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学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小学老师将数学史与小学课堂教学结合到一起,能帮助小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发展的大致脉络,使学到的小学数学知识更加的深刻化。小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史的融入,发挥数学史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在小学中的推进。本文阐述了数学史的简述、数学史的教育现状以及数学史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源于生活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眼前的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努力寻求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关键在于能否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立足实际生活,用活数学教材,努力为学生构建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中外合作办学班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和数学实验手段的介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为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各学科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数学思想的正确性是教师与学生真正认识数学本质的标准。数学活动则是学生通过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其中体现着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文章通过对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数学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将数学思想与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认为:数学史不仅作为学生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而且还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工具。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展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悄无声息地为学生播下热爱数学、探究数学的种子。为了全面了解目前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对我学区的28位教师和285多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还对28位数学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7.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数学作用的意识。学生就会真正喜欢数学,而且复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因此,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并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作为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的传播者,教学中能否体现《标准》中所列举的10项基本理念,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判别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取教材中的精华,经过再加工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并积极地参与探索,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以下就我个人在选修2—2中"导数及其应用"一章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要求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课堂讨论,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切身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恰当而有效的讨论,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通过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讨论、整合、发散,理解会更加深刻、更加准确,并学会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实用性的科学,内容较为抽象、推理逻辑较为严密,对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较为困难。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动机,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最佳的学习目的为学生针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内部兴趣。兴趣为最佳的老师,要想学好数学也要有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趣味性,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习兴趣能够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起到促进作用,使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数学这一学科体现了很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让学生极易产生枯燥感,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所以,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学得有兴趣,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本文作者做了一些教学的尝试,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渴望,努力实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少教师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种种尝试和探索,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出其真正的效果,还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因素,积极调动学生配合课堂教学;需要实施多种教学模式,巧妙发挥兴趣引导策略;强化教师因素,为引导学生兴趣奠定教学技巧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春花 《人才瞭望》2017,(8):118-119
经济数学作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基础必修课,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而且是以培养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数学思维,学以致用为目的,笔者针对大多数经济类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心理,结合教学实际,将趣味性案例贯穿于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面的知识,而应该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合起来,实际上,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也是为了更好的来处理生活实际里的问题.学习数学知识,不应该只停留在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是要将所学的知识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初中的所学教育应该激发学生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运用、巩固和掌握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一切都存在的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都渴望学习知识,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是他们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质量呢?怎样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不是很强烈,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少了那份自信,会导致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成果的降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新内容的导入,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现在就谈谈中职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方式的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