的亟待解决、国际国内女子大学的发展状况等,为我国女子大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女子大学内涵式发展需要在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发展途径上,建设学科特色是关键,培养特色人才是核心,建设特色师资队伍是重点,实现特色管理是保证,形成特色学校文化是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教育”的来临对过去“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几乎涵盖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再维持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即从学校层次、学科层次及学生层次上进行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的培养重任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探讨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润之策--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至于国外比如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9.
对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产生根源、表现特征和所发挥的政治功能上的异同,认为,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都具有狭隘、非理性的特征,但由于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与国家当前的整体利益不符,所以它并没有成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而由于日本的“新民族主义”与日本右翼力量相融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已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奥地利作家利奥波德·莫索克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男性受虐倾向的故事。小说中男性带着强烈的受虐倾向,自愿成为女性的奴隶,被女性鞭打、虐待。有人说在这个小说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发生了改变,女性终于成为了男性的主人。然而,通过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等的分析,就会发现,小说表现出的依旧是男权文化下的男尊女卑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