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辽金元时期是中华民族史上第三次大融合的时期①。在东蒙古地区②,经过辽金元时期几百年的民族杂居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民族融合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其融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受统治民族强制性的影响而少数民族化趋势,一种是汉化趋势。(一)少数民族化趋势一、辽代的契丹化趋势在辽代,契丹族是统治民族。契丹族对以奚族为首的游牧民族和以汉人、渤海人等为首的农业定居民族,采取了不同的民族融合方式,以达到契丹化的目的。首先是对与契丹族经济类型相同的游牧民族,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奚族与契丹族同属游牧狩猎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2.
北、南分制,即契丹人与汉人“因俗而制”,是辽代统治的一大特色。辽对地处长城内外社会经济和政治落差较大的不同民族与地区,采取“一国两制”,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双重体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①,即以奴隶制统治契丹广大畜牧业地区,以封建制统治占领的渤海幽云十六州等较为发达的汉人农业生产地区。“以国制治契丹”,既没有脱离契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没有超越时代而采用汉制即封建制,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尽量吸取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契丹的进步和强大;另一方面,“以汉制待汉人”,使具有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地区得到…  相似文献   

3.
辽代出现了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的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辽西地区和燕云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和民族构成的差异,在民族文化融合上呈现出不同特点。辽代墓葬资料反映出辽西地区民族文化融合强烈,契丹人汉化是整体性的,是历史发展趋势;部分汉人高官墓呈现出强烈的契丹化倾向,甚至完全契丹化。燕云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相对较弱,汉人平民墓地和高官墓在葬俗上没有契丹化,但在日常的服饰、出行方式上出现了契丹化。这与契丹为统治民族,契丹文化上升为国俗地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这里,我们所谈的辽代寺院经济,是指从公元十世纪初至一一二五年间契丹族耶律王朝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即今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地区的寺院经济情况。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九四七年改号辽。我们讨论的辽代的寺院经济包括契丹和辽两个时期。契丹族的佛教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阿保机统一诸部之前,契丹民族内部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对立和私有制,反映在上层建筑中有了“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1)”的普遍  相似文献   

5.
辽朝是以契丹贵族为主体,并结合女真、汉人、奚、乌古、敌烈、蒙古里、阻卜和室韦等族上层分子所建立的中国北方局部性政权。这些民族自古以来就繁衍在祖国的东北地区,他们对开发东北和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都有过重大贡献。他们的分布随着历史情况的变化也有所变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考证一下辽代东北女真和汉人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 ,1115~ 12 34年曾建立过金朝。金代女真族不断吸收汉、契丹、渤海和奚人 ,因而迅速壮大。蒙古灭金后 ,除一部分女真人留居东北故地外 ,大部分仍居于中国北方 ,在元朝“四等人制”中 ,与汉、契丹人一样 ,同属第三等级 ,统称“汉人”。他们与汉人通婚 ,习汉字 ,操汉语 ,逐渐与汉人融合。  相似文献   

7.
耶律阿保机平定诸弟之乱、统一契丹各部后,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制国家。在契丹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其“特区”与“一朝两制”制度值得深入研究。  一、辽代的“特区”—东丹国  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是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奴隶制国家,在其本土,契丹族大都过着游牧流动的生活,畜牧业是其主要生产部门。建国后,耶律阿保机率部陆续征服周边许多邻族,以粟末为主体建立的渤海国也未能逃此厄运,公元926年渤海国被灭亡。面对较为先进的渤海国原有的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照比较落后的契丹族奴隶制体制,阿保机决定在…  相似文献   

8.
耶律阿保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治家,契丹族杰出首领。他率领契丹族历经征战,平定叛乱,任用汉人,改革习俗。在公元九一六年建立了契丹政权,并确立了政治、军事、法律等各项制度,完成了建国建制的阿保机时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之地,其位置西起大兴安岭,东临俄罗斯、朝鲜,南环渤海,北倚黑龙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早在数十万年到数万年前,远古人群的足迹已遍布东北大地.在以后数千年的历史上,有商先人、东北夷人、燕人、秦人、汉人;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和达斡尔;橐离、秽貊、夫余、豆莫娄、沃沮、高句丽;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族和锡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他们风云叱咤,勋绩辉煌,瓜瓞绵绵,光耀古今!  相似文献   

