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的冶炼和应用是人类文明史中继青铜出现之后的又一件大事,“青铜时代”之后就是“铁器时代”。铁的冶炼也是化学史中的一件大事,因为从矿石中冶炼铁和其它冶金一样,亦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且较冶铜所需温进更高,技术难度更大。本文探索内蒙古地区最早铁器的出现和铁的冶炼问题。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2200年前的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已有铁器出现,到西汉时,铁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至迟在公元前100年在右,当地已有冶铁工场,能制造铁工具、铁农具和武器,并能锻造低碳钢。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青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剑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陶器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化学史中的一件大事。本文探索内蒙古地区最早陶器的出现与使用问题。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4000年以前,内蒙古地区已有陶器出现并在生活用显中大量使用陶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青铜冶铸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而江南吴国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吴地青铜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中原型铜器;其二为江南与中原融合型铜器;其三是江南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这些吴地风格的青铜器脱离了中原的范式,充满江南人的匠心与巧思,灵动而清秀,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与中原青铜器如春兰秋菊,交相辉映,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5.
火的利用是人类化学活动的开端。本文为内蒙古化学史研究系列论文之首篇,探索内蒙古地区火的最早利用时代问题。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40万年以前,内蒙古地区已开始了火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庙川村村民在吴山脚下收割小麦时意外发现了数件青铜器,经专家鉴定为春秋时期的车马器具,为研究吴山地区历史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新发现的三件青铜器分别是:一个完整的青铜套筒,一件车辖,一节马嚼。青铜套筒长9.2厘米,大口宽5厘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冶炼、铸造技艺精良,器形、种类丰富(祭祀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杂器等品种),风格各异,文化特征明显,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大项,长期得到了古代和现代艺术研究的关注。青铜兵器中的青铜短剑,饱含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将对我国一些博物馆馆藏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出土的青铜短剑之具体型式、历史价值、社会功能、仪式意义、审美特性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8.
洛阳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夏代青铜器是对初期青铜器的继承和发展。其数量和种类虽不是很多,纹饰也较简单,但在青铜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发掘的墓葬结构不同,出土青铜器在墓中的位置与组合也有差异。已出土的青铜酒器、容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各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1957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滇王印",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古滇国的青铜器种类十分繁杂,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滇"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其艺术的生动真实常常唤起一种经历的记忆与想象。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古滇青铜雕刻与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充满了生活气息。生活实践,是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生动大胆的表现力、强悍灵动风格的基础。在古滇国青铜器中,雕刻图饰与器物是融为一体的,是古滇青铜艺术特有的构成形式。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是非常写实的,布局上,疏密节奏的安排赋予韵律感与装饰美。  相似文献   

10.
青铜器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摆脱原始,步入了文明的蒙醒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大约是夏商周时期。最初青铜器是以工具和实用器皿的形式出现,之后逐步摆脱实用而上升到礼器上,形成“知神奸、昭帝功、明鉴戒”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考古工作的日益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们不仅是我国最古老最先进的艺术,而且以其独具风格的艺术魅力成为人类绝无仅有的遗产.而商代青铜器不仅在此时达到了鼎盛,更属于中国青铜的核心时期.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2.
近代化学肇基于欧洲,大约于鸦片战争(1840年)前后传入我国。内蒙古地区过去经济文化落后,近代化学传入较内地更晚。有关资料表明,1906年归绥中学堂开始讲授化学并盖一座理化仪器室,是近代化学在内蒙古地区传播的开始,土旗蒙族巴文峻是出区并到国外学习化学专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先秦青铜器文化类型的初步探索吴春明在研究福建青铜文化的若干论述中,对青铜器文化类型的分析仍然十分有限,这同田野资料中可靠的地层和成组单位的不足有关。本文试图运用类型学手段,通过共出关系的分析,考察成群器物所反映的青铜文化类型,并就不同类型的文化因...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杨市村出土的三件青铜器从形制和纹饰上判断,年代为春秋中期,带有明显的春秋中期江淮之间区域文化特色,为青铜鼎和青铜匜在安徽江淮之间发展的一个阶段。同时,这三件铜器也蕴含了中原、吴越文化因素,反映了多种文化在江淮之间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遗存有丰富发达的春秋战国青铜文化,这种文化的发现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发现、发掘和清理的各种类型青铜文化墓葬百余座,文化分布地点计有50处左右,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质地的器物,其风格与特征既展示出了“北方系青铜器”的一般特点,又显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区域特征,从而使该地区一跃成为“北方系青铜器”分布和发现的稠密区域,也为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青铜器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春秋楚国的青铜文化相当发达。楚铜器以其富丽繁缛、曲中有直的造型使其在青铜器历史上独树一帜。所以本论文选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这个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能够表现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历史国度进行研究,并针对蟠绕龙纹这一纹样,进行深入探讨,使得所研究的内容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五溪地区出土一大批秦汉之前的青铜器,除了外地流入的“楚式”、“秦式”、“越式”和“巴蜀式”青铜器外,还出土了一批颇具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而这批青铜器中,又以青铜錞于和一种型制特别的青铜短剑最具代表性。本文就其发现和其文化属性作一探讨。 1 1978年夏,辰溪县在修建沅水大桥时,在城郊米家滩出土了一件形制特殊的青铜剑。剑身和剑柄全系青铜铸成,形似匕首。剑身呈三角形,锋残,截面为菱形。宽格,呈梯形。剑柄束腰,腰部中间有圆形穿孔,柄首残。剑格一面铸云纹,间以水波纹,另一面为雷纹。剑柄一面铸云雷纹,另一面为水波纹。剑残长16厘米。1982年秋,工作队在溆  相似文献   

18.
殷商时期青铜纹饰的意象形态深受史前和原始艺术的影响,在史前时期的器物和装饰上,可以找到诸多商代青铜器纹饰的雏形。但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史前和原始社会的器物造型和装饰具有的抽象或意象形态的审美属性,并非与器物和装饰的生成同步发生,它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经过若干个复杂的转换过程才得以显现出来的。同时,殷商青铜器的意象形态既折射了商代的社会性质,也表达了其内涵的丰富多彩和审美感染力,它是这一时期人、神灵、自然、艺术之间协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周初期宝鸡地区的青铜器有深入研究的空间。从器形特点而言,青铜禁、方座簋、四耳簋、编钟、剑都是宝鸡青铜器群中颇具特色的器物;从纹饰而言,向外飞射的棱角、尖刺乳钉纹、蜗纹是宝鸡出土青铜器的独特装饰风格;从器形组合而言,鼎、簋组合,觚、爵、斝减少,铭尊、卣组合的出现是宝鸡出土周初的青铜器的特点。宝鸡出土青铜器之所以出现以上特征,是由于其受到多种文化影响。从宝鸡出土族徽铜器可发现商周大部族国,与远方部族国、高度发达青铜文化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交流。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我国著名的金属产地,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三千多年前,云南少数民族就已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商代青铜斧,是目前云南发现最早的青铜器,与此铜斧共存的还有石制的铸范,说明这些青铜斧是当地铸造的。战国至西汉中期,云南各种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