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探索》2013,(5):F0002-F0002
《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一书运用档案史料编纂学原理、原则和方法,探讨史料、档案史料、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的种类、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回顾我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的历史、现状及成就,评述和介绍民族档案史料编研成果,阐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方法与技术,包括材料的查找、挑选、转录、加工、编排、译注、公布、出版等,并对从古至今我国满、藏、彝、白、纳西、傣、蒙古、回、壮、瑶、羌、撒拉等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公布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思想总结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2.
墨学湮没于汉代,仅存《墨子》一书。先秦诸子言墨、批墨甚多,极少涉及墨家学派发生、发展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今年正值义和团运动发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论资料的提要钩玄、档案的挖掘整理、社会调查的实践.抑是论文的结集、史实的辨伪、版本的校、专著的梓行,可谓林林总总硕果累累。本文拟展示其中重要的学术内容,以供深入研究参考。一、史料整理提要钩玄史料是研究的基础工程。一百年来,许多史学工作者甘作人梯,钩沉辑佚提要钩玄,发掘整理出许多深藏秘府的义和团史料汇编,包括史料丛刊、档案史料、外文选译、调查报告、笔记手札、书文揭帖、交涉史料等,出于深宫,选自口碑,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荣孟源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工作,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史料学成果,凝结而成《史料和历史科学》一书,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基础。荣氏史料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初步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理论体系,科学论定史料学在历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史料的阶级性论断,同时坚持史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从史料形式、性质、版本、内容等多重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加深对史料性质的认识;此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料考证的内容与方法,将考据、辨伪、版本、目录、校勘、辑佚等传统学术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一书增补进士时存在对徐松《登科记考》的史实错误未予纠正、解读墓志史料不够严谨以及仅以方志为史料依据确认进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登科记考》中遗留的一些进士身份真伪问题没有能够解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西藏纪游》,作者周蔼联,最初成书于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期间,最早刊刻于嘉庆九年。书中记述了清乾隆时期西藏地区的山川地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风貌等。本文对周蔼联生平及这部书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并从辑佚校勘、史学价值及民俗史料等方面,详细阐述该书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贺殷  谭耀 《船山学刊》2007,(2):24-26
本文从石鼓书唐代创建到宋初赐额等史料论证石鼓书天下四大书院的历史地位,并从石鼓书位在湖湘文化,教育功能,学术思想等多方面的历史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唐修《晋书》是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第三次设馆而修的官修史书。当时,可供参考的史料很多。一是前人所修《晋书》唐时尚存。从晋代到南北朝时期,私人修撰的晋朝史书大约有20多种,唐初犹存于世的尚有10多种,一般被称为“十八家晋书”。二是晋代起居注唐初尚存一部分。据《隋书·经籍志》载,自晋武帝至隋开皇,起居注存44部,1178卷,这是有关晋代最为原始的史料。此外,还有史料杂著、野史杂史共17部,245卷,五胡十六国的国书30家及《十六国春秋》等。唐人重修《晋书》可借鉴的史料如此广泛,而《晋书》的编撰者却大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一书指出该书具有创意新颖、框架完整、史料丰实和评述得体等四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0.
释“平章事”黄利平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平章事”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史家多以其为唐代的宰相,其实并非如此简单。今试掇集史料释之。唐初,“平章事”是地位最低的宰相。永淳元年四月,黄门传郎郭侍举等,并同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上谓参知政事崔知温曰:...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前提和基础。试图进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必须先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有相当的了解。近百年来,有很多学者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石峻、萧?父等。要掌握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成就,就必须全面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系列成果。然而,与此相关的著作和资料书太多了,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系统地把握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呢?最近出版的曹树明的新著  相似文献   

