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人》1994,(8)
就有关政策答读者问问:我母病逝4年多,父亲一直过着十分孤寂的生活。前不久,经人介绍,与一位丧夫的退休女工相识,经了解,互相情投意合,同意结成伴侣,两家子女均赞成,只是女方怕人取笑,不愿意去办理有关手续。请问:丧偶老人再婚要不要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常德...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根据《条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只需出具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签字声明,即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只需出具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和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即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新《条例》简化了办理结婚、离婚登记的有关手续:一、办理结婚、离婚登记不再需要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婚姻状况的证明;二、办理结婚登记不需接受强制婚检。但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当今.许多丧偶或离异的单身老人,不甘孤独寂寞.试图再找个老伴,牵手共度晚年。然而,一些老人再婚后的生活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再婚又离婚的现象也严重存在。据长沙市某婚姻介绍所统计。老人通过征婚方式获得再婚的成功率不超过10%。但离婚率却高达80%。老龄问题专家通过互联网,对20万丧偶和离异的单身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中再婚又离婚的比例高达30%以上。为何再婚老人中的离婚率这么高?导致他们再分手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再婚老人牵手难的问题,家庭、社会和老年人本身又该怎么办呢?但愿本刊这一期的策划报道,能对大家的思考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法律咨询     
《当代老年》2008,(2):11-11
这样的公证手续合法吗 问:我和老伴是1997年登记再婚的。去年我发现老伴竟背着我和他的二儿子办理了公证。大致内容是,他死后,我们现在的住房(公产房37平方米,户口上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由他二儿子承租。他们办理公证手续时,偷拿家里的房产证、户口及我的印章。  相似文献   

5.
景权 《老年人》2005,(5):6-6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当今,许多丧偶或离异的单身老人,不甘孤独寂寞,试图再找个老伴,牵手共度晚年。然而,一些老人再婚后的生活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再婚又离婚的现象也严重存在。据长沙市某婚姻介绍所统计,老人通过征婚方式获得再婚的成功率不超过10%,但离婚率却高达80%。老龄问题专家通过互联网,对20万丧偶和离异的单身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中再婚又离婚的比例高达30%以上。为何再婚老人中的离婚率这么高?导致他们再分手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再婚老人牵手难的问题,家庭、社会和老年人本身又该怎么办呢?但愿本刊这一期的策划报道,能对大家的思考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6.
博平 《老年人》2005,(5):7-7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当今,许多丧偶或离异的单身老人,不甘孤独寂寞,试图再找个老伴,牵手共度晚年。然而,一些老人再婚后的生活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再婚又离婚的现象也严重存在。据长沙市某婚姻介绍所统计,老人通过征婚方式获得再婚的成功率不超过10%,但离婚率却高达80%。老龄问题专家通过互联网,对20万丧偶和离异的单身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中再婚又离婚的比例高达30%以上。为何再婚老人中的离婚率这么高?导致他们再分手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再婚老人牵手难的问题,家庭、社会和老年人本身又该怎么办呢?但愿本刊这一期的策划报道,能对大家的思考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大变化。当今,许多丧偶或离异的单身老人,不甘孤独寂寞,试图再找个老伴,牵手共度晚年。然而,一些老人再婚后的生活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再婚又离婚的现象也严重存在。据长沙市某婚姻介绍所统计,老人通过征婚方式获得再婚的成功率不超过10%,但离婚率却高达80%。老龄问题专家通过互联网,对20万丧偶和离异的单身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中再婚又离婚的比例高达30%以上。为何再婚老人中的离婚率这么高?导致他们再分手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再婚老人牵手难的问题,家庭、社会和老年人本身又该怎么办呢?但愿本刊这一期的策划报道,能对大家的思考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张勇 《老年世界》2008,(23):30-30
老年人再婚,一般出于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然而,由于老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与初婚者不同,他们的心理较复杂,因而产生再婚心理动机也千差万别。有的为了摆脱生活的不便,有的出于经济拮据与生活的压力等,也有的想通过再婚得到遗产,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户口进城或为了子女就业等。婚姻的幸福,需要有爱隋做保证,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而产生的再婚动机,才能通过再婚得到幸福。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1998,(8)
编辑同志:李老早年丧夫,后经人介绍与吴老结为夫妻。两人均是退休干部,双方认为七老八十了,没有必要去办理婚姻登记。李老退掉了自己租住的公房,带着3万元存款,把东西一搬,就于1995年10月与吴老同居生活了。1998年1月,吴老因脑中风,抢救无效死亡。办...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丧偶的比例在扩大、丧偶老人想要再婚的比例在增多、但老人再婚的比例并不高、老人再婚后的离婚率却很高。和老年人再婚有关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老人再婚,是丧偶老人十分关心的一个难题,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也是老龄工作中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观念更新,人口流动增大,一些留守故里的单身老人,不甘于那种出门一把锁,夜伴一盏灯的孤独生活,开始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子女应当体谅这些老人,不应因再婚而把他们当成泼出去的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4,(6):28-29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社会工作岗位,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办理结婚和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干预,提高了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3.
案例:退休干部赖某66岁。2013年5月,与他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妻子突患脑溢血离他而去。今年4月,赖某打算与本村寡妇程某办理再婚登记手续,但遭到了老赖4个子女的强烈反对,阻挠的理由是担心其父一生积攒的财产落入他人之手。思来想去,赖某携再婚“妻子”程某来到公证处,申请办理了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赖某、程某在协议中约定,二人婚前财产在有生之年归各自所有,生前有权订立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后,二人顺顺当当地结为连理。  相似文献   

