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经济区域中中小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区域中中小城市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在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中小城市信息化应该立足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中的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为发挥其在中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参谋作用,1987年7月,组建成立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小城市委员会。中小城市委员会大致每年召开一次,参加的会员城市大约在、100个左右,因此又称“百城市长年会”。第12次年会于2001年9月22日到24日在重庆江津市召开。本届年会主题是:研讨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聚百城宾朋,话城市发展,展江津风采,促经济腾飞。本刊选取五篇,连同于学信等同志的文章一并刊出,供关心城市建设的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从探讨中小城市规划的意义出发,阐述了中小城市规划的一般目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当前中小城市规划过程中突出的几个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万英 《决策探索》2014,(15):19-22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对外开放重点市、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市。近年来,汝州市紧紧抓住实行省直管的大好机遇,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改革创新先行者的目标,坚持"保底线、保民生、保运转、创环境、求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项目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转型升级,落实"双基双治",注重生态文明,努力实现经济增实力、城市添魅力、环境更生态、民生更幸福的科学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进入21世纪后许多中小城市在当地政府和市场的联动作用下也纷纷效仿大城市提出城市多中心发展战略,通过建立新城区并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快速增长能力和扩散能力,以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目的和达到控制城市无限蔓延及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效果。当前,许多中小城市旧区出现诸如人口密集、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城市面临两项基本任务:一是旧城区改造,二是新城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确定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从我国地域文化特征和各民族文化的风俗出发,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将各特大城市、中小城市、新兴的现代城市、民族自治城市等分类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其文化建设的重点、风格、特色,逐步形成既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普遍特征,又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相辅相成,布局合理的城市文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新型文明。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尤其是沿江、沿海城市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即:工业园区化、城市组团化、人居沿江化和城市生态化。合川作为成渝经济带中的重要中心城市、重庆未来发展的4个大城市之一,应积极跟上这一发展趋势,努力推动城市建设向园区城市化、组团功能化、沿江景观化和生态人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产生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是一种集约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着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在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城市中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中小城市也相继开始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开发,但由于中小城市在经济、消费水平等各方面上都与大城市有着差别,其发展模式也不能盲目照搬。本文以嘉兴江南摩尔为例,对我国中小型城市的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发展集中展现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体系的基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加快城市发展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在分析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旨在说明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7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广义中小城市经济总量达48.07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2,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指标趋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0.6,要素聚集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常晓鸣 《决策》2015,(4):56-57
被称为“城市设计师”的成都市市长唐良智,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独立成市”的城市设计理念,成为热门新词. “独立成市”意指中小城市既要与特大中心城市密切联系,又要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相对独立,从而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它是为了破解“摊大饼”式传统规划思维,导致城市陷入“大城市病”困局,但理念能否照进现实?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为,中国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在城市转型期,城市交通管理特别是中小城市的交通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不加以注意,势必会影响到中小城市的继续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分析交通管理上主有要设施配套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量,交通参与者质素偏低,社会齐抓共管机制差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出台适用的地方行政法规,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全社会联动解决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4,(42):30-31
10月17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广义中小城市经济总量达48.07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2,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指标趋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0.6,要素聚集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建设富有特色的城市。2006年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名市”的目标,党的十七大之后,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建设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的目标,并从生态规划制定、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化弘扬、生态城市构建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6,(10):I0004-I0004,F0003,F0004
永川市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市、村民自治模范市、优秀旅游城市、食品工业强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广播电视、科技、创卫先进市、历为区域性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特别是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团结一心的党政干群在城建、旅游、职业教育、商贸流通、工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让我们走进永川……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6,(10):19-20
“十一五”时期,是永川现代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扩张期,是工业经济、商贸物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期,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将永川等6个城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永川近期将启动6.27平方公里的城市东部新区和重庆永川工业园区大安工业组团5平方公里的城市东部工业新城建设,这些都为永川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此,永川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全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发展趋势,文化人才普遍集中于广大城市,从而促进城市文化知识的交流与传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群众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群中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集中。”城市不仅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象征。城市文化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全面发展和全民参与的原则。研究城市群众文化,探究其发展趋势,对建设和管理城市群众文化、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寿区城镇化工作以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以打造重庆市工业高地、旅游休闲胜地、都市生活服务基地和渝东物流中心为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狠抓城乡规划建设管  相似文献   

19.
义马市概况     
《决策探索》2008,(12):94-95
义马于1981年建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人,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33个居委会。义马市先后两次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是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经济扩权县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市、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全省经济发展环境50优、浙商(省外)投资十大潜力城市、外商眼中河南十佳投资城市。  相似文献   

20.
通过14个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使用SPSS17.0对2004、2009两年度河南省18个城市数据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得出了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分及其排序;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对这些城市进行了分类,通过均值检验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至2009年间河南省城市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经济梯度以郑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且等级逐渐降低;2004年至2009年间河南整体经济梯度格局无差异性,经济梯度结构格局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