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本刊开展对“混”的讨论后,收到各地读者大量的来信来稿,对“混”的理解、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原因,以及如何治“混”等等,提出了各种看法。为使讨论进一步深人下去,希望读者来稿时,能紧密联系实际,抓住一个具体角度,进行深层的探讨分析,切忌泛泛而论。——编者  相似文献   

2.
这里我们刊登了林玖一先生给本编辑部的一封信,来信对目前社会上的混日子的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提出了他的中心论点:混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他还认为“混”正在腐蚀着我们的民族和每个人,使得我们丧失进取心和自信心,“混”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巨大的恶性肿瘤,如果还不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铲除,那么我们将在“混”字之中丧失一切。林玖一先生确实指出了当代中国的一大问题和它的严重性,当然林先生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的意见。我们将这封信刊登出来是为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同时希望社会各界读者踊跃来稿,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从下一期起,本刊将辟专栏发表读者对“混”的意见以及治“混”良方。  相似文献   

3.
也谈“混”     
编辑同志: 读今年一月你刊上的《混: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编者按”,颇有感触。在此谈谈对这问题的一点看法。首先,我同意林玖一的看法:“当代中国社会还不是一个高度健康的社会”。客观现实中的确存在“混”的现象。而作为口头语的“在哪里混”、“混得怎样”、“混混日子”、“混得不错”……,已成为习惯,似乎无多大指责的必要,问题看它的实质如何据我所见所闻,真正主观上存心“混”的人也不太多,之所以”混”,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前一些制度上有缺陷、弊端(特别是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非始于今天。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在倡导混了。老庄的“无为而治”,实际上就是把混作为治国的良策:“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庄的无为政治主张,真是把混说绝了,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混”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方面要有基本生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开始,本刊继“混”的讨论之后,推出了关于“内耗”的讨论。“内耗”一词尽管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大家都心里明白它是怎么回事,心里明白的并不等于系统的理论观点。本刊推出关于“内耗”的讨论,目的就在于把大家心理明白的东西作一次更深刻的检讨,找一下它的存在原因,也找一下消除它的办法和途径,以便我们的社会运转的速度更快一些,也使人际关系能够更融洽一些,从而使得人们生活得更健康,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更健康,本期先刊登三篇文章,欢迎读者踊跃来稿,希望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能切中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混”是当今流行的一大社会病。更有人指出这是一种吞噬我们社会机体的恶性肿瘤。有识之士的这般痛切陈词,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反映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对“混”的痛心疾首和盼望诊治“混”病的殷切之心。鉴于“混”病的形成与流行有着深刻和复杂的社会因素,从而决定了对它的诊治也要有一个辩证施治,综合治疗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可以有多种多样治“混”对策的选择。但是,任何一种选择都应着眼于治本的考虑,即要从根本上铲除社会上有些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每一社会乃至每一社会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语言,它是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而今,有一种社会心态很令人担忧,反映在语言形式上曰之为“混”诸如:读书的曰“混张文凭”;有点官衔的曰“混只位子坐坐”;经商的个体户曰“混几张分意思意思”;更多的人则曰“混混日脚”、  相似文献   

8.
倘问现在的“国病”是什么?一字曰:“混”。在我们社会中,努力工作、勤奋上进,为国分忧,为民效力的大有人在,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这是事实。但是,浑浑噩噩,糊糊涂涂,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亦为数众多,这也是事实,而且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说句并不夸大的话,“混”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我们的周围弥漫着一股惰性气体——“混”,人们以“混”的态度和“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八小时的工作时间经过一番巧妙的计算和分配,其中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可以“混”过去的。“混”的方式又因人而异,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八小时以内公家的事尽量少做。如果说,以前是“上班混日子,下班打冲锋”的话,那么现在即使是下班以后,个人的业余生活也较之以往闲适了许  相似文献   

