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中,关于国内政治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国内政治概念的界定,并分析了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是当前最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之一.个体差异巨大的新兴国家出现群体性崛起,证明其背后有普遍性因素在起作用.本文提出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刺激-反应”模式,通过分析国际体系变量与国内变量的互动,研究知识扩散加速、大众政治潮流演进、自由国际经济秩序扩张三大外部变量对新兴国家的刺激性影响,以及新兴国家如何在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对外政策模式方面做出积极反应,从而解释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宏观体系动力.这一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在于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深刻认识“学习的限度”,防范发展减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与宗教的互动、国际政治与国内宗教的互动以及政治—宗教动员与宗教政党的互动考察了巴基斯坦宗教、政治与极端主义的关系。巴基斯坦政治与宗教的互动走过了一段从政府培植、利用宗教力量到完全失控的过程;国际政治与巴基斯坦国内宗教的互动推进了走向极端主义的步伐;宗教政党对于政治、法律、学校、军队、外交等方面的渗透,使宗教战斗性加强,宗教极端主义和好战的原教旨主义于是将国家一步一步地推向深渊。巴基斯坦重回温和、改良的宗教传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郑琪 《浙江学刊》2012,(3):188-192
很多国内的学者把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理论界定为政治神学.本文主要从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一书出发,通过阐释他的“敌人”与“人性”这两个核心概念,提出一种与国内学界的解读不同、但或许更为恰当的理解角度.本文的结论是,施米特对政治的理解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在神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政治全球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治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应做客观的、具体的分析,决不能估计过高.首先,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力量的发展将继续呈现复杂曲折、一波三折的态势.其次,至少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国家仍将是"政治全球化"的根基和"政治全球化"发展过程的最终决定因素.最后,广义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矛盾仍将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6.
陈炳 《浙江学刊》2012,(2):205-210
“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维度,它是指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包含政治系统主客体之间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在终极意义上,政治社会化指向于公共人格与公民政治的生成.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西方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在依存的社会语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审视二者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语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主动吸纳公民教育的合理部分,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参与。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大国,通过双层互动而逐渐产生气候政治变化以回应系统内外的环境压力。新兴大国气候政治变化的反馈效应亦再造/强化了其集体身份,使新一轮国际—国内政治的双层互动获得势能,从而维持整个政治系统生活的动态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实践与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处于双向互动之中。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政治发展一些重大问题的宏观探讨和中国政治发展时政热点的分析上。民主政治模式、新制度主义模式和治理模式是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模型,实现“善治”与“和谐”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创新、推广基层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则可以被视为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宋德星 《南亚研究》2006,12(2):9-15
印度的外交政策不仅基于国家利益,同时也坚定地基于一种哲学指导。独立以来印度的国际政治思想既体现出了印度战略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反映了当今国际政治现实的重大影响。可以说,在印度战略文化包装下的基本对外态度和信条,其核心就是“曼荼罗”地缘政治思想、考底利耶现实主义传统、“印度第一”的国家利益观和多中心国际体系构想。为此,均势加搭车成为印度追求世界一流大国地位的基本战略选择,同时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印度只是国际体系中的一个“有限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政治文化研究范式及其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政治文化研究范式是冷战后出现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理论范式,它以非物质性本体论、文化因素来塑造国际政治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等基本命题为主要特征.冷战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范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文明范式,一类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共有观念范式.两者共同具备文化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但在文化语境、论证方法、未来展望等方面各具特色.共有观念范式较之文明范式更加规范与系统化,标志着国际政治研究文化范式的转向.国际政治文化研究范式的兴起体现了国际政治研究视角从政治人、经济人到社会人(文化人)的逐渐丰富与成熟,代表着未来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政治社会化:国际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一体化和全球治理的兴起,加强了国际体系结构及制度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关系。