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锦涛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和谐与平等、团结、互助并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新诠释和创造性发展.我们认为,和谐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民族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2年前后,学术界开始讨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党的正式文献中,首次把“和谐”放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中来阐述。学界随即掀起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热潮。基于2002~2012年已有和谐民族关系研究成果,对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谐民族关系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平等、团结、互助,争谐"作为民族关系的核心结构,设计和谐民族关系的系统分析模型.以物理模型表达和谐民族关系的逻辑架构,"平等"、"团结"、"互助"三个相互联系的模块共同构成民族关系"和谐"的内在要求,"国际环境"则构成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关系和谐的外部条件.评价模型表达民族关系的操作架构,民族关系的和谐体现在民族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10个"领域模块"中,并给出备个指标的建议权值.  相似文献   

5.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回汉民族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本文试通过对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说明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民族交融不是民族融合,也不是民族消亡,更不是民族同化。它是在尊重差异的情况下,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现有的民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新疆来说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和繁荣富强。在新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巩固边防,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社会实现伟大转折的三十年里,民族关系也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未来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变化也向全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民族关系的处置问题。中国社会的民族关系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挑战和问题,和谐民族关系也将在应对问题和挑战进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9.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民族自治地方,调整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因此,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这些遗产成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建构资源。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有利于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历史遗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理和辨析对民族关系发展存在负面影响的遗产,清醒地认识民族关系发展的状态。各民族人民应以更密切的团结应对敌对势力的挑战,消除历史上残存的不利于民族团结大局的负面因素,进而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