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最近国务院作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决策。要把农业搞上去,科技是关键,依靠科技进步是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根本所在。从江西的情况看,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农业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改革农业科技的推广体制,完善农业科技的推广网络,充分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一、科技兴农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江西农村经过建国以夹四十年的改造和建没,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增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科技兴农的社会学思考苏俊峰李孝权近几年中央一再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首位,科技兴农是振兴和繁荣我国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在我国,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科技兴农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党...  相似文献   

3.
杨世君 《北方论丛》2003,(6):122-124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采用内生决定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理论启示我们,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教育,扩大技术和知识在农村的传播,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中央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对乡镇企业所作的总结和赋予的使命,标志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八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全面振兴,有效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致使我国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较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切实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落实农业投入问题。本文从分析目前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状况入手,探讨了导致农业投入不足的诸多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切实增加农业投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目前农村的改革还在继续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决定》所说的这一个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必然体现为由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由经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转变、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变。因此,适时地调整、改革农村产业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任务,是农村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实现是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农村和城市都实现了小康和现代化,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发展严重滞后,大大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决定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今后农村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农业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公共投资),农业制度创新,城市化进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开拓农村市场必须以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为前提,如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不仅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而且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最近,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在全面总结80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成就的同时,提出了90年代的主要任务,明确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据此,为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搞好国民经济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层政权,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农村认真落实了各项经济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开始摸索出一条以饲料工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走农牧结合,实现大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商品生产的路子。稳健地促进了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特点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点,事关农村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出现新的形势和特点,而这些新的形势、特点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这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90年代以来 ,我国各地农村也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和探索 ,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 ,搞产业化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 ,坚持以下原则 ,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1.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原则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 ,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 ,…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大国,我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9%。因此,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同时,农业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工业、交通及各行各业的配合和支援。当前,由于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逐步落实和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经济战线出现了新的形势,特别是农村变化更大。认真研究新的经济形势下我省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针,以推动我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显得极其重要,非常迫切。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普遍推行了联产承包制,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搞活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出现了商品生产大发展的趋势。这予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地到来。但是由于“左”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们的认识和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都还存在一些认识问题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这些都程度不同地限制着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从理论上搞清楚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以改革的精神,自觉地研究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性的生产向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对于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发展农用工业。”这对于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增加农业的资金、劳动、物质和科技投入等各个方面,核心是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由城市转向农村,但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业化的速度和进程。农村工业化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改变农业的要素投入战略。对改变农业传统性从而改变经济二元结构的途径有刘易斯模型和舒尔茨模型之争。中国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改变农业传统性途径必须把两个模型统一起来考虑。在我国原有的体制中,劳力流不出农村,资金流不进农业,原因在于缺乏要素流动的市场。要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性优化主要途径是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加快实现工业化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和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导向也在不断调整。从经济结构转型视角,结合各国普遍发展规律和中国实践经验分三个阶段梳理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政策转变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953年以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农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国家的主要任务;1953—2003年是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我国在农业基础相当薄弱的基础上开启了工业化进程,这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但也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等问题;2004年至今为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我国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农业支持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第三阶段整体经济发展特点及农业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35年左右农业发展将进入第四阶段,准确理解和把握农业发展阶段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1月25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文件,深刻地总结了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党对于今后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结合的突出特点,给广大学术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 笔者认为,《决定》在解决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建设诸方面问题时,正确地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论证,并为之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0月28日上午,广西社科联召开广西社科界的专家学者“学习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30多人,社联党组书记周国丰主持会议,大家就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学习、宣传、研究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了不少的想法和建议。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学习、宣传、研究活动,现将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摘登如下: 广西农研中心邓国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论述了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各行各业要大力支持农业。这个《决定》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难题中最大的一个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都把农民增收列为新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民增收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