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鑑》的同时,“又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涂,为《考异》三十卷”。《通鑑考异》一书,虽然是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鑑》的副产品,但是,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非常高的。我读《通鑑考异》之后,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求教于同志们。(一)《通鑑考異》中的参考书目司马光编写《通鑑》,到底参考了多少书,至今说法不一。《通考》转载高似孙的《緯略》说:“《通鑑》采正史之外,其用杂史诸书,凡二百二十二家。”崔万秋在其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还说:“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这个评价有些过头。其实水浒一百八人有相当一批人并无明显个性。象开卷之初就写到的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最早在梁山落草的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等人,有什么明显个性呢!而《水浒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3.
清代小说批评家毛宗岗曾说:“唯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譬犹树同是树,枝同是枝,叶同是叶,花同是花,而其植根安蒂,吐芳结子,五色纷披,各呈异彩.”这里的“犯”,即文学指写的重复手法,“避”即同中见异.简单的重复,那是艺术的贫乏;千姿百态,才是艺术的丰富;寓变化于重复,则是技法的高超.作为  相似文献   

4.
读《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王延武辞典是“用”的,而不是“读”的。但是由章绍嗣、田子渝、陈金安先生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却是一部可用可读的书。用,来日方长;读,立刻就能引发感想,提笔写出来,以求证于“同读”诸师友。(一)近几年,刊印...  相似文献   

5.
“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一而后者,竟常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艾青《诗论》)。而《史记》被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因此,从美学角度来探讨一下它的美育功能很有必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的第一部通史。它开创了纪传体与书表的编年体例。鲁迅说,它“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造世…  相似文献   

6.
自由:《西游记》主题新说竺洪波探求《西游记》的主题决非易事。自《西游记》问世以来约四百年间,历代研究者对其主题的探求可谓多矣!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举:“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词甚繁。”①而后又有“阶级斗争”一说挟时代风气之力盛极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看了常州发现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稿本,很有一些参考价值,兹作简要的介绍和考释,以飨同好。一、《常州被难记略》《常州被难记略》,藏常州市博物馆。此稿本由一位自称“五祥老人”的收录在《挽联汇录》里。《常州被难记略》(以下称《记略》)作者未署姓名。但那位“五祥老人”对作者的情况是清楚的,他在收录《记略》时曾作了一些介绍:“此稿为吾常长揖生所记,先生高姓,讳其名。洪羊间(我国封建统治者把国家的大乱称为“红羊劫”,清朝统治者曾把洪秀全、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诬蔑为“适应红羊之劫”。洪羊既是“红羊劫”的意思,又是指洪秀全、杨秀清——引者注)曾与张仲远太守转战湘楚之间,颇有战功。惜遇某大员疏于奉迎而不获售,与仲远太守同被诎退,致令洪逆流毒东南,时人深为痛惜之。”可见作者姓高,曾随他的同乡张曜孙(字仲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相似文献   

8.
鲁迅指出:足以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的《聊斋志异》,“风行逾百年,摹仿赞颂者众。”在其列述的取法《聊斋》的一长串书目中,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即属其中之一。(见《中国小说史略》第22篇) 《萤窗异草》是一部出自满族作家之手的佳作。其笔墨的神韵、造象奇妙的情节,读来意趣盎然,引人入胜。这正如山阴悟痴生在《<萤窗异草三>编序》里所说:“使披阅者,必卒读其书,尽帙而后快,是非穷目力于数日之间,亦几几爱不忍释矣。”  相似文献   

9.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一句耳熟能详的台词,出自孔乙己之口。我们不需要咬文嚼字,不需要将偷听改成窃听,我们所说的偷听,是见可而进地偷,明目张胆地听,最后还要将它公布于众,甚至期盼它能流行起来。什么?太过分了?狗仔队……言归正状,偷听城市,是个美国人的创意,一年前火遍了全中国,在网络上掀起阵阵偷听狂潮。随之而来的便是偷听上海、偷听广州、偷听北京、偷听博客……福州也难逃此"劫"。那时,最关心的无疑是自己是否被传为笑柄。偷听城市,虽然常常充斥着各种冷嘲热讽,但有时却又显得格外和善。许多人都在讨论偷听城市究竟是不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10.
“■”、“■”二字,在我国汉语字词书中,始见于清初吴任臣《字汇补》。其书释“■”为:“与馨同。见《齐民要术》,又见杨慎《山海经补注》。”释“■”为:“读与馨同。《金匮要略》:‘(殸 禾)’饪之邪。’”稍后于《字汇补》问世的《康熙字典》对此二字的诠释与《字汇补》完全相同。《康熙字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向深远,以致我国现代编纂行世的大型汉语字词书,凡收有此二字者,如《中华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台湾省编)均沿袭了这一误断,乃至现代日本诸桥辙次所著《大汉和辞典》也受其影  相似文献   

