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ZNM-Ⅲ水玻璃复合改性粘结剂的制备工艺、ZNM-Ⅲ砂的最佳配方及性能,并探讨了改性机理。此种芯砂可替代合脂砂制作Ⅱ、Ⅲ级型芯。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改性水玻璃粘结剂进行热芯盒法模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有合适的固化催化剂和合理的混砂及射制工艺,4#粘结剂砂完全可以取代树脂粘结剂砂进行热芯盒法制芯。  相似文献   

3.
采用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用于涂附磨具的纸基耐水处理剂和耐水砂纸的粘结剂,通过配方优选制得合成工艺和树脂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树脂,实验表明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和粘结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验使用榆林当地低质粉煤作为粉煤原料,粘结剂使用水泥和腐植酸钠以及腐植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合而成的复合粘结剂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通过改变复合粘结剂的组合以及复合粘结剂的组成比例,在实验室对粉煤进行处理后使其成型,进行自然风干后测其机械强度、跌落强度、发热量及湿状态强度等重要指标。根据械强度及跌落强度,选出最优复合粘结剂组合和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5.
将纳米氮化硅粉体按不同比例掺入到水泥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研究。探讨其对水泥综合物理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的影响,采用SEM对改性水泥的水化产物形貌进行测试,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3N4粉体对水泥净浆和胶砂的28 d改性最佳掺量均为6%。此时,水化1 d、3 d、7 d和28 d的净浆,其抗压强度分别较空白样提高了75.0%,40%,49.0%和22.9%;胶砂的抗压强度分别较空白样提高了68.6%,104.6%,99.4%,33.0%,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42.9%,86.1%,2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用不同悬浮液体系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模压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关系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中纤维 基体间的孔隙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 :在水悬浮法制备的GF PVC复合材料中 ,悬浮液中的高分子粘结剂对材料的加工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悬浮液中的Ⅰ ,Ⅱ及Ⅳ号高分子粘结剂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PVC树脂的流动性 ,特别是Ⅳ号高分子粘结剂对体系的加工性能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葵花籽油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葵花籽油为原料.采用甲醇进行改性.将改性油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反应、与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化反应.制得新型表面活性剂-葵花籽油脂肪酸烷醇酰胺和磷酸酯盐.讨论了反应原理.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相应的产物进行了IR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11-xMmx(Ni3.55Co0.75Mn0.4Al0.3)贮氢合金中Ml:Mm比例对其活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粘结剂对合金的活化性能和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l:Mm比例及不同的粘结剂对合金活化性能有显著影响.按充放电电流均为60mAh/g,充电时间为7.5h,放电终止电位为-0.60V(vs.Hg/HgO)的充放电制度活化时,M11-xMmx(Ni3.55Co0.75Mn0.4Al0.3)对应的合金具有最好的活化性能和最高的放电容量.用PVA作粘结剂,该合金只需4个循环即可活化,最高放电容量为329.7mAh/g.与用PVA作粘结剂相比,以CMC为粘结剂时,各组分合金的活化性能明显变差(经过了10个循环周期,合金仍未完全活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详细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西峰油田长8油层为河控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3种砂体微相。在沉积微相垂向和平面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对沉积时期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叠合形成的指状砂坝砂体是研究区最具特色砂体类型,而指状砂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砂坝砂体共同构成了研究区内的主要油气储集体,研究成果为储集相带的预测及下一步的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出砂指数以及斯伦贝谢预测模型,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的新春排601及排612区块的25口油井进行出砂预测,并将油井上部及下部储层出砂指数进行对比,得到如下认识:1两区块25口油井在开发初期即严重出砂;2新春排601区块油井上部及下部储层段出砂指数均低于严重出砂线,与上部储层相比,下部储层胶结强度相对更高,使得其出砂指数值更高;3新春排612区块油井储层段出砂指数低于严重出砂线.预测结果与实际良好吻合,有助于生产过程中准确判断出砂程度并采取防砂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防沙设计中,阻沙率和输沙强度均是确定防护类型及其宽度的重要指标。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典型地形特征,运用实测的阻沙率指标,优化沙漠公路高大沙丘段防沙体系的设计,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并在实践施工中加以较好地运用,从实践效果上,以阻沙率这一风沙物理指标为依据,确定高大沙丘段的防沙设计参数,是符合实际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稠油油井出砂监测装置进行了研究, 设计了一种室内稠油出砂监测实验系统, 并研制了易于传感器感受出砂振动信号的一次仪表装置, 研发了出砂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出砂监测过程中利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砂粒撞击一次仪表引发的高频振动信号, 采用动态信号处理方法对出砂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等。在实验室条件下, 进行了不同含砂量的稠油 (黏度大于 100 mPa·s) 出砂监测实验,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在砂样粒度、 携砂流速等固定的条件下, 随着含砂量的增加, 出砂振动信号的均方根值、 功率谱幅值、 方差值等信号特征值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3.