12.
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朱伯康、施正康两教授合著的130万言的《中国经济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上下两册的学术鸿著。该书以其篇幅之巨,囊括内容之详,跨越时代之久远,在迄今国内的同类著作中可谓是绝无仅有;同时《通史》一书在史料的攫取,体例的安排,研究的方法,叙述的气势等等方面,也都能独辟模径,自成一家。开卷阅读,《通史》一书予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它那磅碍恢宏的气势。全书上下两卷共分十三章,所述内容,上起远古,下迄新中国成立前夕,作者从浩如烟海的经济史料中去粗取精,大跨度地论述了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具体地记载处于清朝统治下的蒙古社会状况的史料格外缺乏,此事还与蒙古史料的变迁和收存状况有关。构成清朝统治时期以前的蒙古语史料的核心,是所谓“编年史”类史料,可是这种史料的记事传统终结于18世纪的前半叶。继而出现的是“系谱”类史料,不过即使掌握了王公的谱图,也不会了解此外的其他情况。再有《高僧传》一书,对于西藏和蒙古佛教史的研究无疑是重要的史料,然而对于这些史料的利用则总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大清会典》、《理藩院则例》两部法律史料,是广义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史料,但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分析和研究,则需要依靠档案来印证。  相似文献   

14.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苑书义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苑书义孙中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李鸿章是晚清元辅重臣。孙中山与李鸿章的关系,涉及到他们的思想风貌和晚清政局的演变,但因史料残缺,难窥真相。现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庚子年间孙李关系和中国政局作些探讨,不...  相似文献   

15.
讲贵安博士编纂的《明实录类纂·湖北史料卷》(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是李国祥先生主编的《明实录类纂》系列之一。该书从《明实录》中将湖北地方史料辑出,成千一书,皇皇一巨册.洋洋百万言,对研究湖北地方史具有极高的价值。全书将湖北的各类史料分成十个类别:一、政治,二、军事,三、经济,四、交通运输,五、文化、教育与卫生,六、司法.六、民族,八、宗藩,九、人物,十、奇闻异事、各类又根据材料的性质分为若干小类,颇便翻检利用。政治工料方面,包括行政建置、人事任免、弹劾、荐举、考核、旌表、征召、流民、奏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明成祖永乐十四年由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著的《历代名臣奏议》,分六十四门、共三百五十卷,它是一部收集了上自商周,下迄宋元约二千余位历代名臣的奏议汇编。现就它的史料来源和文献价值,作一论述,考察其历史价值,以求教于方家。是书材料来源及其史料价值由于《历代名臣奏议》是历代名臣奏议的汇编,因此它的编纂也与当时著名的《永乐大典》有着类似的特点,即大致抄录前人的古籍,一般而言,史料价值不大。有关它的史料来源,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商周至唐之前的奏议,大多抄录《尚书》、《春秋》、《战国策》、《国语》、《史记》、《汉书》、《后汉书》、《盐铁论》、《新语》、诸子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书法学,除了其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外,它从学术发展的整体态势中接受了学术研究的科学化和整合化要求。从研究的角度看,书法学拥有比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更有利的条件,书法学应建立自己的文献传统,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书法日益"美术化"的时代,必须重提中国学术的文献学传统。根据历代学者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书法文献工作的需要,我们可以继承中国文献学强调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这些学科分支在实际中的结合,重视目录学的史学功能及其在学术上的指导性,使后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同时重视史源,即在进行文献整理时,注意追寻史料的来源,以求得客观的记述。结合书法自身的特征,书法文献学的分类可包括书法古籍整理、书法史料汇集、中国书法学工具书以及中国书法史料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样态史料之“新”凸显为信息时代的时代特征。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生成的新样态史料,与传统史料相比,不仅是外在形态的变革,扩大了史料的边界,也使历史书写者变成了信息消费者。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样态史料将会成为史料家族中的“新宠”。虽然新样态史料对传统史料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但绝不可能遮蔽传统史料的价值,历史书写者应使新样态史料与传统史料相得益彰,并借助新样态史料的便捷,推进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19.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姓“年”。年度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年度性规定了年鉴的现实性,说明年鉴是现实性资料工具书,而不是史书或史料书。认清年鉴的现实性,千方百计增强年鉴的现实性,对于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部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画卷──读《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刘新田由祝晏君、叶林生撰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人事制度》一书是专门研究我国人事制度的专著,它有三个方面特声、。首先,这本书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我国从西汉到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考绩、监察、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