10.
“混”,已被不少人挂在嘴上。对于它的含义,如果想从词典里找到一个确切的注解是很困难的。混杂,有纷乱的意思;混合,有搀和的意思;混然,有蒙昧、不分明的意思;混沌,有无知、不清晰的意思:混充,有假冒的意思。还有混日子、混饭吃,有糊里糊涂过去、不积极工作的意思等等,似乎没有一条注释能确切地表达人们所说的那个“混”字的意思。人们生活中所说的“混”,它的意思是相当丰富的,但人们不必翻词典也能理解它。人们说自己在“混”,并非一定是坏事。因为,“混”也含有自谦、自责的意思,没有业绩,没有成效,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于是说在“混混”。但是把“混”作为一种生活哲学,那就不好了。有人自以为“混”得不错。什么样才算是混得不错呢?据说“混”得好的有四个特征:一曰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二曰能尽量少干活,三曰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83年第一期发表了关于“道德法庭”的一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许多同志纷纷给本刊编辑部来信来稿,发表意见。现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篇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12.
混已成了人们的日常话题和用字。种种对混的描述和论述充盈社会,我们很有必要对其作一综述。“混”字的出现这里的出现是指混字在今天的广泛使用。象“倒爷”一类具有时代感的词一样,“混”字的出现也绝非没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且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语言本身的需要。历史学家把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社会开始的标志,这充分体现了文字在文明社会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字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混”实乃为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现象。在国家公务人员中也不乏其人,不仅基层有,中层有,高层也有。它们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有人概括为三大类:基层干部中有的以酒肉穿肠,醉过一天。有些人一上班便互传信息,“今天到我家去玩”,随之,召之聚来,聚之便喝,喝之便醉。一天便可在兴奋之中度过;中层中有的则以一张报纸看一天,一杯浓茶透青天,外再陪衬“侃大山”来度过  相似文献   

14.
乱而生混     
混的出现,原因十分复杂,若以混为生活信条和方式的一些人的行为分析,我以为,乱是混的土壤,混是乱的产物。“乱而生混”是其谓也。制度上的乱,形成了混的政治环境。党员要遵守党章党纪,工人要遵守厂规厂法,学生要执行校规校纪,公民要遵守宪法法律。如果某一社会或社团范围内制度较乱,无章可循,则必然会使该范围内人们在政治行为上出现混的现象。管理上的乱,形成了混的内部环境。一个单位,只要它在管理上乱,或以人治代法治,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于失去目标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这个目标是暂时的失去,它会导致人们在现实中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这正是当代青年“混”字背后的一个原因——目标的失落。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传统的旧的社会价值体系被打破时,青年以其持有的价值超前特性,迅速地接受社会中那些还只是隐隐若现的价值日际。这时,尽管社会价值目标依然存在,但在青年的心目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社会》1990,(7)
四川苍溪樊炜:象1840年鸦片毒害我们的民族和国民一样,“混”正麻痹着我们的民族和国人,吞噬着我们的时代精神,不得不使我们给予极其充分的重视和觉醒。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未老先衰”的年轻人,一大批“成熟的小大人”,对万事不感兴趣,流入无聊的清谈的“混”中,难于投身于创造性的实践中去,民族也随之变得庸顿,缺少勃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本刊《创刊号》发表了吴铎同志的《当前上海市区乞讨现象试析》一文以后,收到了读者的一些来稿和来信,分别就上海市区的乞讨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发表其中几篇。  相似文献   

18.
在公开性的条件下,社会公众对我国历史上的最棘手的问题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禁止讨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少了。证明之一是读者来信。读者在来信中问到:是否有过对列宁的个人崇拜?也出现了一些文章,在这些文章中用遮遮掩掩的形式提出了下述看法:出现了个人权力体制和个人崇拜,这种现象是违背民主原则的,它在斯大林主义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列宁还在世时就能够看到。首先,希望不要简单化地解释“个人崇拜”和“个人权力体制”这两个概念并将其混为一谈。如果个人崇拜首先是社会意识现象的话,那么个人权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1998,(3)
编者语日前,编辑部收到一位普通读者的来信,信中她叙述了自己在追求致富道路上的坎坷,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自己渴望富裕的强烈愿望,可是她终究不明白。凡人致富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如今,社会的分层已欲加明显,金钱在这之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权力与社会声望,谁都梦想拥有财富。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还在等待。为之,本刊以此期起推出这项讨论,欢迎读者来稿参与──编辑同志:您们好!就在我思绪繁乱,对人生、社会苦苦求索之时,在别人的荐介下得以接触这一本《社会》,并让我谈出自己的困惑。我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跨进…  相似文献   

20.
继本世纪20年代、80年代的两次文化大讨论后,如何在文化传统中“继绝学”、“出新意”(或叫“返本开新”),在90年代又成了一些学人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复兴。当代兴起的这种“后国学”,以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闻名于世。“人文精神”在“后国学”的推崇下似乎已成了一种法力无边的概念偶像,不仅是诊治后工业社会各种文明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是21世纪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保证。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对待某些情绪化的渲染,就不难看出,为“后国学”所津津乐道的“人文精神”本身却有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