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正在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共庆这个喜庆之年。不言而喻,这种庆祝活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20年前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这件大事本身就值得中日两国永远纪念。因为两国的邦交正常化是在经历了非常曲折、痛苦的历程,即经历了两国半个多世纪的对抗、敌对和几次战争,经过两国人民长期的共同的努力才挣得的。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标志着两国之间长期不正常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从此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以续一度被割断的两千多年来的友好关系史,并对和缓当时亚洲的紧张局势与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情系一衣带继往为开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学术讲演会”及《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纪念专刊》概述《日本研究》编辑部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为了促进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交流与合作,加深相互间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日...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虽然经历冷暖起伏,但总体上在不断发展前行,取得了巨大成就。邦交正常化之初,中日间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人员往来只有1万人。2010年,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4.
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张香山编者按:值此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中日两国的一些学者和有关人士撰写了纪念文章。这些文章的体裁不同,视角各异,观点也不尽一致,但作者们的目标却是共同的,即进一步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这也是我们设...  相似文献   

5.
为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而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而努力张蕴岭蒋立峰199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25年来,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的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90年代,随着以美苏对抗为主要内容的冷战时代的结束,旧的国际秩序已经瓦解,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形成。在这...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制度演化对中日经济关系的意义——为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而作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莽景石通过两国政府和民间的的努力,自从二十五年前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经济交流使两国互惠互利,并逐步开始实现相对...  相似文献   

7.
承前启后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中日友好协会王效贤正当中日两国人民共同欢庆两国邦交正常化25周年的重要时刻,人们不能不想到这一天来得多么不容易,其中饱含着多少两国老一代人的心血。进入21世纪以后,乃至今后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日这两个亚洲举足轻重的大...  相似文献   

8.
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中日学术讨论会综述林泓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1997年8月3日至5日,由山东省日本学会举办的“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日本学会会长苗枫林,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骆为...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中日青年论坛”述要金熙德在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于1997年4月30日至5月1日在京召开了“中日青年论坛: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来自近30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40多名中日青年学...  相似文献   

10.
写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山冈道男民间国际交流的重要性8月15日,在日本称做战争结束纪念日,而在中国则叫作抗日战争胜利日。今年8月15日在日本报纸第一版,报导了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先生去世的消息。众所周知,孙氏参与过...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综述舍妤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于1997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合作”国际会议。马洪、王洛林、宫崎勇、下河边淳等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及...  相似文献   

12.
中日友好:一个跨世纪的主题——主编絮语崔新京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历史终于展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的年轮。这是一个让人回首往事的年代;这是一个让人眺望未来的年代。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唇齿相依。两国关系几度风雨,几经浮沉。有过二千年的友好往来,也有过...  相似文献   

13.
翻开战后中日关系史,人们不难发现,从1949──1972年中日复交,其间经历了23年的悠悠岁月,而从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内阁成立到9月29日中日发表联合声明,仅84天。这不能不说田中内阁在中日复交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战后日本历届政府由于采取追随美国、敌视中国、支持台湾的外交政策,致使中日间迟迟不能复交。田中内阁之所以改变了历届自民党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则是70年代国际局势变化、中美关系解冻、中国国际威望日益提高,日美矛盾加剧,日本人民要求恢复日中邦交的呼声日益高涨,佐藤(荣作)前内阁的对华政策彻底破产的形势下作…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日经济发展与课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通讯员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和进一步增进中日两国经济学界的交流与相互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经济学部于1997年10月6~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日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共书佛教“黄金纽带”的新篇章——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随笔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日月不居,光阴流迁,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已经度过25个春秋。在这四分之一的世纪里,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各个领域之间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为两国乃至亚洲、...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编者按:值此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于1996年11月14日邀请所内外学者召开了“邦交正常化25年来中日关系的回顾和展望”讨论会。下面刊登的是本次会议的发言摘要。这些发言视角不同,...  相似文献   

17.
战后五十年日本人的中国观念——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北京大学严绍汤玉历史匆匆地走过了半个世纪。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它虽然至今仍然面临着许多无法摆脱的难题,却已经把自己做成了世界的经济强国。一百年前,福泽谕吉提出了“脱亚论”,着实使一部分知识分...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 ,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去年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又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合计达到 6 2 2亿美元。但是 ,在政治领域里却摩擦不断 ,而且国民之间的互相不理解、不信任正在不断加深 ,国民感情在不断恶化。这严重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下面 ,仅就中日两国相互认识的现状及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对思考新世纪的中日关系有什么助益 ,则不胜荣幸。一、90年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  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认识 ,始终受到国际环境、自己国内和对方国内状况的影响。   1972年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友好和合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国学界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进行了述评。近十年来,学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研究领域也从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学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台湾问题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日本政党、议员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民间交流与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两国领导人经过四次的会谈磋商下一举实现的.其中日本在野党的对华外交在中日复交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野党领导人相继访华,为两国政府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促进了田中内阁迅速做出访华实现邦交的决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