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谈到创业,他头头是道:"无论是好的产品还是商业模式,都不是被计划出来的,而是被试出来的,需要不停地调整方向,快速地迭代更新."谈到杭州的生活,他热情表白:"在杭州是好山好水好开心."谈到新婚妻子,他满脸柔情:"公司是我说了算,回家当然是老婆说了算."谈到中国美食,他兴奋异常:"要不要去吃麻辣小龙虾?"  相似文献   

2.
坚守的价值     
朋友聚会,各行各业的都有,大家高谈阔论,从潜规则谈到了职业道德,纷纷感叹坚守不易,老实人总吃亏。唯独一位律师朋友不说话,我问他,难道你们这行没有诱惑?他说,有,当然有。  相似文献   

3.
正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飞赴欧洲,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四国进行国事访问。他的四场精彩演讲向欧洲、向全世界阐述了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欧洲观和世界观,其清新自信的外交风格让欧洲、让世界津津乐道。在演讲中,习主席专门提到了多位优秀外国专家,提到他们与中国的感人故事。在法国,习主席谈到抗日战争时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谈到汶川大地震中守护中国小女孩的法国军医乌埃尔,谈到倾力支持中国失学儿童上学的法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变法主张中专门谈到过奖惩的问题,说一个战士立了功,就要奖励他,奖他什么呢?可以让他当长官。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却不完全赞同商鞅的观点。他说,战士立了功,只表示他会战斗,你奖励他当长官,他是否有当长官的能力?会打仅是他的优势,但当长官不见得是他的优势。韩非子提出了奖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奖励有功之人。  相似文献   

5.
江帆 《人才瞭望》2008,(2):38-39
案例简介 一个担任外资公司分支机构总经理的朋友跟我说招聘的一个员工上班不到一个月就离职了;前段时间一个在小规模私营企业担任销售总监的朋友也谈到他招聘的几个销售人员不到三个月全离职了。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在老干部局工作的便利条件,常有机会与老同志们探讨学术理论和社会发展等问题。一次在谈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多么需要人才时,一位老同志向我推荐了上海《人才开发》杂志,他说:“新时期要有所为,不可不读上海《人才开发》”。他并送给我两期《人才开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仅这两期《人才开发》,就使我头脑豁然清新,获益匪浅。两期中的篇篇文章都激起了我思想的波浪。  相似文献   

7.
当谈到某个人的个性时,我们说他热情、富有创新精神、活泼或是保守;当说起某企业的个性时,我们讲,这便是这家企业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企业文化为我们提供正确的途径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什么是我们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该做的——并对问题进行概念化、定义、分析和解决。企业文化是一种知觉。一种直接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  相似文献   

8.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面临着许多选择。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一生所作的选择,却非同寻常。“三钱”的称呼是争论出来的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这一理念贯穿了钱伟长的一生。毛主席曾夸钱伟长课讲得不错;周总理曾亲切的关怀过他,让他穿着自己的鞋子出访四国;邓小平在谈到他时曾说:“这个人的任命,可以不受年龄的限制”。有人曾戏称他是“万能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也是目前我国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当年,周总理把他和钱学森、钱三强统称为“三钱”。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三钱”又一次不期而遇,虽然他们  相似文献   

9.
3年前,我在加拿大采访了华入企业家周松年教授,当时,他刚刚获得首届加拿大华裔“最佳企业家奖”。在商界崭露头角。我被他艰难创业的事迹所感动,写了《创业者周松年》一文,发表在本刊1998年第2期上。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亚太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期间,我又巧遇周松年,并聆听了他为会议代表所做的学术报告。这是一次厂界的学术论坛及展示会规格很高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如旧M惠普及国内的”联想一曙光“集团等都参加了会议。周松年在会议讲坛上侃侃而谈,介绍了他研制的享誉世界的软件产品也谈到他的普莱特姆(Platform)软件公司和国…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我和几个朋友去外地旅游,顺道拜访了一位学经济管理的老同学。 席间觥筹交错,当谈到现在各行业的惨烈竞争时,大家无不感慨。其中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更是面露愁色,因为他的餐厅最近生意就很不景气,原先还算有点赚头的店面,最近已经入不敷出了。  相似文献   

