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走向21世纪的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卷)是一部由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拴乾同志主持、新疆社会科学院近30名各民族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百万字的巨著。其中的文化卷是一部有关新疆文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与转型进程的著作,通过对新疆各民族文化百年来的发展与转型进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努力把握20世纪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从而对21世纪的新疆各民族文化建设、文化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获得启迪,对于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正确认识新疆各民族文化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新疆民族文学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刘宾文学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集中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美德和民族特性。它们是折射各民族历史的镜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新疆的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茆永生,茆永福新疆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很大,各民族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时空里各民族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新疆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中有许多难点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突破。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呢?...  相似文献   

4.
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的关系直接受到苏联外交政策和两国关系的影响。苏联成立之初实行力保新疆稳定的政策,当时新疆地方长官也采取"保境安民"和"严守局外中立"政策,双方开始了有利于苏维埃政权巩固和新疆稳定的政治、商贸交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保持了3000多千米长的共同边界和十几个跨界民族。20世纪6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新疆的政策发生变化,其中亚和中国新疆发生了众多的边境、外交纠纷。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诸国与中国新疆的划界工作解决顺利。  相似文献   

5.
贺萍 《新疆社科论坛》2009,(3):24-28,62
新疆各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群体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困惑、倒错和焦虑的现象。现阶段,新疆各民族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重塑和建构民族认同这一重要问题历史地摆在新疆民族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强化公民身份是第一身份的意识,构建各民族社会成员文化多元和国土与政治一体的认同结构,应该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新疆民族认同教育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加深了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认识,这对新疆各民族团结、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对待我国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文化因子的同时,抛弃其落后、愚昧的文化因子,使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发展中求精、求团结、求稳定、求繁荣。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17日,由新疆哲学学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承办的"新疆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新疆哲学界专家学者和高校部分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围绕"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转型"这一主题,从哲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精神、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出版界在新疆民族文化抢救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使民族文化与出版之间的重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版业在抢救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沟通、交往等日益增多,一方面各民族因“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的居住格局而形成了多民族城市社区,另一方面使多民族城市社区的各民族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其主要表现在社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观念文化等三方面。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下,新疆多民族城市社区的多元文化在普遍性、特殊性、和谐性特征的基础上,朝着现代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49年 9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新疆和平解放 ,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从此揭开了新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50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照耀下 ,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践证明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 ,它充分显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 ,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方面 ,展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中国的民族政策既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又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  相似文献   

11.
左红卫 《理论界》2013,(4):120-122
民国时期,新疆成立了9个民族文化促进会,1937年3月,汉族文化促进会成立后,其组织机构较为完善,经费来源渠道较多。抗战时期,发展教育、开展抗战募捐以及文化艺术活动,为发展新疆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代中苏关于苏联势力撤出新疆问题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苏关于苏联在新势力撤退问题的谈判经过及其原因和后果.1942年新苏关系恶化后,中苏开始就新疆问题进行交涉,新疆方面和中国中央政府各有分工.1944年春苏联势力全面退出新疆,新疆自民国以来第一次完整地纳入中国中央行政管理的范围.但却给新疆经济带来了严重困难,同时也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尽管在民国时期的38年中,中央执政者数次更迭,内忧外患不断,但新疆各民族始终维系着不间断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有的是在官方主导下开展的,有的是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自发行为。在向汉文化学习、借鉴过程中,新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发展速度得到明显加快,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新疆各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新疆各民族凝结为心心相印、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同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因子也为中华文化不断创新进步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各民族间交往的渠道,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经济促进新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新疆各民族、兵团与地方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沟通、并融合的过程.整合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必须发展文化生产力,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权益的和谐,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马大正 《学术探索》2006,1(2):100-108
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发展,展现出了若干特点和规律,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从政治上看,自西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尽管各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理不断深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行省,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从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上来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和好交往是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战争和冲突,这是阶级社会各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宗教上来说,新疆有史以来即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从来都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与世俗权力分离是保持新疆稳定的基础。从文化上讲,新疆文化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认同,既是新疆文化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从屯垦戍边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内容,屯垦戍边既有利于保障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疆的多元文化认同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各民族之间对他族文化的彼此认同;三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实现多元文化认同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多元文化教育手段,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就实现多元文化认同功能而言,尚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心理需要是民族心理活动的基础和第一反映,它反映人的需要与社会对其满足的程度,是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的最集中体现。改善民生,是新疆各民族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有利于促进新疆各民族心理和谐;有利于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满足新疆各民族心理需要的根本;调整政府职能,是改善民生、满足新疆各民族心理需要的制度保障;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改善民生、满足新疆各民族心理需要的重要途径;坚持民族团结,是改善民生、满足新疆各民族心理需要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9.
《新疆社科论坛》2011,(4):2-F0002
2011年7月6日,新疆屈原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新疆大学召开,来自新疆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热衷屈原文化的研究人员60多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新疆各民族文化转型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转型进程 ,是在改革开放进程的直接推动下发生的一种必然的和现实的过程。本世纪 2 0年代 ,美国学者皮萨尔提出文化具有显示文化和隐示文化这两个层次。所谓显示文化是指明显的表层的文化 ,即文化中使人能够耳闻目睹的 ,甚至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具有明确的形态和模式的层次。隐示文化则是一个与显示文化相对的概念 ,指的是文化中隐蔽的、深层的观念和模式。新疆各民族文化转型既表现在显示文化 ,即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层次上的变迁进程中 ,也表现在比较内在的、隐蔽的、深层的观念和模式 ,即所谓的隐示文化层次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