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阶段的公平问题和政府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阶段的公平问题和政府的政策取向周毅之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了人们极为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格局也相应加速发生变化,公平问题在中国各类社会问题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体系中令人注目地突显起来。这预示着可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长时间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因来自于体制变革。改革开放激活了市场需求,释放了供给潜力,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文章还总结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经验教训,评价了未来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分析了继续稳定高速增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惊人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得益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得益于WTO主导的贸易规则为全球贸易发展创造的自由化环境。然而,WTO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并不等于自由贸易,一国制定贸易政策时是以本国的福利而不是以全世界的福利为基点的,其贸易政策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总体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近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实现中国的跨世纪环保政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运用一种“硬”的财政手...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引用外资战略创新施本植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目标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引用外资的角度谈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选择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中国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我们早已意识到和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至今没有实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延续至今的经济政策无疑是延续和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由此,对经济政策进行根本性和系统性的调整就成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和前提条件。经济政策系统只有具有明确的坚定的支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限制和最终摒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性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比较优势隋映辉一、中国发展战略的比较优势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能否以不低于9%的增长率进入21世纪?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究竟会有多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问题引起世人的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比较分析李坤望(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引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其中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四个主要决定因素。中国的经济在四十多年里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步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其增...  相似文献   

9.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中国的社会政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倡导社会团结理念,也涉及社会经济保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对于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需要一定的推动力。因此,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实践时,提出了关于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的设想。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从当前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关于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的理论,发展了列宁有关的思想。这是俞良早等著《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一书所揭示的内容(该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邓小平理论和列宁后期思想》提出,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动力体系,先后有两种设想。它认为,列宁的第一种设想,是以粮食税为主导性动力措施的设想。1921年…  相似文献   

11.
在以市场化取向改革为主线,每个阶段各有侧重的改革引领之下,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奇迹。总结中国40年改革开放驱动的经济奇迹,呈现以下特征性事实:中国经济奇迹是在极低起点和极大人口基数上开始的,同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驱动因素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中国经济增长伴生着较大的空间和群体差异。现有解释中国经济奇迹的主流理论虽有重大启示,但不能完全刻画改革开放驱动经济增长的逻辑,这一逻辑至少应包括以下关键方面: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保持高度的稳定性,较好地处理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特质也契合了市场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进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举世瞩目.这一巨大成就的创造离不开对外资的充分利用.然而.在中国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外商"独资化"趋势对中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贸易顺差过大、外资与内资市场竞争中产生挤出效应等问题.新时期,我们应调整外资利用战略.转变引资方式,调整引资政策,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维掮国家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预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和机构用不同方法和模型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作出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部分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专家们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差别很大,不过他们的预测也有相似之处,就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率将呈递减的态势,比如绝大多数的预测是中国在2010年之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至6%左右,这似乎说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阶段将要结束,但是对于导致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却是见仁见智。文章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政策意义在于提醒政府应该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中低速增长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一改过去强调均衡布局、重点发展内陆地区,转变为区域推进策略的非均衡布局。非均衡政策的实施在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在认清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非均衡增长的成因,寻求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具有事要的现实意义。一、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现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差异很大。根据这种差异,“七五”期间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从经济关系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就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长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但在短期却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这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受就业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最后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3):60-6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奇迹)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扩张的共同结果。现阶段由于总供需的内在变动导致总供需的扩张受限,中国的经济增长后继乏力,因此中国奇迹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需要对总供需的内在结构进行改善,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是中国现阶段重大国家政策"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中国的小企业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 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小 企业取得如此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我国的体制变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则为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和条件。中国小企业要进一步取得发展,必须克服一系列问题,融资难、技术水平低、人才缺乏等都是一般性 的问题。如何解决政府与小企业的关系,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市场准入、信息提供、政策保护等问题的解 决,取决于政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诚信体系建设、企业组织的优化,则是小企业自身必须花大气力解决的问 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新世纪中国发展政策的新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运用政策范式概念,分析中国发展政策领域的范式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政策经历了两个明显的范式阶段:单纯经济增长(GDP主义)政策范式(1978-2003),以及正在形成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新发展政策范式(2003年开始)。自改革开放伊始,发展政策主要由追求GDP数值所主导,权力下放和市场化是主要的政策工具。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出现的急剧变化,使得GDP主义政策难以为继。旧的政策范式受到了挑战,政策制定者们在寻求新的政策范式。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发展政策范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出现的范式转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略论广东道德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刘善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90年代以后广东经济增长的势头开始减弱,其中有国家政策、企业发展战略、劳动力素质、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认为,道德和文化因素的缺失,也是制约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并逐渐形成以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国债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发行和交易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体系的健全,并通过金融发展渠道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都表明,“国债政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渠道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发挥国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