10.
公元10—13世纪,东北亚政治格局变动较快,导致人口流动加速,与中国有着悠久经济文化往来的朝鲜半岛成为华人移民海外的重要目的地。由于政权覆亡、赋役沉重、生产条件恶劣、经济文化交往等各种原因,来自渤海、契丹、女真、两宋等地的民众通过营州道、傍海道等东北陆路和登州、明州航线,迁入朝鲜半岛。这些华人移民人数众多,身份构成复杂,共同为朝鲜半岛的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推动了朝鲜半岛的民族融合,为以后朝鲜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元代汉族、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高句丽、渤海、回鹘、党项、畏吾儿等多族共居,文化上各族相互涵化,多元文化并存且共同发展,带来了元代经济、科技、民俗、婚俗、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特质,受北方草原文化和西域商业文化的影响,有元一代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鲜明的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契丹是起自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朔漠以畜牧射猎为业,犹汉人之劭农,生生之资于是乎出”。天赞三年十月,阿保机猎于寓乐山,“获野兽数千,以充军食”。至十一月,“六百余里行且猎,日有鲜食,军上皆给”。说明狩猎在辽初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其后社会经济虽然渐趋封建化,但契丹族始终保持着他们游牧、渔猎的生产、生活习惯。统治阶级酷爱游猎,“国主见汉使强袭衣冠,事既竟,即幅巾杂番骑射猎矣”。一部《辽史》,有关渔猎方面的记载不胜其数。解放以来,在辽宁出土的辽代文物  相似文献   

13.
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始于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的内容有制艾衣、食艾糕、饮大黄汤、臂缠合欢索、佩戴长命缕和寿缕、拜天、射柳和击球等.契丹辽朝的端午节俗是辽朝契丹族在吸收中原地区(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端午节风俗,并按本民族的习俗加以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金朝是由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汉人等构成的多民族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样貌等方面呈现出多民族元素交融汇聚的特征。金朝立国之初,官员的卒葬习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以马为赙赠、剺面哭丧、烧饭等女真旧俗在某种程度上得以保留,另一方面,辍朝致哀、天子临奠、赙赠之赐等中原丧葬之礼为统治者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金朝官员的卒葬礼俗日益丰富多元。  相似文献   

15.
大庆作家杨满良的民俗新作《人·鬼和神》,2010年经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迄今为止我国少有的、比较全面地再现北方少数民族历史变迁和生存状态的文化画卷。该作品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古代历史上的突厥族、契丹族等30多个民族的沿革;杜尔伯特蒙古族王府遗址、渤海国等20多处遗址;不同民族的服饰、娱乐、婚丧嫁娶习俗;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等。这部作品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中国北方民俗文化,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民间资料和指导性线索。  相似文献   

16.
契丹是 4世纪初记载于我国历史文献中的北方重要民族之一 ,自北魏登上历史舞台后 ,始终处于周边强族的威胁之中 ,同历代中原王朝处于时附时叛的状态。加之受契丹民族自身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 ,在唐代以前的 50 0余年间 ,发展比较缓慢 ,从契丹古八部、隋十部到大贺氏部落联盟产生前 ,契丹在中国多民族历史中没有多大影响。相反 ,进入唐代 ,随着大贺氏部落联盟的形成 ,契丹社会形态发生了飞跃变化。尤其在统一强大的唐王朝帮助下 ,契丹民族摆脱了强邻的羁绊而发展状大起来 ,奠定了契丹建立自己民族政权的多方面基础。因此说 ,唐代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论辽代契丹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丹族作为我国北方古代民族之一,从南北朝时期便和汉族有所接触,受到了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和薰陶。迨至辽代,契丹族对汉族先进文化的吸收和继承,也臻于鼎盛时期,从而使得契丹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诚如有的同志所说:“契丹社会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吸收汉族先进影响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落后民族总是皈依于先进民族的文明时曾说:“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的。”虽然各落后民族都不能摆脱这一永恒规律的制  相似文献   

18.
群牧是辽代经济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契丹族以鞍马为家,车帐为室,四时游牧,其日常生活,兵马军需,无不与畜牧业有关。因此,辽代的群牧制度是契丹族畜牧经济史和辽代官制史研究中较有意义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从群牧制的源流入手,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畜牧业是契丹族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契丹族早期主要游牧在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为中心的草原地区。从目前可见到的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分析,在契丹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中,尽管存在着农业因素,但畜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大量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契丹人的墓葬中,游牧器具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在一些契丹人墓葬中发现的壁画中,都对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有具体的描绘。然而,  相似文献   

19.
契丹南枢密院是主管行政事务和有关经济事务的部门 ,相对于北枢密院 ,其侧重于管理民事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辽代契丹南枢密院是从汉人枢密院过渡而来。且其过渡结束的时间为应历年间 (公元95 1— 968)直至兴宗即位前 ,契丹南院枢密使全部为汉人。既使在辽圣宗统和年间以后 ,随着封建化改革的推进 ,北面官系统的中丞司与南面官系统的御史台共同承担起了监察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始于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辽朝庆祝端午节的内容有制艾衣、食艾糕、饮大黄汤、臂缠合欢索、佩戴长命缕和寿缕、拜天、射柳和击球等.契丹辽朝的端午节俗是辽朝契丹族在吸收中原地区(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端午节风俗,并按本民族的习俗加以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