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两宋是继唐之后又一个对外交往异常活跃的时期,无论是交往的范围还是内容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唐代相比,宋代对外关系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海上往来的空前兴盛。这当中,交往最为密切的首推地处朝鲜半岛的高丽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宋与高丽的关系乃是整个宋代对外关系的一个缩影。因此,对宋丽关系的研究,不仅是古代中韩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入探析宋代对外关系史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杨渭生教授撰写的《宋丽关系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关系史》)就是…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日本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经过长期的国际实践与国内磨合,已经成为日本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作用。日本地方政府对外交往在助力国家总体外交、打破双边关系僵局、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高对外援助效率、推动地方国际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地方政府对外交往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中国可借鉴日本经验,从发挥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的独特作用、建设中国特色地方政府对外交往制度体系、建立高效灵活的半官方机构体系等方面推动地方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深化"一带一路"多层次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西夏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形成了以趋利避害、左右逢源、灵活务实为主要特征的对外政策 ,表现出和平交往与兵戎相见的错综复杂性。西夏的对外政策既是西夏与诸政权间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产物 ,又提供了其自身发展壮大和与各强大势力巧妙周旋、长期并存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给当时北方民族关系和政治格局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雪 《东西南北》2013,(22):66-67
如今.艺术品正逐步成为朝鲜这个封闭国家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为朝鲜带回了宝贵的外汇,也有可能成为朝鲜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国会是美国的立法机关和权力中心之一,在美国政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美国国会外交权力的研究渐成热点,但对美国国会自身的对外交往却鲜有涉及。本文以美国国会的对外交往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形式、机制和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会是美国的立法机关和权力中心之一,在美国政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关于美国国会外交权力的研究渐成热点,但对美国国会自身的对外交往却鲜有涉及.本文以美国国会的对外交往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形式、机制和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社会》1995,(7)
据新华社消息,95年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外经贸部一位主管对外劳务合作的高级官员认为.对外承包劳务合作是国际经贸交往的重要方式,对合作双方都是有利的。中国自1979年开展对外承包劳务合作,16年来享有对外承包劳务经营权的企业已超过450家一与170多个国家盎订承包劳务合同6.27万项.合同总额4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5.7亿美元。据悉,中国去年签订合同1.75万项,合同额79亿美元,比93年增长17%,营业额59.7亿美元,比93年增长31%。这位官员说。为了适应国际劳务合作的需要,中国将加快立法工作,尽快颁布一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理论对“交往”问题日益寄与关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然而,交往理论并非始于现代。本文旨在探寻交往理论历史演变的主脉。追溯思想史,洛克的观念论对理解问题的研究,实质是交往理论的初始形态;嗣后,休馍赋之以人性论基础。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对交往、交往关系的研究,是功利主义的;而康德和费希特则试图对交往关系作辩证法的解释。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在交往理论上的对峙,一方面是绝对精神论与人本主义的对峙;另一方面是实践观与非实践观的对峙。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人”的交往关系考察,以及对历史上交往学说的批判性研究,创立了交往理论的科学形态;而哈贝马斯则试图对其作根本性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雷开春 《社会》2012,32(2):105-124
交往策略一直是改善族群关系的最佳策略之一。基于2007年上海市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社会距离作为群体关系的替代性测量指标,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分别验证了平等交往、理性交往与实际交往等交往策略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性身份平等比职业地位平等更重要;职业竞争问题比职业合作关系更突出;实用性交往行为比情感性交往行为更有效。研究提出,并非所有交往的策略都能显著地改善族群关系,深入的交往策略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融合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大国,不应该在语言学习上太过单一,从而无形中对美国等英语国家有过多的“依赖”,单向输出太多的人才,无形中限制了中国同其他更多国家的交往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薄来厚往是独树一帜的对外交往方式。探究薄来厚往的历史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意识形态方面。而儒家的礼的传统影响尤深。薄来厚往的根本原因是重礼轻利的思想、礼教统治重视舆论以及中国人的面子感扩大了薄来厚往的范围、对礼仪的重视表现在薄来厚往中,对礼仪的要求十分苛刻、古代中国的文化虽然在东亚有很大影响,但礼教统治并未在中国之外推广,薄来厚往也只局限在中国与诸中小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问题日益尖锐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文章从对日常交往问题的研究入手,首先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考察了日常交往的涵义、构成要素、特征以及日常交往的一般历史进程;并考察了日常交往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中国目前存在着的一个庞大的日常交往世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寻找日常交往发展最佳点的几点建议。文章为解决目前中国人的现代化滞后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东南部经济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对外开放优势。随着对外经济合作的逐步推开及经济带内港口城市的不断发展 ,东南部经济带将成为黑龙江对外开放的热点。扩大东南部经济带对外开放步伐 ,发挥其整体开放优势 ,不仅有利于黑龙江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接轨 ,也有利于推进全省的经济开发与开放 ,并在对外经济合作与交往中不断获得比较利益 ,最终建立起趋于成熟的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4.
罗屿 《东西南北》2012,(12):13-15
一些地方官员到了国外,“不懂穿衣”、“不会吃饭”,讲话时尽是大话空话套话,有时还带有“暴发户”心态。在国际交往中地方官员缺失哪些常识甲涉外交往遭遇冲突时又该如何解决?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强调:中国官员需补“对外交流课”。  相似文献   

15.
中日民间相互认知与中日关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斌 《日本研究》2008,(4):67-70
中日关系是当代中国对外交往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日关系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对重大问题的决断,也受制于中日民间的相互认知。目前,由于认知情景和认知偏见的影响,中日民间的认知时常以错误知觉的形式显现,这不仅妨碍了两国民众客观公正地认识对方,影响了中日民间关系向前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中日国家间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不利于东亚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主权范畴再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主权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国际政治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加带来了新问题 ,二是由于全球化的新进展。本文的讨论包括两个方面 ,即主权范畴的基础作用和主权范畴的充实与进化。  相似文献   

17.
魔钟     
一个贫穷的村庄里有一个叫玛尔塔的寡妇,她不喜欢与人交往,她惟一喜欢的是她养的一只白山羊和一只活泼的小羊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描述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教授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及其四个阶段,说明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起始和发展决定其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以及该国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特定优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个国家经过只有较少外资进入的第一阶段和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后才可能步入以对外投资、吸收外资并重的第三阶段,最后进入以对外投资为主的第四阶段。作者以台湾省、韩国和美国的实证比较,反映了这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的正确性和可借鉴性。通过中国吸收投资和对外投资的对照以及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过程的叙述,作者还论证了中国正处于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逐步进入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并重的第三阶段,并预测中国跨国公司的繁荣时期将在20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9.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下设法学、心理学2个系,拥有法学、应用心理学2个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还设有心理学实验室和模拟法庭。法学院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交往,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中国台湾的东吴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建立了  相似文献   

20.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交往成为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通过交往,能让自己融入社会,接收多方位的信息,实现个体价值。口语交际正是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职业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