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者,必须主动介入和干预,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引导和调控,切实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效能。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设计,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应发挥调控功能。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政府作用主要是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监督和引导,利用经济杠杆,制定特定政策和采取一定措施来推动企业和院校双方合作,从而取得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产学研合作的调查,能发现目前的产学研合作还只停留在政府推进层面。所以,站在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的立场上,实证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方法,给出能真正推进各方合作的政策建议,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从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两个方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平台搭建等系列措施,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分析了四川省产学研资源和发展现状,研究了国内已有经验,建议政府实施"政府主导、制度保障、资金引导、激活市场"的战略方针,以有力地促进四川的产学研合作,以大量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服务于四川经济社会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是一个世界性的探索课题.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现状的阐述,在分析产学研如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对产学研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在促进科技与教育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政府的视角出发,分析西安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较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提出了西安市政府推动西安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R&D投入与产学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丁丁  朱桂龙  戴勇 《管理学报》2011,8(5):706-712
利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企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中不同属性的R&D投入之间关系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产学研R&D资金构成来看,政府资金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方面起到了杠杆作用;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杠杆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社会资金参与研发活动的总量较低;企业自有研发投入在获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更高,但与大企业相比合作成效不显著;出口导向对合作企业吸收国外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创新投入与产出、创新主体、创新成果转化等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引导企业科学制定科技创新规划与管理战略、发挥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加强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整合全球资源开展深层次科技合作等7项促进我市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深层次全面合作的运行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社会中介服务、政策体系支撑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胡庆  王敏琦  张毅 《科学咨询》2010,(17):126-127
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是一个世界性的探索课题。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现状的阐述,在分析产学研如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对产学研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R&D投入,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矫正R&D活动市场失灵的通行做法。本文全面梳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将发达国家创新政策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综合支持型”三种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主要政策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市场主导型模式偏向于选择间接政策工具,而政府主导型模式偏向于选择直接政策工具,综合支持型模式因为强调市场机制,在政策工具选择上基本和市场主导型类似,其区别在于该模式下的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有直接的财政资助,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也更为全面到位;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较少直接干预企业科技创新,而是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企业科技创新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深度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定产业科技计划、重点研发计划、产学研专项等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综合支持型模式在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实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产学研联合,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建立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建立开放型产学研联合机制,广泛整合、吸收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产学研一体化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众 《科学咨询》2009,(17):7-7
产学研一体化是产学研结合的最有效方式,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优化产学研结合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重庆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就需要政府调整管理体制,切实把产学研工作纳入政府规划,明确职责,加强宏观调控,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中的各种困难与矛盾,创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和地区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的溢出效应在对区域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存在何种关系(互补/替代)。研究表明:在对区域产品相关创新产出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对区域专利相关和产品相关创新效率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与产学研合作作为两类知识获取渠道存在替代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着眼于长远的生存发展,与长期、动态共生理论关系存在着天然的联系。笔者从新的视角即运用共生理论学说,根据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分析政府引导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机理,构建共生组织系统图,并结合浙江省中药产业技术联盟案例,探索加快产学研合作共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太仓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政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高校及科研机构层面提出具体策略加强太仓政产学研合作,对促进太仓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企业牵头、高校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三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仿真分析研究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高校受彼此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政府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对惩罚力度和收益分配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面临的中间断层危机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与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形成。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区域创新系统等理论,通过剖析珠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内,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当的三重角色、知识转移模式和内外合作网络的架构,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1)创业型大学是三螺旋模型的助推器,应该积极推动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者和连接官产学研合作的纽带与桥梁;(2)提出嵌入企业学习机理的知识转移模式;(3)产学研合作组织者的关系镶嵌与网络能力是弥补产学研创新断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咨询》2009,(7):11-12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其中承担"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任的不可能是其它市场主体,只能是掌握公共资源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营造支持技术创新环境,提升区域产业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政府发挥公共职能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结合莆庆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发挥好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切实推进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杨兰  高利容 《科学咨询》2006,14(15):8-9
世界新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给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加快知识创新步伐;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积极争取横向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