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小黑石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村,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遗址。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市宁城县博物馆编著的《小黑石沟考古发掘报告》,近期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小黑石沟考古发掘报告》一书,以宁城县小黑石沟历年考古资料为主,加上历年来征集和采集的实物资料,对这一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夏家店上层文化做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全书分4章、共76万字、300余幅图。这是近年来我国考古界发表的一部内容丰富的研究中国古代北方草原青铜文明的考古学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二道井子村遗址是2009年考古六大发现之一,它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遗址上发现了环壕与城墙,是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2009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5200平方米。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堆积深厚,平均深度达8米。在遗址上发现了环壕与城墙。环壕平面大体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90、东西宽约140米。环壕剖面大体呈"V"字形,口宽约11.8、底宽0.2~0.5、深约6.05米。城墙位于环壕内侧,基宽9.6米、存高6.2米。城墙内侧堆积坡度较缓,部分房址坐落于城墙上;城墙外侧坡度陡峭,与环壕内壁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文博系考古队连续三年参加了三峡库区的文物抢救工作。对麻柳沱遗址和石地磅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地发掘 ,发现了史前晚期———明清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同时还利用科技考古方法解读遗存信息 ,复原和重建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赵宝沟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西北约2公里的缓坡地上,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已发现的房址和灰坑有140余处,是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一处赵宝沟文化聚落遗址。  相似文献   

5.
郭京宁 《中华魂》2012,(14):32-34
"文革"期间,北京市的文物考古事业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发展缓慢,几乎停滞。当时的情形是考古队伍倍受挤压,甚至有部分的考古工作者被迫改行;大量的文物被砸毁,大量的古代建筑被拆毁,基本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一些古代墓葬被摧毁;考古工作受到极大干扰,系统的考古发掘经常由于政治学习而被迫停止,无法正常开展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6.
据甘肃日报2004年4月21日报道,由甘肃省考古所发起组织的西汉水流域联合考古调查第一阶段工作已告结束,新发现70处古文化遗址。来自全国各地考古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听取了汇报,并在礼县进行了实地考察。3月28日,由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所和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联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九江市文物工作者经过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古文化遗址达二、三百处;发掘了一批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资料。本文就此作一概述,籍以为九江市先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资料。铜岭矿冶遗址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因城市建设之需,长沙市考古队在长沙市大托铺机场口发掘了一座古墓,通过棺内青石板制的墓志铭,确认墓主人为曾国藩之侄孙、曾国荃之孙曾广江。该石刻现存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刻铭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闽越国国都“冶城”在哪里?自宋代以来众说纷纭,一说在浙南,一说在闽北,一说在福州。为揭开冶城之迷,福建省和福州市考古队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1998年10月至12月,省市考古队在福州冶山路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揭露的近7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汉代两期相互叠压的大型建筑遗迹,它为证明冶城就在福州屏山一带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实物证据。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遗址、遗物,建筑水平先进,工艺精湛,且规模极大,非王城文物莫属,与当时汉长安城相比也毫不逊色,足见当时闽越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10.
陕西周原考古队1976年在岐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发现一处西周大型建筑遗址,接着又在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发现一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群遗迹。这两处建筑基址的发现,引起国内外文物考古界、历史学者、古文字学者和古代建筑史学者的极大关注。后来由中国古代建筑史学者对两处西周大型建筑遗址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复原。这是建国以来陕西周原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陕西西周考古研究的最大突破,为陕西周原西周考古和西周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配合南同蒲铁路复线工程和考古教学实习,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三名教师带领八二级二十一名学生,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三位同志配合下,于去年三月至十月,对侯马市东呈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了联合发掘。遗址位于侯马市北约1.5里公,东呈王村西北约100米处,面积为3.5平方米。此次发掘探方二十个,面积为500平方米。地层从上至下共分七层,文化遗迹和遗物主要发现在第4层和第5层,清理出圆角方形的白灰面房子一座、陶窑二座、灰坑四十一个(其中有两个圆袋形坑内埋散  相似文献   

12.
60年来,藏区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藏族文化、文物遗产得到极大地发掘、保护和传承。本文主要回顾和评述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60年(1951-2011)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还总结了不足,展望了藏区文物考古工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巨梁沱遗址位于三峡库区长寿区江南街道龙山社区八组至巨梁沱村五组的长江边上.2017年度在该遗址处发掘时,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制作露天加工场.这处石器加工场的地形是一由后山坡逐渐向长江延伸而凸起的一山嘴,在这处石器加工场发现有大量河卵石及石制品堆积.此次发掘共清理石制品、陶器、瓷器标本多达1519件,另外还有完整的动物遗骸360余件.该石器加工场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活动的历史提供了又一重要的实物资料.像这样的石制品数量如此之多,且种类十分丰富的遗址,过去在三峡考古发掘中是不见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八年夏天,我们在整理旅顺口区铁山公社郭家村遗址发掘的文物资料过程中,又从过去在长海县考古调查采集的文物里,发现广鹿岛的吴家村遗址出土的陶片。有的同郭家村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在器形上、纹饰上都很相似,因而引起我们对长海县各岛贝丘遗址的注意。一九七八年九月,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派同志前往长海县几个大岛再次进行了调查,确定发掘地点,于十月至十一月,会同长海县文化馆,在县革委会领导下,组成了考古发掘队,先后发掘了大长山岛(公社)的上马石、高丽城山遗址、广鹿岛(公社)的吴  相似文献   

15.
安阳殷墟     
逍遥 《老友》2011,(8):70-71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相关专家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  相似文献   

16.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一沟乡龙虬村,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堆积厚度2米左右,叠压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5个,距今约7000年。 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文管会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近年来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200多平方米,清理墓葬345座,出土遗物1000多件,主要为陶器、骨角器、  相似文献   

17.
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址最初由当地农民发现于1935年,而最早把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的,则是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教授。五十年代的两次勘探,探明了大辛庄遗址的面积,初步确认遗址的主要堆积和年代。1984年的发掘,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陶器的发展序列。2003年春季的发掘,因发现商代甲骨文而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是在商都殷墟以外首次于原生地层中发现甲骨卜辞,被誉为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这次发掘所发现的青铜器族徽,不见于以往著录,是研究商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辛庄遗址将愈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旬邑县博物馆联合组队 ,于 2 0 0 4年 4月至 8月对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下魏洛村下魏洛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共揭露面积 15 0 0平方米 ,清理龙山时代房址 16座、窑 15座、灰坑 90余个 ,出土陶、石、骨质等文物若干 ;另外还有少量周、秦时代遗迹、遗物。这次发掘的意义 ,从专业研究方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 ,龙山时代房屋基址的清理。从保存基本完整的 16座房屋基址看 ,这里的居住建筑是主室、外间与院落组成的复合式结构。主室平面呈长方形或圆形 ,面积在 10平方米左右 ;墙壁是在掏挖出来的壁面…  相似文献   

19.
最近,宜黄公路仙江段考古队在江陵县境内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这在我国南方属首次发现。位于荆州镇郢北村鸡公山取土场的旧石器时期遗址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400多平方米。此处遗址包含有两个文化层,上层为20多厘米厚的旧石器晚期(即最后冰期)地层,距今约2万年,  相似文献   

20.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1,(10):F0002-F0002
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的南山坡上。2001年国务院公布该遗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