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风格迥异的作品,然而它们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侧面的描写,体现的都是女性在人类社会早期男性话语架构下的地位,即: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既由于原始的性别魅力为男性所敬畏;同时又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附属性和奴性。事实上,通过三部作品中对女性群像描写的分析比较,揭示出的是东西方早期社会对女性的相似的价值观和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3.
菲茨杰拉德的创作深受英国著名小说家康拉德的影响。《黑暗的心》和《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主题和叙事技巧的比较研究,试图探讨康拉德对菲茨杰拉德的影响在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圣经》与古希腊神话都是世界文学经典,两部作品均折射着父权统治的阴影。依此为据点,就两部经典中的女性形象与地位进行了例证分析,最后指出在两部经典所描述的男权世界中,女性始终处于被压迫、无自由的地位,其形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她们是父权世界权利与地位争夺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5.
被西方认为最好的少年启蒙读物《天路历程》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同以宗教取材,分别成功地塑造了中西方的古代神话世界。本文试图从文中主人公的出行动因、作者对待新兴阶级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等方面,从深层次上探究两部小说之间的差异,以加深读者对两部经典著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托妮·莫里森是20世纪两位重要的美国非裔女作家,《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分别为她们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在黑人女性写作上有着互文性和传承性。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出生在女性权威家族中,并获得前辈女性的人生经验,在女性间的同辈情谊上也存在着写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婚姻,两部作品同样存在着对传统家庭婚姻的叛逆和蔑视,即对于传统婚姻的解构。这些无不体现着美国非裔女作家对前辈的继承和回应,进一步拓宽了黑人女性中心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水浒传》和《金瓶梅》两部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内在精神脉络为轴线,从女性贞节观念、婚姻自由、尊重情欲三个方面出发,试图对两部作品的女性观进行比较,论述《金瓶梅》正逐步扬弃《水浒传》所颂扬的传统的女性观念而不断向宏扬女性人性解放的女性观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色笔记》和《天黑前的夏天》是莱辛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展现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处境的两部小说,从两部小说所共有的鲜明的女性主题入手,以女性理论为指导,分析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多丽丝·莱辛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探讨莱辛从青年步入中晚年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变化,进而更加深刻地揭示莱辛对于女性人生和女性命运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及...  相似文献   

9.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部作品的主题虽然同为复仇,可是复仇的内涵以及复仇执行者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并且复仇之后的哈姆雷特和赵武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故对两部作品中的复仇进行解读,记录下由复仇引发的思考,希望能对《哈姆雷特》及《赵氏孤儿》故事的研究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名作,《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肖邦的著名短篇小说,两部作品几乎作于同一时期,都是早期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国内现存的研究都是单独研究其中一部,将两部作品对比研究的论作还没有看到。采用互文性理论以及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与补白艺术手法对两部作品进行互文解读,通过对比,更清楚地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在婚姻和社会中的真实处境。对比研究两部作品不仅为学界提供新的视角与观点,而且赋予两部作品新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含义。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和《雪国》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和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性作品。看似毫不相干的两部作品,实际上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有着曲折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并且都以非常规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两部作品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都有着简洁的写作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象征手法的使用也使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澳大利亚土著女性生命故事中,《我的位置》和《别把你的爱带到城里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展示土著民族在当代社会的真实生活状况,这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对土著民族能否继续生存的关注,评论界为此也常把二者相提并论。然而,就土著民族的自我表现而言,这两部作品实际上代表了斯图尔特.豪的"表现"理论的不同阶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满族和朝鲜族都曾笃信萨满教,《尼山萨满》传说和《钵里公主》神话分别是满族和朝鲜族萨满教文化的代表,它们都以萨满"治病救人"的故事,展现了丰富的萨满世界。两部作品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因民族特性、政治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夏·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首开女性文学的先河,奉献给读者一个追求独立、平等的新女性简·爱。她一无美貌,二无财产,但却有自尊和反抗精神,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一百年以后,英国现代作家简·里斯写成了《藻海无边》。这部作品将夏·勃朗特未能刻画出的另一个女性——《简·爱》中的疯妻子——悲惨的一生丰满而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两部作品在内容上互补,艺术上各有千秋,都成功地描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追求,简·里斯还将女性受压迫的问题引向更广阔的社会,揭示出只有进行社会变革,才能让女性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平等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描写在两部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将《左传》和《三国演义》放在一个平台上,以两部作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为例证,对二者的战争描写进行对比。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手法上很多方面不仅很好的继承了《左传》,而且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16.
张洁的《无字》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旨在全面展示女性主体成长的成长小说。两部作品记录女性生命成长的历史时,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主人公的“出走”与皈依,展现了女性为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与逆境顽强抗争,从而独立自强的心路历程。两部小说将主人公的成长均集结到“皈依”。简·爱的皈依是“复归乐园”,吴为的皈依却是“走向死亡”,“殊途”同“皈”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描述女性成长的生命史和心灵史,两部作品都采用了自传性叙事的表现方式,由此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他们眼望上苍》中对珍妮的形象塑造和《紫颜色》中西丽亚的形象塑造,探讨了赫斯顿和沃克如何在作品中塑造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并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的中心意象骡子、梨树和紫颜色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两部作品之间的传承关系,特别是“妇女主义”思想在两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在这两部著作中,海勒和贝克特都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以诙谐讽刺的语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诞,探究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创作形式解读了文本中黑色幽默的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揭示了作品中黑色幽默所反映的西方后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无助的心理,并阐述了黑色幽默的警世意义。这两位作家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对解决现代人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了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叙事小说——姜戎的《狼图腾》和李微漪的《重返狼群》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两部作品有着启后承前之关系,且都引起了广泛的文坛讨论和社会关注;另一方面,虽然它们皆以狼为主角,但在文学及文化层面却各具特色。因此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既能够揭示近年来动物叙事小说的发展与创新,也希冀挖掘出动物叙事小说在文学创作和价值内涵上的一些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20.
《宠儿》与《紫色》是托妮·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性别、阶级等压迫下生活状态的代表性作品。文章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文本解读,比较分析莫里森和沃克对黑人女性身份问题的关注,并进一步探讨在种族和性别压迫下黑人女性的身份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