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因为爱你     
赵琴 《快乐青春》2011,(7):73-75
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朱老师还说,这次会议很重要,能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2.
把手伸开     
舒仕明 《快乐青春》2014,(10):28-29
上小学时,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特老实,简直淳朴到了“愚昧”的程度,总是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对老师敬若神明,即使老师错了,我们也跟着盲从。记得三年级时,学校调来了一位姓黄的女老师,教我们的语文兼班主任。黄老师发现了大家的缺点,从不敢提反对意见,特别是在老师面前,没人敢说半个“不”字。很多次,黄老师都教育我们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纠正错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对错不分,那将对我们的成长和人生不利……然而,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黄老师的话说了一次又一次,大家依旧如故,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更不敢挑战老师的“权威”。  相似文献   

3.
一堂心理学课上,老师拿出一只漂亮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欣赏着咖啡杯的独特造型时,老师一失手,咖啡杯掉在地上摔成碎片,同学们顿时发出一片惋惜的声音。老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为这只咖啡杯惋惜,但惋惜也不能使它复原。今后你们在遇到无法挽回的事实时,请想起这只咖啡杯。  相似文献   

4.
一帮小学时的老同学,毕业40年后聚会。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组织者还邀请到了王老师。她是还健在的唯一老师,已退休回到了城里。当年我们这些山里娃,也都两鬓微白,步入中年。久远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一位女同学拉着王老师的手,激动地说,王老师,您教我们三年,您知道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王老师摇摇头,女同学说,您给过我的一张餐巾纸。那天,家里出了事,我心情不好,上课时老走神,心不在焉。任课老师很生气,让我下课后到办公室一趟。在办公室里,那位任课老师再次狠狠地训斥了我,骂我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识杨适老师,是在20多年前的1981年。记得那还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前一年,杨老师给我们开设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选修课。听杨老师的课很新鲜,因为在他的课堂上没有别的一些老师惯用的套话和大话;听杨老师的课也很辛苦,因为他总是拿自己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不用点心思恐怕是跟不上也听不懂的。当年,我们跟随杨老师学习并从事理论思维,是从研究《手稿》开始的,下面我们也从马克思的《手稿》开始,一方面追踪杨老师20多年来理论思维的思想路径,一方面则结合我们的学习以及与杨老师共同研究切磋的收获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6.
赵平 《快乐青春》2011,(1):34-34
同学之间彼此不和,惊动了老师。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陕的速度,写出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相似文献   

7.
特别理想     
王彼德 《快乐青春》2011,(11):57-57
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有一所只有两个班的小学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写作文,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作文题目:我的理想。30篇作文大多数写道,长大想当一名医生或是当一名老师,或是当一名工人……在这些孩子眼里,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了。这样的作文,老师都给判了及格。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多数中小学,每学年都有一天是专门留给家长和老师会面的。这一天,学生不用上课,老师与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单独面谈。面谈时间约为三十分钟。  相似文献   

9.
记得去年听了一位教师上历史《改革开放》这一课的时候,有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是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开放"。这样一下子打断了老师正在讲课的思路,毫无思想准备的老师一时张口结舌,支语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老师很愤怒地说:"你就懂得钻牛角尖,你是不是中国人?"老师的回答使这位学生非常难堪,红着脸扑在了课桌上。  相似文献   

10.
开心果     
邓老师姓“王” 冯笛刚上幼儿园。 一天,妈妈问他:“冯笛,你们老师姓什么呀?”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11,(1):7-7
一、热情如火型 在处理和老师的关系时表现得过分热情,今天一个电话,明天一次面谈,所问问题无外乎“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并希望老师对孩子严加管教等等。相同的问题问过无数遍,必然令老师感到无话可说。家长的心情老师能理解,但凡事应有度,过分热情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弹弓     
荒子把一个纸包塞进老师提兜,冲老师嘻嘻一笑,跑开了。  相似文献   

13.
4年前我大专毕业,来到北京找工作。北京人才济济,我这个专科生奔波了一个月,才在一所私立中学找到一份行政工作。所谓行政工作,其实就是给老师排排课程表。有时候,某个老师临时有事情来不了,我便及时联系其他老师顶替。薪水只够活命的。但是,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好歹可以让自己在北京待下来。这所学校里的一些老师是名校毕业的,例如杜若就来自复旦大学。她人很不错,精明、能干,心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幼儿园时,很受老师喜爱,他也很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上小学一年级后,他觉得很不适应,老师非常严厉,时常处罚他,作业也多,每天都要考试,这让他很不快乐。更让他不爽的是,尽管他的身高仅是中等,老师却安排他坐在最后,他找了几次老师要求换到前排,老师都没给换。他跟我说了这事,我给老师发了短信,老师随即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了中间。可没过两个星期,又把他换到了后面,并说,以后不要让家长来管,我排座位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一个小男孩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相似文献   

16.
一场大病让王梅老师住进了医院。 她的36名聋哑学生一连几天看不见班主任,焦躁不安起来。他们到处打听王老师的去向,希望得到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7.
表扬的力量     
前不久,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专访,记者就“表扬的力量”这一话题请他谈谈感想。 魏书生首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所学校,有一个名叫刘翮的学生,读初一时被班主任老师定为“问题学生”,手脚不干净,爱小偷小摸,时不时偷同学一块橡皮一支笔一本字典什么的,有时发现同桌课桌里有几元零钱也会寻机偷去。以至于后来班上学生只要一丢东西,就怀疑是他偷去的,最后老师学生都不喜欢他。初二时,班主任换成了梅老师,梅老师了解到了刘翮的情况后,决定想办法改变他。  相似文献   

18.
毒药     
《快乐青春》2009,(4):16-16
阿凡提在学校读书时,有人给老师送来了一碗蜂蜜。老师用一张纸把蜂蜜盖上,放到讲台上,对阿凡提说:“这是一碗毒药,千万别动,它的气味也能把你毒死。”说完,就出去了。  相似文献   

19.
开心果     
来不及了 一年级教室里。老师让孩子们提问。老师逐一解答大家的提问。小冯笛一直把手高高地举着,可当轮到他提问时,他却把手放下了。  相似文献   

20.
龚子恒 《家庭科技》2016,(10):46-47
正这是刚升初中后开学的第一天,你满怀期待地来到新学校,在这里你将接触新的老师,结识新的同学。按照惯例,各科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先做个自我介绍,让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叮铃铃……下课了,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位任课老师迎面走来。糟糕,这位老师是地理老师还是生物老师,她姓啥来着?纵然使劲儿地在脑中回放当初自我介绍时的情景,可总也不能准确"定位"这位老师"姓啥名甚"!算了,估摸着叫一个:"孙老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