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我们将向上的力量的年度策划主题聚焦于微博现象。这一年,从年初登上全国两会到富士康连环跳、宜黄拆迁风波、钱云会事件,借助微博,更为草根的闲言碎语从一个话筒搭上了另一个话筒,更为微小的声音在围观中不断集聚力量,渐成激荡之势,考验着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与执政智慧。微众凝聚的时代,话语权在更大范围内被平摊。微博客们能否掌握好话语权,政府是否适应被更短、更快的声音包围,分享能在多大程度上开启官智与民智,围观将扩大对立还是巩固共识……这些都需要也值得认真辨识,仔细观察。这可以简单理解为传播工具演进在公共领域产生的影响。不过,微博之于中国,更是改革创新动力的积累。这种动力在体制内外的积累,才是中国向上生长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动力也是伟动力。  相似文献   

2.
王运宝 《决策》2012,(6):18-19,8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这是《微博力》中的一句话,这个转换时代就是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 2011年初,本刊以“微动力”观察了微博对政府管理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如今,这种影响与变化或已成不可扭转之势。 微博是一种“利器”,它不仅蕴含着巨大的正面推动力。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能量,这就给身处“微时代”的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以强工作方式方法带来了新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宗和 《决策》2012,(6):29-31
在微博上,什么内容适合发表,什么不适合,什么是温和的批判,什么是玩笑,应该遵守哪些微博礼仪,似乎仍没有规则和定论,所有人都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 “还记得那个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连西服扣都没系上,满头乱蓬蓬的金发,笨拙地挥动奥委会会旗的伦敦市长吗?”4月13日,新浪财经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公告,“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Johnson加入微博了!”  相似文献   

4.
2010,“微”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2月27日晚9点45分,钟如九更新了一条微博.是日,她刚刚在人民网等几家媒体举办的"2010微博年度评选"中获得"维护权益奖".钟如九第一时间向帮助过他的网友和记者致谢,她说"微博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拯救更多的弱者".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2,(6):22-25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的话,那么2011年可以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11月初,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近2万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个人官员微博近9000个,全国已有17家政府机构、9名官员的官方新浪微博粉丝数超过百万。特别是2011年11月以来,“北京微博发布厅”、“上海发布”、“中国广州发布”以及“湖北民生微博服务厅”等密集上线,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2,(6):17-I0001
2012年1月16日,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腾讯网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甘肃“微博政务大厅”开启暨全国首家省级“政务微博矩阵”上线仪式。甘肃作为全国第一个开通政务微博的省份,在利用微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相似文献   