在国际行为体互动过程中,如何内化国际规则和制度、传播国际体系文化,以及实现全球治理,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建设者,必须积极回应和创造性地介入国际政治社会化进程,从文化层面提升全球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的合法性状况可以类型化为一元模式 ,即传统政治价值与现代政治价值之间是连续的 ,是由传统政治价值“自然”演变而来的 ,并非是外来的。与此相反 ,后发展国家的合法性状况呈现为二元形态 ,即本国的传统政治价值与从西方传播而来的民主政治价值形成二元格局。合法性本身具有规范和经验的二元性 ,合法性的二元性有可能导致政治理念与实际政治过程的脱节甚至背离。这种状况将规定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的内容及其发展逻辑。后发展国家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中启动和推进政治发展进程的。后发展国家的国际环境可以类型化为“先进—落后”二元结构环境 ,而国内环境则可以类型化为“强国家—弱社会”二元结构环境。合法性的二元化与发展环境遥相呼应 ,进一步规定政治发展的内容和逻辑。本文在合法性、发展环境、政治发展的框架内 ,讨论后发展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李抒望 《创新》2011,5(6):32-34
从“民主革命”到“民主执政”,经过9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党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如下观点:1.资源是地缘政治及其制权理论演绎的逻辑原点;2.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本质特征;3.现代世界地缘政治是一个体系,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则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4."中亚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枢,也是世界霸权的坟墓"。本文认为:位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印度的国家安全产生了更大压力,因此,印度未来安全依赖于中国的发展,而印度扩大在印度洋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治认同作为认同主体对自己所处政治体制的一种从内到外的主观反映,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机理如何,特别是作为未来政治力量和社会建设代表的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必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认同状况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紧扣主体与环境两条主线力图以客观的立场、理性的角度来揭示目前影响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多元现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体系中一些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制约和塑造了国家的对外政策、战略关系和国际秩序。从世界政治的视角出发,国际战略格局包括两个方面:国际力量格局和政治思潮格局。国际力量格局是单个国家间的力量分配状态,而政治思潮格局是世界政治思潮的兴衰状态。在过去的20年中,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动,一超多强的力量结构开始向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虽然美国仍然维持了总体上的单极地位。世界政治的思潮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由主义作为一种主导性的世界政治思潮在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都受到严峻的挑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正在兴起。国际战略格局的这种态势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但国际战略格局是一种可变的因素,而且其他因素(如核武器、经济相互依赖等)也会制约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化论"是近年来一些政治学者为探索中国实现政治民主的具体途径而提出来的、在尊重执政党权威合法性与现行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基础上的政治发展战略设想.它主张通过发展党内竞争性的民主机制,来引导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相对于民主问题上的西化论而言,它更具有温和性、渐进性与务实性.本文试图考察这种思想主张的基本观点、产生的背景、内部两种观点的区别与各自的可行性、知识分子与决策层对这一思想主张所作出的反映,并进而分析它对中国未来政治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正处于地缘政治风险频发的动荡时期。地缘政治风险通常与相关国家、地区甚至全球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地缘政治变局因此备受各界广泛关注。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日趋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利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国际体系中,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结构性权力理论”分析方法,能够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中的政治经济互动进行深入探究,而结构性权力格局的不平衡加剧了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力。从结构性权力及其形成地缘政治风险机制的角度看,中国企业海外利益保护深受大国权力博弈的影响,同时与中国的海外战略布局紧密相关,并且越来越受到多方行为规则的限制。对此,中国应当继续强化在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个维度的海外利益保护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发事件中的稳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仲航  李英田 《社科纵横》2008,23(12):66-67
思想政治工作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过程的始终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五个方面的政治稳定功能.作者从政治学理论与危机管理两个视角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力求在法治原则下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实践价值,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维护和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中的 "软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不仅仅是大国的权力游戏,小国也能“引领”大国.本文试图超越现实主义理论框架并提出一个新概念——“软领导”,来分析新加坡在东盟中的生存逻辑,并将小国新加坡之所以能引领东盟发展归因于新加坡的软领导力.基于对“软领导”这一全新概念的剖析,以“大国”为何围着“小国”转这一问题意识为导向,从说服、议程、示范和交流等四个方面,勾勒小国新加坡引领东盟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