14.
李斐章 《老年世界》2009,(18):21-21
说起婚变,似乎是中青年人的专利,好像只有他们才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随着社会日益宽容和多元化,即使“夕阳无限好”的老年人,丧偶后的感情生活可没有“近黄昏”,而是同样浪漫和充满激情。但现实生活中,老人再婚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婚变却屡见不鲜,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形形色色     
《女性天地》2010,(10):35-35
广州日报报道.登记结婚后户口簿没有被强制更换,人已结婚但户口簿上仍显示未婚。同时由于婚姻登记没有全国联网,已婚的人拿着注明“未婚”的户口簿去异地重婚,很难被发现。昨日.记者从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已遇到多起类似案件。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4,(10)
问:我丈夫去世多年,但我的户口簿“婚姻状况”一栏仍为“已婚”。我准备与丧偶的退休工人谢某结婚,请问:要先到公安机关进行“婚姻状况”变更登记后,才能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吗? 刘 小 池 答:根据我国《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登记结婚时,当事 人要出示本人户口簿、身份证以及  相似文献   

17.
老人再婚有利于身心健康和长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今不少老人再婚后很快便“再离”,其根源在于不少老人认为,“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人再婚不过是找个老伴而已,用不着像年轻人那么复杂,去谈情说爱,因而往往草率行事,省略了这一过程。据相关的调查,许多老人再婚后,夫妻生活并不美满,甚至再次离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初只顾了“找老伴”,而忽视了“谈恋爱”。  相似文献   

18.
朋友孙某因未达到法定婚龄,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我的姓名等身份资料,结合他自己的照片,伪造了署我名字的身份证,并持该身份证等资料与其女友李某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后双方育有一女孩。2008年10月,我准备与女友刘某结婚,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婚姻登记机关告知我已经与一李姓女子办理过结婚登记手续,属合法夫妻,而且双方夫妻关系一直在存续,因而不能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我感到很无奈,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案情回放】 郭丽珍与黄明科于2006年登记结婚。两人系晚年再婚。黄明科再婚前与前妻育有一女,名叫黄月。两位老人对这桩黄昏恋十分珍惜,让旁人好生羡慕。  相似文献   

20.
魔鬼定律     
老闲 《老年人》2005,(2):15-15
广东省评选“十大敬老之星”,将“尊重理解再婚父母”列为评选的一项标准,这对倡导全社会尊重和理解老人再婚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