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远山先生是一位沉静玄思的边缘学者.他的研究和写作与教授职称无关.与媒体炒作无关,与大众兴趣无关.他揣摩了<庄子>二十年,这种阅读努力让人敬佩.张远山对庄子的阅读深入原典.他企图通过超越郭象版本来获得更大的真实.唐代以降,<庄子>郭象注框定了后人对庄子的阅读.其实,学界对郭象本的质疑一直未断.辨伪是<庄子>的阅读者无法绕开的工作.王夫之较早发现了<庄子>内篇与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看到远山大作的时候觉得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很受触动.这样去做学问,基本上把一般我们所知道的雅的路子和俗的路子都给打破了.远山说郭象选本把原本给遮蔽掉了,他花了很大的功夫要把被郭象遮蔽掉的东西翻出来,目的是从郭象本的后面看到一个"真正的"庄子.  相似文献   

3.
昨天,在车上跟张远山兄说了一句话:远山兄比庄子要幸运啊!庄子其实缺乏知音,他在经过惠施的墓前,我们知道他在《徐无鬼》中所说的那则匠石"运斤成风"的寓言,最后是发如此之浩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惜哉,惠子已逝,庄子不免人世的苍凉!他在《齐物论》里也讲过对后世知音寻觅的期待:"万世之后,而一遇知其...  相似文献   

4.
孙红 《北方论丛》2003,(5):10-14
林希逸是南宋庄学家,有《庄子口义》十卷,此书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由于历史环境、思想学术背景的变化,因而他解庄采取了与郭象、成玄英完全不同的解释视域与解释策略,使《庄子口义》呈现出独具的特色与魅力,他也继郭象、成玄英之后成为《庄子》阐释史上的又一重镇。林希逸开创了《庄子》阐释史上“以儒解庄”的传统,南宋特殊的历史语境与他正宗的儒家学术渊源以及理学家的身份,都促使他从儒家角度解释《庄子》。  相似文献   

5.
《庄子奥义》令我眼界大开,收获良多。以前只草草读过庄子原文和几种通行注解翻译,从未认真思考过。读张远山的大著,深觉视野之开阔,考辨之精审,立论之鲜明有力,思路之严谨清晰,解读之精微深幽,均为我此前了解之庄子学中所未见。张远山积二十余年之思力,辟两千年之成见伪谬,贡献之大,非我所能衡估。但从一个普通读者角度,我也想大胆谈谈自己粗疏肤浅偏颇幼稚的阅读感想。  相似文献   

6.
张远山先生新著《庄子奥义》,在2007年本刊连载之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1月出版。 《庄子奥义》首发式暨研讨会,于2007年12月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赵一凡、余世存、徐晋如、单正平等学者。周实、陈村、韩少功、叶兆言、毕飞宇、伍立杨、李更、黄孝阳等作家,出席首发式和研讨会。吴思、李劫、张桂华等学者因故未能出席,做了书面发言。《新京报》《中国青且报》《中华读书报》《海南日报》天涯网站等媒体.特派记者到场采访。与会人士和各家媒体,对《庄子奥义》均给予高度评价。本刊获准独家刊出评论专辑。 张远山先生为此专辑特撰之文《超越时空的蝴蝶梦》也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7.
郭象性分论束际成郭象(公元253年──312年)字子玄,是西晋元康永嘉年间玄学代表人物之一。郭象的代表作《庄子注》问世于元康年间。在郭注之前,注《庄于》的有数十家,同时代注《庄子》的也很多,有司马彪、崔撰、向秀等人的庄子注,李颐的集解。郭注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8.
我是张远山老师今年出版的新书——《思想真的有用吗》《寓言的密码》的策划编辑,也是天喜文化这部《庄子复原本》的外校.可是我到这里来,第一身份是远山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祝捷 《江汉论坛》2013,(1):86-90
裴頠《崇有论》与郭象《庄子注》是西晋时期的代表性哲学著作。通过对"中朝名士"政治历史背景的系统考察,以及裴頠《崇有论》与郭象《庄子注》在文辞与义理上的对应性研究,我们认为,裴頠《崇有论》以儒学立论,代表了西晋中央朝廷的皇族立场。郭象《庄子注》则以"庄子"道家思想立论,代表了地方士族立场。  相似文献   

