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新古典理论的"要素"促进经济增长,包括制度和技术在内的"创新"引起的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制度经济学派承认,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样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既可以选择单独一种创新,也可以两种创新同时使用。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我国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要素的“黏合剂”,对转型期发展中大国而言,制度变迁更加复杂,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等特征.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内在逻辑性与辩证关系,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转型阶段应以制度改进和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一种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袁庆明 《天府新论》2001,46(6):18-22
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新制度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思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制度决定论",即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和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笔者认为,对这两种"制度决定论"应该分别加以评述,才能对诺思的"制度决定论"作出全面、清晰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发展浪潮中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转型进程与发展现状,通过跨期国际比较分析,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第一,工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规律。二元经济转型既要实现农业与工业两大产业的相互促进,也要在此过程中保证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总体应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三者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过程。第二,技术创新驱动规律。应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制度创新及其作用规律。转型国家应该根据不同转型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选择适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为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变迁和主流表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久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及技术创新等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强大推动。在创新中,高科技的产生和产业化极其重要,这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知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三阶段竞争力的对照分析,认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两个环节是社会经济实现持续快速集约化增长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制度环境下,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创新。以企业的技术创新引致政府的制度创新,以政府的制度创新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以此形成政府与企业的双赢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数量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创新驱动路径是以科技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产业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支持体系,以制度创新提供激励导向,以战略创新形成战略支持体系,以管理创新形成有利的环境支持。而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创新驱动主体;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制度环境;推动政策转型,实现政策导向的转变等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高度依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讨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在合意的机制设计引导下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从“技术+制度”融合的视角揭示“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提出要深刻理解“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逻辑与制度创新逻辑,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向互动、深度融通和优势互补,来放大绿色技术创新对“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建议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时充分调动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性,考虑多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推动“技术”和“制度”的深度互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文化变迁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文化成本和文化变迁理论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停滞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认为是三次文化变迁有效降低了人们的文化成本,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指出文化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浙江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体制方面的先发优势逐步弱化和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培养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本文提出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三维协同创新思想,论证了技术创新先导型、管理创新先导型、制度创新先导型三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并对浙江省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