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我国省级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的确立 对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要从反映服务业竞争力的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经济实力;二是服务业的总体情况;三是主要服务业行业发展;四是科技实力;根据全面性、客观性、可得性、可比性以及独立性等原则,我们对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的设计,建立(如表1所示)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服务业总体情况、服务业成长力等5个方面选取了19项指标,构建了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得出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总体排名.  相似文献   

3.
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界定的基础上,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宏观层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中国2002—2007年28个省域作为研究样本评价中国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清晰认识不同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差距,找出培育和提升本区域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优势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集聚竞争力要素;并从宏观视角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统计模型,科学评价中国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更具体地,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较大,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显著,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6.
一、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思考 评价是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出和未来发展的价值趋向进行判断的认识活动.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是企业共同体运行的内在机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工具,是对企业活动进行监测、调控、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首先,从国际趋势看,发达经济大都是以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现代服务业是新经济的体现者,制造业竞争力的日益提高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发展服务业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其次,齐齐哈尔市整体经济水平迅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对服务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成为新的需求热点,例如通讯、轿车、住房、教育等.住房和教育本身就是服务业,而轿车和通讯设备对服务需求的带动相当大.最后,齐齐哈尔市进入了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将有力地促进服务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是监测和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准确界定现代服务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总体现状、各行业水平和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2006年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场中介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中介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对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无论是进入后工业(服务经济)时代,还是在新工业经济时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都已经成为反映和判断一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竞争力水平,不仅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所处的阶段。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冶金、机电装备是辽宁省的工业支柱,计算机软件制造业和新型制造业有很好的基础。当前,向工业化中后期升级转换已经成为辽宁省向现代化转型的基本趋向。正确、客观评价辽宁地区的服务业竞争力水平,对其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嫁接高新制造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型业态集群,现代服务业已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着力制高点.文章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人均GDP、高速公路里程、城市化水平等变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推动要素.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内生扩张效应,发挥其隐性就业带动机制,必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主导机制,以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新一轮转型与跨越,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2.
潘淑清 《统计与决策》2005,(19):129-130
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评价方法.第一类是数据包络分析法,此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单个企业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即对企业的投入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评价,以企业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作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依据,此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要应用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在企业界一时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竞争力内涵与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低碳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低碳生产竞争力、低碳科技竞争力、低碳生活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所组成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概念模型与量化分析中均具备明显意义,可以为低碳竞争力的评价提供较为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是指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伴随工业化的展开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也称为补充性服务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开发、建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另一类是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如移动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作为现代经济中高增长性和最具潜力的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生产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梅 《统计研究》2002,19(8):63-66
一、生产服务业内涵与特点服务业是一个广泛的产业群 ,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 ,不仅包括为消费者服务的最终产品 ,也包括为生产者服务的中间投入产品。服务业的分类方法很多 ,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是布朗宁按照服务业基本属性所进行的分类 :第一 ,分配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储藏等 ;第二 ,消费服务业。娱乐与消遣、旅馆等 ;第三 ,生产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对企业管理的服务等 ;第四 ,政府公共服务业。如政府机关。生产服务业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 ,它涉及信息收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1995-2002年间江浙沪服务业增长的效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江浙沪服务业发展技术效率呈历年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水平比较高;服务业增长不是一味的要素投入促成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作用明显,人才是关键。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提高技术效率和竞争力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连续监测,对于了解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引导各地重视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建立了关于行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工业中的39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各行业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两类行业在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生产规模和财务状况是影响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物质生产活动是任何社会生存的基础,对经济发展起决定的作用;而商业、服务业则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它同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越高,在劳动结构中商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的比重也较大.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20.
湖南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湖南经济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湖南产业结构在近8年的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高、增长慢,第二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湖南新兴工业虽具有一定竞争力优势、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但这两大产业规模增长过慢.只有进一步实现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提高湖南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