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致远作为雅虎的“酋长”,已是坐拥亿万资产的富翁,已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而十多年前他只不过是个刚追随父母由台北移民到美国的10岁的小学生。他是怎样创造这个网络神话的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多家媒体联合评选的2000年中国IT业十大精英闪亮登场,原任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现任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田溯宁赫然名列其中。此前,在公众心目中,雅虎、新浪、搜狐、网易比亚信的牌子响,杨致远、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的名气比田溯宁大,但是,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亚信,就没有雅虎(中国)、新浪、搜狐、网易,而作为亚信的创始人田溯宁,当之无愧地堪称中国互联网(Internet)的拓荒人。留美归国一炮打响田溯宁1963年出生于北京。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辽宁大学生物系;1985年…  相似文献   

3.
美国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华裔网络专家杨致远具有博学、好奇、不断进取的睿智和勇气。如今,这位世界网络业巨头,有着学者风度的精英人物正在重塑现代企业家的形象。 当今时代,除去敢冒险和专注事业以外,成功的企业家几乎都是善于创新的人。他们不断探索、开发出令人惊异的新技术,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或者设想如何寻求和开拓新的市场机会。更有甚者,他们干脆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网络、移动通信、掌上电脑等等。 威振世界的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恰恰是在进入而立之年时,就已创下非凡业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多家媒体联合评选的2000年中国IT业十大精英闪亮登场,原任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现任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田溯宁赫然名列其中。此前,在公众心目中,雅虎、新浪、搜孤、网易比亚信的牌子响,杨致远、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的名气比田溯宁大,但是,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亚信,就没有雅虎(中国)、新浪、搜孤、网易,而作为亚信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改变更多的人,使人们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终结冲突。这个世界充满了冲突,是因为人们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枫叶20年培养出走向世界的万名毕业生,正是这个目标的和平使者”。--枫叶教育创始人、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任书良博士。  相似文献   

6.
从1975年到1978年,这是一段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历史,也是邓小平本人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历史,国务院政研室从1975年到1979年并入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大体与这一段波澜起伏的历程相始终。由来 1975年6月的一天,我忽然接到胡乔木的电话,约我见面。他告诉我,现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需要有一个研究室为他服务,做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的工作。他说,这个工作很有意义;邓小平已经找过他,他也已经决定参加这个工作,希望我也同他一起参加。 胡乔木还告诉我,邓小平考虑为了工作方便,把这个研究…  相似文献   

7.
“知本家”是时下炒得很热的一个概念。中关村的一些科技精英的传奇,为“知本家”提供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演绎。前段有一则新闻,说的是武汉大学一位教授,以技术入股“红桃K”集团身价超过亿元。这是有关“知本家”的又一个活色生香的例子。 国外的例子更多。比尔·盖茨已被说烂了。现在最时髦的是网络精英,这些人几乎白手起家,打下令人称羡的金元江山。说是白手起家或许不确,因为他们身怀绝技,这绝技是不传之秘。像雅虎的杨致远,有着为一般人难以搞明的知识背景,但富甲一方是人人都搞得懂的。 于是平“知本家”群雄崛起。“知本家”…  相似文献   

8.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先后获得迄今为止国内唯一颁布的国家特等发明奖,还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8项国际项尖奖励,在国际上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他与妻子邓哲伉丽情深,动人心弦!1999年9月9日,…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21世纪,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还不能在精神和物质上使自己脱贫致富,那就说明:他所在的社会还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么他就不是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Yahoo!创造神话般的经济奇迹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杨致远,美籍华裔,从小在美国硅谷长大,获得斯坦福...  相似文献   

10.
从他的外表形象看,没有什么咄咄逼人的气势,一派书生气.可你是否知道!目前世界上生物酶应用于造纸工业领域的先锋,就是这个书生--美国EDT公司和中国杭州格林费尔公司创始人杨江良博士.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一个身高1.92米的美国人,一头扎进了甘肃东乡这个在当年全国文盲率最高、教育基础最落后的地方,一待就是七年。每月700元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他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挣钱、不纳税、不消费、不爱洗澡、不洗衣服、爱啃手指”的人,他就是自愿来中国插队落户的美国青年——丁大卫。  相似文献   