结合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定量地研究了井眼倾斜角和倾斜方位对裸眼完井砂岩油藏出砂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力和地层条件下,井斜角在0~45°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壁内的塑性应变最大值和塑性区范围都不断增加,出砂的趋势增大;当井斜角在45°~90°时,随着井斜角的增加,井眼内最大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出砂趋势减小。井斜角相同,但井眼倾斜方位不同的井,井壁内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不同,塑性变形的程度也不同,从防砂的角度,井眼,尤其水平井眼应该沿原地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或尽可能靠近最小主应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单一的防砂技术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热采井防细粉砂,从改善纤维复合防砂技术体系中的基体(树脂涂敷砂)性能入手,以期使纤维复合防砂技术能够用于热采井防砂。通过考察水溶性酚醛树脂、ER树脂粉末、偶联剂、增强剂加量对砂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纤维防砂体的配方,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剂、增强剂、ER树脂粉末、水溶性酚醛树脂SR1、石英砂之间的质量比为(0.15~0.20)∶3.1∶1.5∶(2~4)∶10∶100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防砂强度,并且在350℃下仍能保持在3MPa左右,较不加入纤维时高30%,渗透率可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适度出砂是通过优化产量和油井的产能在防砂生产和出砂生产之间确定最优的生产策略。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以渤海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为例,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量的开采方式,并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以适度出砂原理为理论基础,与现场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了人造岩芯制作,采用筛析法和直接出地层砂法进行了适度出砂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室内实验研究。对渤海稠油油藏出砂油井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川西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的硅质海绵生物礁沿龙门山带出露, 前人已对其岩性、 化石、 分布及控制因素作了一定研究。将出露礁体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与欧洲硅质海绵礁对比, 进一步结合全球海绵—珊瑚礁的演化特征和川西地震剖面中似礁的丘形隆起现象, 认为川西地区在晚三叠世早期发育硅质海绵—珊瑚礁系列, 其中硅质海绵礁发育在较深水环境, 现今部分被后期龙门山冲断带推覆至地表; 含珊瑚的礁体发育在相对浅水、 高能环境, 现今位于川西凹陷中; 硅质海绵礁的展布范围受北面秦岭古陆的碎屑物注入影响, 沿龙门山方向向北逐渐变小; 高能礁体发育在川西拗陷至川中古隆起的过渡带上, 远离北面物源。对于揭示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到碎屑岩的转变过程及马鞍塘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榆林市长城沿线风沙滩区,近年大漠蔬菜发展迅速,其中大田鲜辣椒基地已具4万亩生产规模。沙地辣椒不仅产量高、品质好、产品畅销,椒农效益高,而且沙地辣椒病害少,7年来未发生过病毒病和损失较大的其它病害,椒农不施用农药、连茬种植5年照样高产,显示出了沙地辣椒无公害生产的比较优势。研究总结出沙地辣椒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推广后辣椒生产面积不断扩大,成为高海拔生态型秋辣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沙画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动画、绘画、现代科技、美学、心理学以及影视等。动态性是沙画较为明显的特征,通过合理构图和多变的转场,对创作主题的审美客体和审美情感进行传达。首先阐述了沙画艺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沙画艺术的美学意象,最后探讨沙画艺术的造型观,并提出了对中国沙画艺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沙漠地区的风积沙为研究对象,对不加筋风积沙和不同层数的加筋风积沙做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常规三轴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来探讨其强度变化规律和体积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风积沙中以一定平铺的方式加入土工格栅可以使土体获得准黏聚力和增大其内摩擦角,从而提高其抗剪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加筋层数越多,强度提高越大。这一研究为沙漠地区的土建、水利等工程中的加筋土体结构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