10.
郭象版《庄子》删改本,比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少十九篇四万余言。从南宋王应麟到今人王叔岷,历代学者所辑《庄子》佚文共计三千余言,不及郭删四万余言的十分之一。拙著《庄子复原本》补入佚文六百余字,仅占已知佚文的五分之一,五分之四的已知佚文难以补入。本文举例辨析若干佚文,以窥刘安版概貌,探究郭象删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郭象(公元252——312年),字子玄,西晋元康时期玄学的主要代表。魏晋门阀势族经过多次的内部纷争和杀戮,展转进入西晋元康时期,虽说其政治,经济的统治暂趋稳定,而其腐朽性寄生性却暴露无遗。郭象作为当权的门阀势族的思想家,他的哲学的出发点就在于为这一极不合理的社会作唯一合法的论证。 郭象的哲学思想是通过诠释《庄子》来阐述的,他既作了《庄子注》,又写了《庄子序》。然而《庄子》一书的观点,是要超世俗、离世间的,是要否定儒家的礼法名教,恢复到无君无臣的“至德之世”的,这就同郭象哲学的出发点大相径庭。那么,郭象为什么还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一篇。作者以“内七篇”基本文体结构和基本义理结构为标准,通过结构辨析推断:郭象版《知北游》前六章,属于原《知北游》完整结构;郭象版《知北游》后六章,为郭象裁剪别篇移入,破坏了文体结构和义理结构。郭象的捣鬼旨在让孔子成为篇末的终极论道者,违背了“内七篇”斥孔之旨。而旧庄学据此孤例,极其荒谬地把郭象版《知北游》推崇为整部《庄子》最佳之篇。  相似文献   

13.
王弼在形式上虽没像郭象那样注《庄子》,但在实质上,却创造性地吸收和发挥了《庄子》性分自足和因循的思想,并把这些融进了《老子注》和《周易注》,这不仅营造了他思想的实质性框架,而且也铸成了整个玄学思想的基本态势。正如玄学跟“三玄”紧密相连一样,《庄子》始终是中心之一。不仅王弼跟《庄子》联系紧密,而且何晏、嵇康、阮籍等都喜好老庄。所以,玄学一开始就显示着庄子精神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关于庄子的思维方式非只一端,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但目前的研究尚缺少系统的分析。由于庄子思想的独出特立、惊世骇俗,致使研究者无不关注于他的特异上,强调他的与众不同,而忽略了庄子与先秦文化的联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以“谈于理本”(成玄英语)的《庄子·内篇》为研究对象,试把庄子放置于先秦文化环境中,对他的思维方式重新做一考察。一、两行思维模式关于“两行”,《齐物论》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所谓“和之以是非”,就是任是任非、和是和非进而实现无是无非,一任自然均平。郭象即注云:“任…  相似文献   

15.
郭象玄学与魏晋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魏晋玄学的中心文本是《庄子》而不是通常认为的《老子》。从东汉到魏晋,玄学中心文本由《庄子》到《老子》的置换,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两汉谶纬神学的崩溃以及经学的被弃;其二是庄学是人生哲学,而老学是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郭象如何对庄子的《逍遥游》进行创造性地误读,从而消解了庄子逍遥游的全部神秘主义色彩和庄子逍遥游“外化而内不化”的内在紧张,从而为魏晋士人在精神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逍遥放达提供哲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二篇。庄子再传弟子魏牟所撰《秋水》,演绎晦涩艰深的《齐物论》而又流畅浅白,遂被旧庄学视为整部《庄子》首屈一指的篇什,然而魏牟却因误解《齐物论》而初步遮蔽庄学真谛。郭象又篡改曲解《币欠水》,支持其对《齐物论》的篡改曲解,支持其否定“道”之存在的“独化”谬说。篡改版《秋水》及其郭象谬注,是旧庄学理解《齐物论》及至整部《庄子》的义理源头,也是彻底遮蔽庄学真谛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兰州学刊》2013,(7):68-72
《世说》刘注共引《庄子》13处,其中11处见于今本《庄子》且与今本《庄子》在文字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另外2处不见于今本《庄子》。刘注作注使用的《庄子》有郭象注本、司马彪注本和郭象、向秀共同注本。刘注所引《庄子》对今本《庄子》中某些文献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刘注也保存了两条《庄子》佚文。另外,对刘注引文的改动应该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坚实史证,考定《庄子》大全本的编纂者必为先于司马迁的淮南王刘安;进而考定刘安出于特殊政治意图,在魏牟版《庄子》初始本(二十九篇)的基础上,新增二十三篇,编纂了《庄子》大全本(五十二篇)。然后考定郭象版《庄子》删改本(三十三篇)所删十九篇的篇名及其原初分类,从而考定刘安版的篇目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9.
汪韶军 《云梦学刊》2010,31(2):62-66
称郭象把庄子的“外内不相及”改造成“内外相冥”是对庄子思想的重大修正,是不成立的。外内指方外方内,方内是礼法的世界,方外是不由礼教束缚的大方世界。庄子批判礼法,方内与方外本来就无法统一,也没必要统一。郭象据以发挥的游外冥内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统一,而这本来就是庄子已有的思想框架。庄子与郭象都反对刻意伏于山林,都主张游外冥内,但所要与之冥合的“内”在庄子是民间,在郭象是庙堂,指的都不是礼法。所以,我们可以说郭象改造了庄子的游外冥内,但不能说他把“外内不相及”改造成了内外相冥.否则就是混同了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外内。  相似文献   

20.
神交二十年     
我与张远山先生的交往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张远山先生在《社会科学论坛》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2001年2月,从那之后我便知道了张远山先生,从此与张远山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从二十年前开始,张远山先生的许多文章一直在《社会科学论坛》首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