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汉族女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意识的差异性出发,比较她们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地域文化意识和风格,由此,透视出因各种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各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也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徽记。  相似文献   

2.
虽然张爱玲和简·奥斯丁是分属中西两个不同国度的著名女作家,并且生活的时代也不同,但是她们的文学作品在许多方面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就这也相似之处展开论述,挖掘出简·奥斯丁与张爱玲的共通点,以便读者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赏析或评价简·奥斯丁与张爱玲本人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3.
从"流散"的视角重新审视华裔美国作家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归属问题。华裔作家具有双重身份、双重意识,作品中使用的中国文化符号也有别于中国本土文化符号的意义。以三位著名华裔美国作家及其作品为例,阐释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归属问题可知,中国文化在华裔作品中更多地是一种象征着中国文化的文化符号,而不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体现出双重文化身份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欧洲著名文学作品《简·爱》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大一女生》出自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之手,却塑造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内涵和艺术手段着眼,从作品的人物的命运与形象的刻画、情节结构的设置、景物与心理的统一方面入手,剖析两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成功的审美因素,从而透视出文学精神的微妙渗透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族身份的构建,作家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揭示。鲁迅和毛姆是中国和英国两位著名的作家,他们通过描写乞丐这类特殊的人群,探讨了各自社会中人性和社会的冷漠。两位作家都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创作中的哲学思想。一旦一个人的精神被摧毁,那么他就很难再看到希望,虚无的人生和扭曲的人性,将给自己和民族带来不幸。  相似文献   

6.
海洋一直是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关注的焦点。在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描写和关注已然成为澳洲作家和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西澳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对海洋的关注,并罗列了当今西澳文学界的主要作家及其关注海洋的主要作品,阐述了海洋话题在澳洲文学作品发展史上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反映现实,不是照相式地反映或机械地复制生活,而是能动地再现生活。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是经过作家分析、选择、加工、改造了的生活,它融合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渗透了作家的思想与感情,流露出作家的观点与主张。因此,文学作品是具有一定倾向的。作家在作品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社会情绪、愿望、理想来展示和表达对一定生活现象的意向,是使作品成功的重  相似文献   

8.
日本历来有“近代文学就是男作家的天下”的说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妇女作家只是处于文学界的外围,她们以模仿在文学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男作家为主,而在表现手法上却无大的突破。但最近几十年来日本社会的变化,为妇女提供了很多施展才能的机会。二次大战后,大批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妇女作家在日本文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她们的许多作品跃出了女流之领域。她们的作品不但因数量多而引人注目,而且也以其质量高得到社会的承认。日本近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大量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具有优雅的古典美的女性在…  相似文献   

9.
考察文学作品的风格特征,首先应该追溯到作家自身。作家的生命形态直接决定了作品的面目,作家生命形态的变化发展也是其作品风格变化发展的直接根据。脱离了作家而去谈论作品,往往只能是缺乏个性的泛泛而论。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以饮食文学为题材.她们的饮食文学写作与男性作家的饮食文学写作表现出了不同特点:她们选择私人视角记述美食制作与其制作背后的历史轶事、往日欢乐时光;书房身份与厨房身份的双重结合,赋予作品香味与书香气;柔性叙事的运用让读者很快进入这些富有学识的女作家所营造的美食意境中.同时,这些饮食文学作品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论读者     
刘勰论读者秦元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文体论和作家创作论为主,对作家和作品的分析及理论论述是这部巨著的核心,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和鉴赏者在书中仅处次要地位。事实上,作品既是主体的创造活动的终点,同时又是读者欣赏活动的起点,文学活动的总过程是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作为20世纪世界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大部分都在描写人物形象与经历,以塑造硬汉式的悲剧英雄形象而著称。以其著名作品《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及半自传体小说《永别了,武器》为例,对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式的悲剧英雄主义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海明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著名美国华人作家白先勇是描写女性的高手,其小说有一个突出主题,即对女性命运深刻关注。其《游园惊梦》、《玉卿嫂》、《一把青》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无一不光彩照人,通过对她们命运的描绘,作品体现出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要达到传神的效果.翻译作品失去情感性,就失去了文学的内在美和情感美,就不能打动人,吸引人.文学作品翻译的情感性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问题,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是作家通过创作阶段的动情,即作家对生活、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感悟的体现.译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体会以及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迭到入情,在此基础上进入二度创作即翻译一再创作,这样使作者与翻译者之间的情感能交流,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谈存在主义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情况,探讨了犹太裔作家作品中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民族根源,并通过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存在主义思想内涵的分析,指出了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存在主义要素的世界化品性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描写和关注是澳洲作家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中代表人物当数享誉国际的作家蒂姆·温顿。本文介绍了蒂姆·温顿及其与海洋相关的主要文学作品,分析了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海洋的关注,揭示了澳大利亚本土作家与海洋密不可分的关联及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7.
丹妮娅是印度现代作家普列姆昌德《戈丹》中的女主角,安楠达摩依是印度近代诗人与作家泰戈尔《戈拉》中的重要人物。①这两位作家分别是印度近、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这两部作品则又分别是这两位作家的优秀代表作,这两个人物是这两部作品中最有光彩的,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母亲形象。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印度的民族性格和印度妇女的优良品德。她们可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情节的提炼,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重要手段,是创作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许多艺术典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和作品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分不开的.恩格斯要求文艺作品“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种丰富、生动的情节,是典型化了的情节,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概括和提炼的结晶,蕴含着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思维.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方面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黑格尔在《美学…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个主观与客观的統一体,所以它有思想,即作家对生活的認識、评价,以及美学理想等等。作家的思想决定了作品的性貭,它是作品的一个重要属性,称为思想性。思想性应該指的是作品思想性质的表現,和它对讀者的作用。所以,张光年同志認为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是“作家的世界观、政治修养、思想傾向在作品中的体現”(1960.3.文艺报p 35)。我們認为作品有好与坏、进步与反动之分,主要就是針针着它的思想性而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人类文学史上一代大师,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视角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贫苦人民生活的画卷.在他的底层画廊里女性人物更是作家关注的焦点,她们生活在贫困、压抑和恐惧中.作家通过自己犀利的笔给我们刻画了底层女性的形象,但是这些女性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们是具有流动性.在作家的前期作品中女性形象大多是被动的,后期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