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1月31日,一大早,80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胡仁宇家中,传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临近春节,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专程登门看望。同一天,市委、市政府领导还看望慰问了中科院院士经福谦,西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万朴、田煦等老专家、老教授和专业教师江虹博士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10月11日至13日,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下称海洽会)在德州举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专局局长张建国,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等出席大会启动仪式. 本届海洽会,以“集聚海内外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搭建了山东与海内外高端人才的交流对接平台.大会共推出各种活动近20场,其中对接洽谈10项、峰会论坛4项、人才成果展4项.特别是大会成功邀请了5名两院院士、3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名国内知名投资人参与项目洽谈、主题演讲、创业创新项目路演等活动,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3.
2月13日,上海《人才市场报》记者董世杰、周丁电话采访了中国科协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院士。围绕“知识经济”这一已经并且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新概念、新思维,周光召院士以一位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谈了他对知识经济与人才建设的看法。本刊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崔健  高珊 《人才开发》2008,(9):55-56
创新.作为人才的本质属性,是指人才能够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新成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讲话)创新意识.作为创新活动的内在前提和驱动力.主要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从2004年起实施的双五工程,在推动四川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四川省人才总量居西部第一,年均递增3.75%左右,形成了一支以60名两院院士为龙头、7000余名省部级专家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13,(9):34-34
据青岛人社部门有关文件,获得国家、省或副省级城市政府"友谊奖"表彰的外国专家;入选国家、省或副省级城市政府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外国专家;列入国家、省或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重点或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的外国专家;入选中国或所在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外国专家;国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中担任过终身教授、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国外政府机构和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15年2月6日上午,首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颁证仪式在郑州举行。会议由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厅党组书记杨盛道主持,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梦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郑明,省财政厅副厅长鲁玉,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任高潮,省科技厅总工程师李密科等领导出席仪式并给获得荣誉称号的专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获得首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的29名专家及所在单位或部门有关同志参加了仪式。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同志,郑州  相似文献   

8.
2001年,是中国人民欣逢盛事的一年,也是我国人才市场空前活跃的一年。翻阅报纸,“高薪诚聘”满目皆是;点击网站,人才信息扑面而来,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耀眼,人才的春天已经到来。人才市场迅猛发展2001年是中国的“人才年”,人才市场大事不断:1月13日,国家人事部在京举办新世纪人才交流暨西部开发大会;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授予最高科学技术奖,并颁发500万元奖金;5月15日,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在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五点主张;9月16日,北京中高级人才市场在设施一流的北京人才大厦正式开业;9月19日,国家人事部与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一号令联合发布《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0,(12):51-51
11月8日,以“腾飞新沈阳,人才筑辉煌”为主题的2010年沈阳市赴京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引进高端人才签约仪式在北京市人才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在仪式上讲话。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中组部人才局副局长时玉宝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市政府、辽宁省人社厅有关领导,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国专家参加仪式。  相似文献   

10.
牛眼看人才     
韩济生: 此生惟愿济众生 院士非绝对隐私 (未经院士同意,根据院士老伴儿口述记录 ) 姓名:韩济生 英文名: JISHENG HAN 绰号:大头 生日: 7月 17日 生肖:龙 血型: B 身高: 1.74米体重: 62公斤 性格:爱说,说得都对,但往往地方不对。 最崇拜的人:周恩来 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季钟朴 (原卫生部科教司司长 ) 最佩服的科学家: Gold Stein教授 (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著名神经药理学专家,美国治疗药物成瘾的权威学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 最佩服的军事家: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彭德怀 最喜欢的食品:粘的,甜的,香的,还…  相似文献   

11.
11月11日至14日,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京举行。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4位图灵奖获得者的众多科学家、专家和学者到会参加学术讲座和专题论坛,并开展学术、社会和产业等多层次研讨和交流。出席论坛的有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1973年、1999年、2000年、2004年诺贝尔物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郑州大学南校区(原郑州大学)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一支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队伍,取得了较好效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五年来学校先后引进了4位中科院院士。76位博士,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最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近十家新闻媒体都以较大篇幅对此进行了报道,认为郑州大学人才引进的成功实践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文试从郑州大学人才引进工作的做法来分析中西部地区应当如何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引进和稳定。 一、人才引进工作要具有长…  相似文献   

13.
6月 22日,郑州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热烈欢迎中科院钟香崇院士正式调入郑州大学,这是五年内继霍裕平院士、姚建铨院士、赵玉芬院士之后,第四位到郑州大学工作的院士。   在全国性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今天,郑州大学是采用了什么办法吸引了众多的院士呢 ?  郑州大学从 1992年开始实施“引才工程”,鼓励本校教师报考博士学位和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使教师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 1994年郑州大学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之后,明确提出在引才工程中把引进院士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为了确保引进工作的成功,郑州大学制定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佩德罗·雷诺、2013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等三位国际顶级专家莅临第二届"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真知灼见。本文依托三位国际知名专家的主题演讲,从"全球化"、"科研"、"跨文化"三方面对人才密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2月21日,杨振宁、姚期智两位世界著名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另一位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他们为何要寻回"中国身份"为国效力?又将对海外人才归国产生何种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王逸凡 《人才瞭望》2009,(12):59-59
汉文帝平常爱打猎,有一次,他带领随从到皇家园林上林苑打猎游玩.只见珍奇异兽应有尽有,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7.
正7月20-25日,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信息技术专题暨外国专家江淮行活动在合肥、蚌埠、芜湖3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继5月份第十届中美技术研讨会信息技术专题活动后开展的第二阶段活动。旨在延伸和拓展中工会成果,进一步开发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活动期间,中外专家赴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等14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现场指导,聚焦关键技术性问题把脉问诊,对安徽省信息技术产业和企业未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3,(5):40-40
3月29日至30日,"2013年海外优秀创业人才广西行"活动在南宁举行。本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人社厅、教育厅、科技厅、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自治区外国专家局承办。来自美、英、德、法、日、澳、新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66名海外优秀创业人才携带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应邀来桂,与广西107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对接洽谈。开放合作,海创人才"规模最大"专家熟悉专家,人才了解人才,开展海外高层次招才引智活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08,(10):60-60
8月19日,陕西省人事厅厅长王绪刚就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争创世界一流高新园区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进行整体性人才开发,着力推进“人才兴市千百万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目前,全市拥有两院院士2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专家10人、四川省优秀专家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74人,人才队伍覆盖了30多个学科专业、13个行业17类、11种职业,人才总量达66.19万人,平均每万名人口中拥有人才653人,远高于全省274人和全国482人的平均水平,人才总量和人才密度在西部城市中具有明显优势,为推动全市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