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爽 《职业时空》2009,5(10):52-52
现代高职教育出现轻基础重技能的教育观,使得学生只会单一的技能,缺乏继续发展的基础。并且,高职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极为缺乏,以至于适应社会变化、职业变化的能力降低。所以高职院校教育方向要进行改革,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以增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陆浩刚  徐小红 《职业》2013,(30):128-128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保证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探讨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  相似文献   

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本文分析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其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最后介绍了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4.
温云兰 《职业》2015,(8):128
我国经济在近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不仅注重人才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笔者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概念,并探讨了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雷小波  亓路路 《职业》2013,(33):91-93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在批判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借鉴实践性课程理论,对思考高职课程开发、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借鉴澳洲AAFE人才培养模式,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是提高高职课程设置质量的核心,正确处理高职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关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对综合职业能力观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原则,并就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李青 《职业》2010,(23)
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相比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导向的高等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更加注重的是社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因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必然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那么就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而言,其必然也是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基于此,作为一种发展多年、较为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的合作学习理论,在运用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是要提升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通过专业与企业项目任务结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信息化手段融入等,从培养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索对于开展高职课程教学结构变革、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娜崴 《现代交际》2014,(11):157-158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与多样化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是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一大瓶颈。为了凸显高职院校教学特色,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推进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满足企业、事业单位选拔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职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依照国家的课程标准,结合各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群,在职业标准指导下因地制宜的开发高职英语课程成为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温正如  曾文泓 《职业》2011,(23):39-39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高职院校学生由"学生状态"向"准职业人状态"转变、过渡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目前,高职教育研究中关于顶岗实习期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顶岗实习管理方法探索等方面,其中较典型的有: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学工交替、‘三证’贯通”模式;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准职业入”培养;  相似文献   

13.
熊鹏飞 《现代妇女》2014,(4):156-156
本文结合高职数学课程与交通类高职学院的专业课程相对接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基于培养职业素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分析了在以工作实践为教学依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对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对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实现专业学习和提升职业素养的客观要求,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的具体路径包括: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职业素养;立足现有课程资源,开展职业通识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黄顺文 《职业时空》2009,5(12):37-38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是整个社会人才需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的指导,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所起的指导性极其有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雨 《职业时空》2016,(4):66-68,83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既是一门职业能力课程,又是一门综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核心在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但事实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边缘化现象尤为严重。因此,给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合理定位,是清晰描述该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坐标,对其发展也至关重要。文章认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应与专业相融通,为此分析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从理论角度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与专业融通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继而提出《大学语文》与高职专业在相互融通过程中的具体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餐厅服务工作中,服务员是否具备职业性格品质既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又影响其自身在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专业课教学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品质的培养.笔者在此主要阐述如何通过高职专业课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9.
王凤 《现代妇女》2014,(5):202-2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以此来应对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注重学生英语技能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将英语与职业相结合,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服务。然而,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的不足。出于"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考虑的目的,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将生成性教学理论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以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院校为例,研究边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该如何创新、改革.社会科技发展是影响高职院校理由管理专业的一项重要因素,然而地域环境也应该被纳入因素考虑范畴.边疆的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的地域地理优势,发展本地旅游业管理人才,推广本地旅游教育、旅游经济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