7.
徐浩程 《决策》2012,(6):20-22
微博只是一个工具,本身并没有天然的立场,如同一把菜刀,既可以行恶,也可以扬善,关键在握刀之人,这就关乎官员的"微素养"。又是一个舆论哗然的事件,事关微博、事关官员。5月23日上午8:42,实名认证为"甘肃省卫生厅宣传处副调研员"的微博"甘肃省卫生厅乔建安"发布称:"甘肃省医务人员真气运行学骨干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微博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打破了高校危机管理的传统传播格局,成为危机新的信息源头和舆论发酵平台.本文阐述了微博与高校“内源性”危机的关系、高校“内源性”危机的传播困境,并结合2011年高校“内源性”危机的典型案例,认为微博时代的危机传播应该从下列方面进行:①适应微博的游戏规划;②危机预测与研判;③稀释舆论与转移话题;④加强议题管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央各大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包起帆、许振超、陈刚毅、孔祥瑞等一批我国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知识工人有力量。不仅彰显了我国工人为提升民族产业竞争力的自觉努力,更为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成长指明了方向。从“咱们工人有力量”到“知识工人有力量”,高素质知识工人正在成为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0.
杨敏 《决策》2010,(11):1-1
于网络围观形成的舆论压力,刚刚熟练使用删帖等公关手段的政府部门,还未等到“潜伏”在网民中的“五毛党”成长为意见领袖,微博就以迅雷之势,造成新一波舆论冲击。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14日,为了报复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发动了代号为“防务支柱”的军事行动,重点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及其火箭弹发射网络进行了打击.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双方于2012年11月21日签署协议,宣布停火.从传统意义上看,这场战争的规模不大,主要作战形式只是以色列实施空袭及哈马斯进行火箭弹袭击.然而,这场战争必将因以色列发动了战争史上第一场微博战而被人们所铭记. 一、以色列开展“加沙微博战”的主要做法 (一)发布消息,宣传战果 在“防务支柱”军事行动开始前,以色列国防军在第一时间通过其名为“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的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发动打击加沙地带恐怖主义的行动,打击目标主要包括哈马斯的恐怖主义成员及其恐怖据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微博宣战的战争.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几乎不停息地对微博内容进行更新.到停火协议签署时,以色列国防军官方微博前后发布了7800多条微博.战争第一天,哈马斯高级军事领导人贾巴里被以色列战机“定点清除”后,以色列国防军的官方微博上第一时间贴出了一张贾巴里的头像,引起大量微博用户的“围观”和世界许多著名媒体的转载和引用.血红的颜色覆盖在贾巴里的脸上,带有一些嘲讽的意味.贾巴里的头像上被盖了一个“已被清除”白色印章,宣告贾巴里的死亡.不仅如此,以色列国防军还将这一战果转发给哈马斯名为“卡桑旅”的官方微博,并在微博上公布了以色列战机“定点清除”贾巴里的视频链接,社交网络上的民众竞相转发.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方言词能从一隅之地普及到神州大地,除了商业传媒的力量,其背后必定有一种文化的支撑。“无厘头”从佛山方言暴涨成众口难离的时尚词,完全是周星驰风格的香港电影的功劳。然而时尚是一个“各领风骚三五天,喜新厌旧一转眼”的所在,如果在2006年还有人把“无厘头”挂在嘴边当  相似文献   

13.
吴明华 《决策》2014,(7):38-40
一个副省长为何被网友看成是“愤青”?5年来,陈鸣明走过了怎样的微博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微博问政”须提升领导干部“微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疏通了官民对话渠道,拉近了官民距离,给政府执政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微博问政是一个新生事物,微博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宠儿,更是网络问政的利器。微博问政所形成的自发监督,成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推力,成为推动政府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手段,微博在以不断增加的用户群昭示着它的影响之时,也难逃其本身所带来的文本和信息“碎片化”的窠臼.本文拟从微博的“碎片化”特征入手,反思其“碎片化”特征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晖 《经营管理者》2013,(3):286-286
微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生活之中,图书馆的宣传发展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发展服务特色。本文就结合微博在图书馆中的服务作用、服务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馓博打拐”活动开展的形势进行了研究,总结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看法。通过对侵权行为和微博侵权行为的法律界定,并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侵权行为构成的“四要件说”“对“微博打拐”是否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和隐私权这一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从立法、执法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以期“微博打拐”能在合理的法律框架内更加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1,(13):24-25
2010年,微博在中国“爆发”,被称为“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通微博,成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据监测,政府微博、官员微博、地方政府网站成为当前民众网络问政的主要渠道。作为党和政府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的“民意直通车”,网络问政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和应对则是全新考验。  相似文献   

19.
何光伟 《领导文萃》2014,(19):68-70
正据记者观察,一些活跃的官员大V的微博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是,开博者不仅具有高学历,更敢于直面网民并参与"拍砖"。而更多的官员微博,不仅更新内容与"问政"无关紧要,通常也是坚持不了多久就处于停滞状态。官员大V多高学历此前发布的《中国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发展报告》推荐的十大官员微博中,拥有硕士学历以上的有6人。其中,不久前离开  相似文献   

20.
“根据DCCI 2012年最新调查发现,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中,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经达到88.81%,微博用户量约为3.27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逐步普及,为微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以微博技术为代表的“微时代”,这给国民生活方式和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