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咸同之际滇、陇回汉民族关系与回民起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各种原因,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前夕,回汉民族关系已趋紧张。起义发生后,大理政权制订并实施了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使回汉关系基本趋于正常,对大理政权坚持长期斗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甘肃回族起义中回汉关系紧张状况进一步发展,虽然各回民军领导人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未能扭转局面,从而对起义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同两地起义领导人的思想认识以及两地回族社会具体发展的差异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咸同之际爆发的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其领导群体在民族结构、文化教育、教派分歧等经历背景以及植根于其间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较为深刻地影响着两次起义的进程及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使杜文秀起义和甘肃回民起义的外显面貌表现出众所周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1864年,伊犁地区爆发的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清武装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族人民在陕西、甘肃回民起义推动下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起义,前后七年之久,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甘肃两省相继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回族人民反清武装斗争,从而揭开了陕甘回民起义运动的序幕。这次起义运动历时达12年之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实属罕见。它是清朝统治阶级长期进行反动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回族人民卫教保种的民族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5.
1862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回族起义,相继从陕西、甘肃发起,十年反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后来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下,这场起义于1871年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为了进一步迫害回族,特令陕甘总督左宗棠进行所谓的“善后”“安抚回民”工作。左宗棠在承办“安民”工作中,不惜采取一切残酷手段对迫降的回族鱼肉凌虐、施以报复。“安民”政策就是强制回族分散按指定地点迁移,其目  相似文献   

6.
宗教和农民起义有密切关系。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有密切关系。本文试就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的关系、对回民起义的影响,作初步论述,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一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①回族是和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的民族。回族多数群众的感情不同程度地受有伊斯兰教的影响。历史上的回民起义,回民掀起的巨大风暴,或浓或淡地带有伊斯兰教色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或没有得到党领导的回民起义,一般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全国各地、各民族掀起了一个范围极其广阔、性质十分复杂的反清运动。甘肃回民起义是这个运动中的一组巨澜,其中的西宁回族撒拉族起义更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浪涛。但是,解放以来对这次起义的研究很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试图对这次起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发生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云南、西北回民起义是清末各种社会矛盾和族群冲突的重大事件,前后持续20余年,波及西南、西北许多省份,回汉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事件引起当时在华西方人的关注,其中一些人在发生地或亲历、目睹了起义过程,或进行了社会调查与访谈。他们留下的记述,成为探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补充了中文史籍的局限,为考察清末回民起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杜文秀领导云南迤西回族和其它各族人民举行反清大起义,建立了大理政权,坚持反清斗争十八年,在云南各族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此搜集、整理史料和进行专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史学界关于云南回民起义史的研究状况来看,大体上经历了起步、初步深入和向纵深发展三个阶段。在五十年代,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从头开始的,因此,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史料的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民大起义对甘肃地区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清廷在西北的政权统治及甘肃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清末乃至民国初期甘肃社会的发展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对同治回民大起义后甘肃地区的堡寨兴废、民众生活、军队建设等方面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此次大起义破坏了甘肃地区的经济,减少了人口,但同时也给陕甘新驿道沿途部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风气带来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有清一代,封建统治和民族、宗教压迫极其残酷,西北回族和各族穆斯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而起义频频发生。每次起义都在西北乃至全国引起震动,对后世亦产生很大影响。正确认识和阐述西北回民数次发动的起义,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多年来,许多同志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和著述,但除解放初期马霄石先生的《西北回族革命简史》外,至今国内尚无一部较为充实系统的回民起义专著。许多重大问题争辩不清结为疙瘩,并反映到有关民族的思想上。《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的学术著作,其论点论据是作者积多年努力,对西北回民起义进行比较系统论述的一个集结。读来令人欣然有所收益,对解开回族近代史上的一些“疙瘩”,也不乏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朝同治元年至十二年(1862—1873年)在陕甘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是回族人民不堪清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而进行的一次英勇不屈的斗争。但过去有的论著把这次起义说成是“联合”汉族人民进行的起义。韩敏、邵宏谟二同志在《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一文中,也把这次起义说成是“以回族劳动人民为主体并联合一部分汉族人民共同反抗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是民国时期甘肃回民社团的一个缩影。该促进会诞生于20世纪初,终结于50年代,最盛时其分会几乎遍及甘肃省各县,是近代回族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文化团体之一。促进会近40年的风雨路程展示了近代甘肃回族教育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艰难历程,更是反映了近代以来西北地区回族社会团体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4.
回族和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阐述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人拟从“伊斯兰教和回族风俗习惯”、“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伊斯兰教和回族经济”、“伊斯兰教和回民教育”、“伊斯兰教和回族民间文学”、“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的形成”、“回民和清真寺”七个方面,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进行探讨。这是第一篇。  相似文献   

15.
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结束后,左宗棠为了加强对甘宁青地区回族的管理,采取了防范、隔离和民族同化的政策。从政策本身来看,防范和隔离具有强制性,要求就抚回民严格遵守;而民族同化政策,作为一项长远规划,体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这一民族政策的推行,一方面维持了战后一个较长时段的社会稳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甘宁青地区回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内出版的研究东干族的三部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族 (中亚回族人 )是 10 0多年前我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 ,由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被迫迁移到中亚地区的回族后裔。他们被俄罗斯人及中亚各族人称为“东干” ,在前苏联时期民族划界、民族识别时 ,被划定为“东干” (Dungan)族 ,但他们一直自称为“回族”、“回民”、“老回回”、“中原人”。他们迄今保留着自己的母语———汉语陕西话、汉语甘肃话和本民族固有的传统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及其他习俗。现在他们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和国 ,约有 10万人。他们在保持特色的同时 ,善于与当地文化氛围相…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除宁夏、甘肃、青海、河南、河北、云南、新疆等省区回民分布较多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回民居住。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湖南省现有回民六万七千多人。其中邵阳市(包括新划入的邵东,新邵两县)和邵阳、隆回两县的广大城乡,共有回民二万四千三百多人,占全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太平天国革命和云南回民起义的影响下,爆发了西北回民大起义。这次起义首先是由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4月,陕西华州吹竹事件而引起。回民申冤反被“辱之”,官府“凡争讼斗欧,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由此造成了回汉积怨、械斗、互相残杀,地主团练更是肆意“妄杀无辜回民,或数十人,或数百人不等,并将庐舍一律焚毁”迫使回民为求生存,拿起武器自卫,与统治阶级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回族是最分散的少数民族。从大兴安岭到帕米尔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天涯海角都有回民居住,八百多万回族居民散市在全国2000多个县、200多个市里,全国98%的地方都有回族分布,可谓“回回民族遍毕夏”。全国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新疆焉省回族自治县以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有些县、市中…  相似文献   

20.
董福祥(1839—1908),字星五,清代甘肃固原人,官至甘肃提督。同治元年(1862)以后,倡团练,举义旗,与回民军一道,往来陕甘十余州县,以花马池、靖边为根据地,牵制和抗击清军。1868年,西捻军在东线失利后,清政府腾出手来,调集各路大军集结陕北,对董福祥部进行大规模围剿。1869年2月5日,董福祥投降清军。作为先锋和向导,他随刘松山参予围剿和镇压了金积堡回民起义。接着,清政府又将屠刀指向了河州、西宁、肃州。本文仅就清军围剿河州、西宁、肃州回民起义期间的董福祥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