12.
5月4日,北京大学满104岁。这个岁数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眼里真的是很青春。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来北大访问时说,再过几年,他们将要迎来剑桥大学800岁的生日。许智宏无法想象800岁的北大会是什么样子,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117岁左右的北大,这足以让他兴奋。今年4月,在有14所中日高校校长参加的东京首届中日大学校长会议上,许智宏第一次向世界袒露了他和他的前任蕴于心中的目标——“在2015年前后,将北大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无数的人叫好、激动;但怀疑、担忧的亦大有人在。今年年初,北大教授王铭铭抄…  相似文献   

13.
<正>每年三月,因为全国两会举办,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每年三月,中华儿女难以忘怀一个人。这个人在人生有限的22年里、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人就是雷锋。其实,他生前也是一位人民代表。正因为他与驻地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抚顺人民给予了雷锋“人民代表”的信赖和荣誉。1961年8月出席抚顺人代会以后,雷锋在日记中相继提出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英雄     
信息时代,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传奇人物。从比尔·盖茨到雅虎创始人杨志远,他们创业的传奇,个性的张扬、迅速集聚的财富、先进的管理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信息业的管理者们从诞生那天起就面临着国际跨国公司在技术、资金和管理方面的直接竞争。然而他们不但没有垮掉,反而在较量中愈战愈强。敢为者刘积仁东大阿尔派董事长刘积仁当年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在他下海之初,学术界曾为失去一个优秀人才而大叹惋惜。总结刘积仁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用“敢为”两字概括。他说:我的成功孕育在非正常之中。当很多人看你很正常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龙永图,这个人们以前还很陌生的名字,因为与中国入世紧密连在了一起而增添了几多非凡,几多光彩。 WTO,仿佛是扇铁门;冷冰冰的铁门。中国扣住那沉重的门环整整15年,却久久没有开启。 2001年11月11日,随着多哈会议上的一槌声响,那大门“吱呀”一声,缓缓地打开了。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WTO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也缓缓地放下了他那似平紧扣着门环的手,轻轻地吁了口气。他无笑也无泪,轻轻地瞌上眼睛。一切都过去了,一切还未过去;一切刚刚开始,一切也早已开始。 龙永图,这个名字,因为与中国入世紧密连在了一…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一个人,他就是喜欢满手珠宝的感觉,于是他选择和珠宝在一起,被埋葬在山洞里,那么他也是快乐的。”我有个让人非常尊敬的朋友,是个姑娘。这个姑娘基本上不上社交网站,有的时候在豆瓣看看英剧,这大概也就是她大部分的网络活动了。剩下的时间她都在学习。  相似文献   

17.
我的祖父是一位科学家,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去寻找已知和未知的答案。祖父说不断探寻是了解世界的最好方法。受他的启发,在儿时成长的海边小镇,在大学的课堂上,在地质勘探的领域里,我一路追寻、探索。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从事黄金采矿业。工作非常之艰苦,每天要在井下工作超过十个小时。三个月后,我懂得了一件事:真正的黄金是黑色流动的液体;而金矿不是寻找它的地方。 我找到了人生追求的目标。1969年我重新回到了研究生班的课堂,感到自己的血液里澎湃着对石油地质追求的激情。从此,便开始了艰辛的石油勘探事业…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5,(8):96-96
“怎样挑选出合适的人,比你怎样在人到职后管理他更重要,如果你选错了人,世界上再高明的管理技能也帮不了你。所以,招聘中多一分投入,将来就会多几分收获,无论是团队建设还是工作绩效!”一位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发出如此感叹。  相似文献   

19.
据考古学家考证,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公元前660年亚述王国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在我们中国,公元前700多年,道教的创始人李聃曾做过的守藏室史官一职,掌管国家文物典籍,似乎也与现在的图书管理工作颇有渊源。  相似文献   

20.
他年轻时最想当一个外交家,却不料把卫星送上了天。在月收入2000多元和年薪40万元的数字之差面前,他平静如水。他编的“十好歌”在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型号研制队伍里人人皆知。超凡的记忆,常常搞得年轻学子们说:汗颜。想当外交家,却干上了卫星的行当50年代的西子湖畔一所部队小学校里,有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男孩,叫叶培建。40年过去以后,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卫星专家。用叶培建自己的话说,他孩提时代,跑不快,跳不高,往往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时,总是排不上“大王”和“二王”,甚至“三王”都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