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琴 《社区》2003,(15):20-21
前些日子,社区选举委员会在家门口贴出公告,说社区要进行居委会换届选举了,希望每户居民都积极到居委会办公室进行选民登记。作为城市社区的一个居民,一个长期关注研究农村基层民主的学者,也一直非常关注社区的民主。本打算作为一个选民参加投票选举,亲身体验城市直接民主的滋味。不巧的是,因出差在外,错过了选民登记的时间。幸运的是,投票日是在周末,在家门口,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高原街社区第一次居委会直选。  相似文献   

2.
刘志昌  陈伟东 《社区》2004,(24):18-19
前不久,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桩怪事,一个工作一向走在前列的居委会,在这次选举的预选中,随着选举日程的推进,告状的人也越来越多,以至对预选结果提出质疑。而人们争议的焦点却恰恰是选举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单位人选举权”问题。事件经过武汉市武昌区某社区,于2003年9月18日成立了选举委员会,成员包括原居委会主任崔某、党支部书记桂某、物业公司经理柳某以及社区居民等共10人。随后进行了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报名和初步候选人的竞选活动等工作。在选民登记过程中,辖区内共有5个单位的517人被登记为选民,这些…  相似文献   

3.
唐正芳 《社区》2004,(16):12-14
目前南宁市的社区居委会选举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按要求,除了90%的社区按照以往的老方法“间接选举”(即由居民代表投票选举)外,必须有10%的社区进行直接选举(即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有关人士说,社区的直选,打开了真正的社区民主自治的大门。直选是要求选民现场投票的,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选民的关注程度如何?政府给了居民民主选举的权利,居民都用了吗?直选中存在哪些困难?记者走访了南宁市的几个直选社区,并对选举现场进行了观摩。全国首试:选民登记直选居委会7月25日。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望州南社区居委会门前。上午9时许,望州南社区居委…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社区居委会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过程中,选民的参与程度亦即参选率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W市L社区的参选率超过90%以上,这个实实在在的数字和事实告诉我们:在当今城市社区,吸引绝大多数选民参与居委会选举投票,并不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5.
工作信息     
《新天地》2006,(10)
北京劲松地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正在展开,社区居委会的老龄主任汪学荣为百岁老人蒋柳做了选民登记。蒋柳是劲松各个社区第一名来选民登记站登记的百岁老人。(史路明)  相似文献   

6.
闫锡广 《社区》2005,(1):19-19
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委会(简称甸柳一居)是山东省济南市在社区推行直接选举试点的单位之一。2004年8月18日至9月20日,甸柳一居进行了社区换届选举,历时一个月,经历了准备工作、宣传动员、选民登记、提名推荐初步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投票选举六个阶段。在选举的前前后后,区民政局和街道都投入了主要精力和财力。选举工作进行得也比较顺利。但是,此次选举毕竟是一次试点,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政府过多包揽,不利于培育自治历下区为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直接选举)试点工作,制定并下发了《指导意见》、《问题解答》…  相似文献   

7.
闵蓁 《社区》2017,(9):1-1
前不久,笔者有机会全程观摩了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天宝祉区居民委员会第十届换届选举大会,社区登记的584位选民,有467人来到现场,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秘密划票、当场计票、当场公布结果的方式,选出了自己满意的社区“当家人”。相比之前的居民代表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对这次选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都不同寻常,上至满头白发的老者,下至跟家长来瞧新鲜的小学生,会场上还不乏青春靓丽的年轻人的身影。一位老大爷宁可推迟了祭奠亡妻的日期,也要一大早赶来参加选举大会。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选举中选民登记标准必须以选民权益保障为出发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长期以来,我国以户籍为标准认定选民资格,这是与城乡二元体制相适应的.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乡村社会更加开放和多元,原村委会组织法的不足日益显现,为此,新村委会组织法有条件赋予户籍与居住地不一的居民在本村具有选民资格,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仍然无法克服以户籍为准进行选民登记固有的缺陷:与村庄日趋开放治理模式相冲突,不适应新型村治的需求,限制了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应以居住地为标准进行选民登记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其基础和条件是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离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  相似文献   

9.
夏宁 《金陵瞭望》2006,(10):41-42
4月30日,白下区委党校热闹非凡,三条巷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主会场就设于此。上午9点,800多名居民陆续来到这儿,不少居民都是全家出动,选民陈云胜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一人一票与以前一户一票不一样了,这下即使家人意见不一样也可以分别表达出来了。而且,这次的选票上没有任何候选人,想填谁就填谁。” 三条巷社区的居委会主任选举不仅采用了“海选”的形式,而且实行“所有选民一人一票”的无候选人直选。此举既开创了南京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先河,也将持续近半年的南京市第三届社区居委会主任换届选举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0.
李凡 《社区》2003,(12):20-20
宁波市海曙区的这次社区选举,出现了我国城市社区选举制度上的首次创新,这是以前的基层选举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大致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候选人为了使自己的选举能够取得胜利,开始组织自己的选举后援团或者选举智囊团。这些选举的后援团或者智囊团,是候选人为了更好地参加选举,让选民了解自己或者掌握选举的变化而出现的,是完全自发的,是选民积极参与社区义务的一种表现。他们帮助候选人出主意,制定选举方案,甚至包装候选人的形象,以期引起选民的支持。2、候选人为赢得胜利,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开展竞选,接触选民,并加大了对于选民…  相似文献   

