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们涉及到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传统义利观中包含着合理的因素重义轻利(重公利轻私利)、义利并重.它们分别可以适用于调节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脱离物质利益讨论道德和道德建设是抽象的和不实际的。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个体的道德生长过程是一个由他律的社会道德到自律的个体道德的内化过程。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物质利益的引导起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利益引导机制 ,从根本上改变“老实人”吃亏的体制弊端 ,让人体悟到德行既是善的、美好的 ,同时也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这样道德状况才会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3.
时树菁 《南都学坛》2002,22(4):89-92
毛泽东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他关心人民的利益,关心群众生活,但更强调精神的作用。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把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范畴,提出了物质利益原则;强调制度建设,主张通过健全制度调动和保护群众积极性;主张在物质利益基础上,重视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的集体主义道德思想:肯定人民群众追求正当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发扬乐于奉献、自我牺牲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强调重视个人正当利益。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集体主义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还必须强调集体利益要尽可能地代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要尽可能地转化为个人利益,同时必须注意不断地优化集体。这样,集体主义才能真正起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物质利益特别是个人物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的。由于旧道德观念的束缚,一直影响人们对正当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人们逐步摒弃了旧有的道德观念,坚持了物质利益原则,理顺了物质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道德是一种凝聚人力量的社会主义道德,集体主义道德强调维护人们普遍的、共同的利益。在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主义道德强调共同,牺牲了个人价值的差异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贯彻集体主义道德,现在允许出现有差别的财富,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些人对共同利益逐渐冷漠,只顾自我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继承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并同时关心个人价值,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探索集体主义道德。关心解决中国现实的道德理论问题,贯彻落实大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开发人们创造个人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道德的功能必须依附于现实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以往集体主义精神之不昌,根本就在于传统体制未能形成它所需要的利益关系。从集体主义原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价值取向看,其赖以把握社会的现实基础只能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形成的广泛的利益联系为之提供了调控社会的利益机制;以公平竞争和承认劳动、利益差别的市场经济利益分配形式造就的合理利益关系使之能获得深厚的道德主体力量;作为市场经济重要前提的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实现了集体主义原则所要求的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为集体主义原则创造其在传统体制中所不能获得的现实条件,根本在于集体主义原则本身就是它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9.
德性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把它简洁地表述为合理的利益主义.作为利益原则与合理性原则的辩证统一,合理利益主义既是对市场经济奉行的利益、效率至上原则予以的充分认定,因而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活动本身;但它同时又以合理性的要求超越了市场利益、效率至上原则本身有可能引发的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的局限,从而现实地反映了道德的利他主义的本性.这一原则的确立,既能够克服有关市场经济道德认知上的片面性,同时也使市场经济道德有了坚实的合乎人性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义利观,就是邓小平对“义”和“利”关系问题的根本看法。邓小平是义利关系的统一论者。他在充分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肯定正当个人利益的同时,强调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必要时应当牺牲个人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综观邓小平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论述,邓小平的义利观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表述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的“经济人”假设肯定了其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同时,公务员职业的政治性特征和公务员个人的政治追求,决定了不能忽视传统的政治激励和道德激励。但现阶段公务员物质激励和政治激励都显现出功能不足的危机,因此,必须有机整合公务员的双重人格,从人性的耦合特性出发,导入工作激励,以塑造公务员敬业精神为目标,以引导公务员职业发展为路径,以优化激励环境为保障,重构公务员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发回重审的实体事由进行区别对待,并进一步限制了发回重审的程序违法事由。对修改后的民事发回重审制度进行审视,不难发现其依然难脱“重实体、轻程序”之窠臼;而且,该制度功能异化之弊端未有改观。《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未能从根本上革除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痼疾的原因有二:一是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立法价值有失偏颇;二是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且实现不畅。因此,在立法上重塑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诉讼公正理念、强化程序违法之重审事由,完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明确发回重审之诉讼法律责任性质,不失为完善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人大代表对公民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政治与公民意识关联互动,在这种互动中,精英分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大代表理应是民主政治的精英分子,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对公民意识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强化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强烈的公益性和复杂的私益性是民事诉讼应具有的两种理念,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私益诉权时,不能否认检察机关为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在民事诉讼中享有的公益诉权。检察机关在中国法制体系中的检察监督权是《宪法》明确赋予的,它是一种广义的监督权,存在于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有必要在中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建立广泛而全面的检察监督机制,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工作方法、工作途径,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诉讼文化追求和谐的最高价值导向,而法院调解则是调解方法在司法上的体现和充分运用.但法院调解制度也存在各种弊端,"以调代判""违法调解"现象时有发生,改革法院调解制度势在必行.文章试对当前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上,将被害人承诺纳入到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之外的其他排除犯罪性行为之一进行探讨。目前,虽然有关被害人承诺的研究得到重视,但是,对于被害人承诺的正当性依据的研究不多。本文则从公民权利的演进、刑法谦抑性的角度,结合利益的衡量,对被害人承诺的正当性依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诸多观点,如"权利保护说"、"私法秩序维持说"、"纠纷解决说"等等均有其不合理性。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即"民事诉讼多元目的说"事实上是无目的,不能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目的。而"利益保障说"的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需要,强调既要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又要维护当事人实体利益,对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诉讼程序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体制转型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理论从整体上看 ,是以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为基础的 ,在国家干预和职权主义观念指导下形成的 ,因此 ,该理论从整体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 ,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纠纷解决的客观规律。需要对其理论体系加以调整和修正 ,以更好地指导民事争议解决的诉讼实践。文章对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形成、滞后的原因以及今后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已成为进一步完善民事审前程序、保障当事人实现公平诉讼的必然选择。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失权制度阻却一方当事人恶意诉讼,有效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的的形式公正。不可否认,宥于自身的局限,证据失权制度无法解决诉讼中出现的诸多复杂问题。笔建议对传统的证据失权制度进行改造,进一步对其加以完善,以有效保障司法制度、诉讼制度基本价值目标的实现,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