11.
《礼记·曲礼上》有句名言:“刑不上大夫”,常被引用,作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官僚贵族享有法律特权的根据。实际上,这句名言是否为古时的法律规定,大有问题,这儿即此略予探讨。“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礼记郑氏注》(《四部丛刊》初编本)解释说: 不与贤者犯法,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十三经注疏》本于《郑氏注》下引孔颖达《疏》云: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复语,是指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连用,也指由同义词连用构成的语言形式。它“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特别重要的现象”;但“由于字、词的古义在后代往往消失,因而易造成对于同义复用的误解”。现行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对复语的注释也多有错误之处。这里,我们拟就《语文》课本中的五则复语误释,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并皆:初中第二册《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课本注:“[并]两者(蛟和虎)。”此注显然大误。  相似文献   

13.
“以杀青书”补议张子开刘向作书录所习用的“以杀青书可缮写”一语,历来有在“书”后逗和在“青”后逗两种读法。近来又陆续有文论之,如《漫说“以杀青书”》(《书品》1988年第1期,以下简称《漫说》)、《也说“以杀青书”》(《文史》第36辑,以下简称《也说...  相似文献   

14.
比较是一种很古老很常见的认识方法,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别同异”。同,是寻求诸种事物间的共性或普遍性;异,是把握各种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比较方法很早就为中国古代哲人所注意。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又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同上)“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都包含着比较的意义。而比较方法之用于哲学史,诸如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淮南子《要略》、太史公《论六家要旨》、班固《诸子略》,都可以作为典型的例证。这些篇章“辨章学术,考据源流”,评论诸  相似文献   

15.
苏轼有三部学术专著,即《易传》、《书传》和《论语说》,《易传》、《书传》流传至今,《论语说》却亡佚了。 《论语说》作于谪居黄州之时。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云:“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於《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又自以意作《论语说》五卷。……《易传》文多,未有力装写,独致《论语说》五卷。公退闲暇,一为读之,就使无取,亦足见其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也。”(《东坡集》卷二十九)书作于元丰五年  相似文献   

16.
明闵元衢《罗江东外纪》引《詹氏小辨》,谓罗隐《两同书》“文欲学汉,而音不振;气不雄奇多凡语,旨又率袭旧,读之不能使人触清警心,其书可有可无”,系纯属极端缺乏见识的偏激之论。本文拟从哲理与文思两方面,对《两同书》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新唐书艺文志补》平议杨旭辉明人胡震亨在谈及唐代诗文时曾说:“唐人集见载籍可采据者,一曰《;日唐书·经籍志》,一曰《新唐书·艺文志》,一曰郑樵《通志·艺文略》,一曰尤氏《遂初堂书目》,一曰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端临所引书有二,一曰晁公武《读书志...  相似文献   

18.
解“指”新探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历来被看作一篇扑朔迷离,玄奥难解的文章。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他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  相似文献   

19.
在《水浒传》一书中,有三处写到了打虎:一是武松打虎,二是解珍、解宝用窝弓药箭猎虎,三是黑旋风李逵杀四虎。这三个故事,以武松打虎写得最为成功,解珍、解宝猎虎次之,至于李逵杀四虎则写得并不精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20.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文章主要叙写了周处杀虎斩蛟,改恶从善的经过,赞扬了他知错即改,立志自新的精神。文章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值得好好一读。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年轻的时候,凶猛强悍好斗,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患。周处(240—299),字子隐,西晋义兴阳羡人,即今江苏宜兴人。侠气,霸气、好斗之意。为,被。“为……所……”,被动句式。)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