11.
周鸿陵  张民巍 《社区》2002,(17):7-10
北京,8月17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成功举行了首次社区居委会差额、直接选举工作。投票选举现场8月17日晚9点半,在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九道湾社区,在近2000名选民的期盼中,本市首个通过差额直选产生的社区居委会正式亮相。候选人曹建军以1494票当选为北京市第一位通过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居委会主任,张华当选为副主任,冯文红等7人当选为委员。在这次选举活动中,本地居民中经认定有选举权的为1990人,常住该社区且有选举权的外地来京人员74人。截止到投票时间结束时,共收到选票1813张,参选率高达95%。有关专家认为:如此高的参选率说明…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2,(19):47-48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将原8个街道调整合并为5个,原89个居委会调整合并为74个社区居委会。在科学合理设置街道、划分社区居委会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认真组织好首届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工作。在选举过程中,切实抓好“四个阶段”,发挥“三个作用”,实现“两大目标”。抓好四个阶段。龙湖区把整个选举工作划分为前期准备、选举实施、工作交接和验收总结四个阶段,针对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切实抓好落实。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先前,全区5个街道均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74个社区居委会都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李凡 《社区》2004,(17):12-12
居委会主任和其他成员的任职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需要由居民选举产生,无论这种选举是代表选举还是直接选举,居民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是必经程序。经选举产生的居委会成员如果要撤职、停职、转换工作或有其他新人的加入都应该由社区居民以投票方式来解决。这样的程序规定是保证社区群众组织实行自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参与武汉市若干个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实地观摩中,对于选举的高成本问题,有深切的体会,如武汉市江汉区某社区第二届居委会选举花费近40万元,而在武汉市武昌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尽管厉行节约,整场选举下来也花费了近10万元。当然,这两个社区都是社区居委会选举的试点社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16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头条社区在全市第一个选举产生了“议行分设”工作模式的社区居委会。在此之前,8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九道湾社区在全市第一次通过直选产生了社区居委会。两个社区居委会在工作模式上有所不同。西四北头条社区“议行分设”居委会的工作模式,在北京市社区建设进程中属突破性的重大变革。“议行分设”社区居委会的基本框架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专干。社区居委会议事层(7~9人组成)由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人员由社区内有威望的优秀人才组成,不领取报酬),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我见到的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的居民代表不仅人数少,而且大都选的是“听话”的人,如果是差额选举,就找一两个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的婆婆做“陪衬”。预选和正式选举,一个上午就结束了,再吃个“工作餐”,皆大欢喜。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直选的推行,作为基层的民政工作者,我亲历了居民对社区选举认识转变的全过程,似乎看到了居民自治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基层走来。选民:对直选的认知不尽相同按照认知程度,我将选民们分为特别关注型、一般关注型和无动于衷型。特别关注的人群主要是社区弱势群体、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参加竞选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中国社会制度不同,选举制度也差别甚大,但就选举的共性而言,还是有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于选民自愿登记制。美国大选中各州都实行选民自愿登记制,经动员,不愿参加投票的选民也可以自愿放弃选举权。在我国的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中,由于不少选民与社区的利益关系以及社会联系较少,对社区的关切度不高,动员多数选民参加选举,要么难以做到,要么经动员到场的一些选民抱着走形式的心理来投票而使投票质量不高。如果实行选民登记制,有参与愿望的人参加投票,不愿意参与的人可以自动放弃投票权。表面上参与的人可能少了,但是否可以提高选举质…  相似文献   

18.
余坤明  李丽丹 《社区》2004,(10):16-17
笔者在参与武汉市若干个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实地观摩中,对于选举的高成本问题,有深切的体会,如武汉市江汉区某社区第二届居委会选举花费近40万元,而在武汉市武昌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尽管厉行节约,整场选举下来也花费了近10万元。当然,这两个社区都是社区居委会选举的试点社区,其花费自然相对较高,但即便削减一半,其成本也是相当昂贵的,是目前社区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2,(19):45-45
福建省福州市把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一是按照“议行分设,决策与执行分离”的原则,构建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从居民和社区单位中直选60-80名代表,组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履行对社区重大事务决策的职能。设立了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履行议事、监督职能,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实施对社区居委会、社区干部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评议和监督。社区居委会由5-9人组成,作为执行机构,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二是规范选举程序。市里制定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选举办法》和《社区居委会选举办法》…  相似文献   

20.
张鸣宇  刘志昌 《社区》2005,(8):30-31
2003年10月,武汉市某社区的一次居委会换届直接选举中,候选人的竞争十分激烈,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上届居委会的原班人马重新当选,新候选人无一胜出。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原居委会成员实力太强?还是新人都缺乏竞争力?亦或别的因素在影响居委会直选?在全程观摩了此次选举之后,笔者发现此次选举的结果是以下因素博弈的结果。选举制度的设计影响选举结果由于此社区是第一次尝试居委会直接选举,所以在制度设计方面非常缺乏经验,临时设计的制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选举制度中没有具体规定本次选举的组织机构选举委员会(以下简称选委会)的产生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