11.
刘谦在春晚走红之后,有各种赞,也有各种黑。但是对他为什么可以红,说到点子上的几乎没有。 几个月前,结识一位省电视台执掌大型晚会的导演,谈到晚会创新问题,他说有个计划,要把全球范围内最有名的魔术师弄到广东来。自然,提到一些名字。见我们木讷,就补充介绍说某某是刘谦师公,某某是刘谦师弟。我们也自然八卦为什么最红的那个是刘谦,而不是专业技能更高的他的师公或师弟。  相似文献   

12.
"以前这个奖都颁给西方人,我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获得这一奖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4日对媒体谈到获得2017维加奖时说.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时说:“《决定》十条中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后,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他又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有发展和生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部门主任是今年才调来的,表面上看,他非常有绅士风度,而且好像很有知识。如果你以为他会听从你的意见、肯定你的成绩,那你就错了。”在办公自动化设备公司服务的阿静,对新的主任不满。她说;“因为他对所有的人,都摆出一副‘没问题’的好脸色。结果真的出了问题,他却把责任推到下属的身上。”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的周丽,一谈到上司,就有一肚子的牢骚:“经理每次指示营业方针,总是很啰嗦,一件芝麻绿豆点的小事,说了又说,重复三四遍,我不是刚进公司的新人,他根本不需要这样仔细叮咛,简直是贬低我的能力和智慧。我老实告诉他,不需要多言时,他竟然说我不喜欢他的工作作风。后来他好像故意地把一些难缠的客户都丢给我处理,真受不了他。”很多的上班族都有自己的牢骚:我的上司只顾拍马屁,哪顾得了我这样的小人物。我的上司软弱无力,从不为我们的部门争取福利。我的上司总爱批评,从不表扬我们。我的上司喜怒无常,捉摸不定。  相似文献   

15.
5月31日上午,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企业家对话专场在座无虚席的北京国际饭店国际厅隆重举行,世人景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成绩卓著的中国企业家终得机会同台面对面即兴交流。对话伊始,西藏圣地股份公司董事长欧阳旭率先向三位诺奖得主发问: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在扶持创意企业中体现其作为?对此,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发表了与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对私营企业征很高的税,否则很容易滋生虚报和腐败。他谈到中国现在的资本市场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组织,没有一个评估的组织。中国中小…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人才瞭望》2006,(11):49-50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机遇或者行业形势看好的原因,某些企业得以高速向前发展,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高速发展,依旧停滞不前。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在一次企业咨询论坛上,笔者与D公司的副总裁王先生聊天。在谈到公司发展与人力资源配套方面的问题时,王先生道出了他的苦恼。他在为D公司发展迅速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明显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相应跟随而上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北京师大附中的几位老师,有机会访问了老校友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钱老在他的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与我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提起师大附中,谈到他的青年时代,钱老亲切地说:“你们都是老师,也是我的老师。过去附中的老师水平很高,对学生很亲切,常和学生接触,象教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在濮阳市离退休干部中,谈到市人事局,自然会提到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白忠善同志。几年来,他心系老干部,情洒夕阳路,谱写了一曲老干部工作的新篇章。老干部工作的“活词典”1995年4月,市人事局进行了科级干部岗位轮换,组织决定让白忠善同志担任老干部管理科科长...  相似文献   

19.
公益精神     
每个民族有它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个性。然而,比起那些相异点来,这个世界上的人有更多的相似点。每个国家都不难见到这样一种人:他总是试图工作得尽可能少而获取的报酬尽可能多。与此相反,有人除了恪尽职守外,还习惯于做许多份外事,并且不计较任何报酬。这种人哪儿都少见。 这两种人通常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个性。工作懈怠的人经常诉说他的“理由”,他似乎认为社会亏欠他一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惯于做份外事的人则常常谈到“责任”:他觉得是个人欠了社会的债,而不是社会欠了个人的债。什么花结什么果,两者都不认为自己的表现有丝毫值得诧怪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为例,谈练琴的心得体会。首先,谈到如何练琴;还提到一首新的曲子如何从读谱开始到最终完成的。然后,针对手练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我根据自身的体会谈到心练。我们要用怎样的方法使自己能静心于所处的环境,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自己融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心练与手练是不可分割的,是要相互结合的。在结合当中要学会去听。最后介绍了三种倾听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