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新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的囧境下,启动了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政治体制上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竟是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苏联统一民族国家的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笔者以激进民主化为视角,考察苏联激进民主主义形成的社会基础,分析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的内在必然性,旨在通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悲剧总结激进民主主义的风险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科从自身的视角出发,都能给出解释。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历史事实加以考察,不难发现,美国的文化渗透是推动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苏联社会的西化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而美国文化天生具有作为渗透工具的优势,加上美国政府高超的文化渗透技巧,使得美国的文化渗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成为推动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推行着文化渗透的政策,这应当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原因的十种观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总结自1991年苏联解体1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探讨的经历和现状,概述了十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介绍了其主要论据及存在问题。说明对苏联解体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思是逐步深化的,并期望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在苏联解体前 ,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意识形态、利益和目的方面的分歧使得美国在采取对华政策时 ,总是要考虑到前苏联的影响 ,使得对华政策附属于对苏关系。苏联因素在美国对华政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时期 ,不同的中苏、中美关系状况都影响到美国采取不同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外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中探讨了苏共"精英集团"占主流的意识形态对苏联解体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在上层建筑改变过程中起极其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力量.事实上,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发生,往往先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酝酿.意识形态的影响是长期、深远和隐蔽的.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切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和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从外部因素对苏联国内的民族问题演化分析苏联崩溃的原因,是欧美学界研究苏联解体的路径之一。学者们从苏东关系的演变、阿富汗战争的震荡、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等角度,研究和考察了外部因素对苏联国内民族问题的影响,进而在促成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学界探讨苏联解体从各种不同视角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读苏联解体的经济原因,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读苏联解体的文化原因,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读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我们得出苏联解体原因的更本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事件 ,并为双方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苏联解体和阿富汗长期处于内战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冷战背景下导致苏联入侵阿富汁的三个方面原因 ,并初步分析阿富汗战争给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政治理论构成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后期,经济体制僵化,限制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项改革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为指导,没有切实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去分析,可以看出苏联的解体有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现实上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否定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苏共历史、全盘否定斯大林、抹黑苏共创始人列宁;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机制是,通过瓦解主流意识形态扰乱人们的思想、通过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人们的价值追求、通过质疑共产主义信仰侵蚀人们的精神支柱;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支持力量是,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赫鲁晓夫、推行“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西方“和平演变”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1.
论苏联民族问题与联盟解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大俄罗斯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联邦制国家。联盟成立时,斯大林对南高加索三国采取的简单粗暴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强行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则导致民族分裂主义的恶性膨胀。名为联邦制实为集权制的政体,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几乎没有自主权,导致产业结构畸形发展。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造成地区封锁,经济矛盾又加剧了民族矛盾,并互相交织,恶性循环,大大加速了联盟的解体。苏联历届领导人在民族问题上的乐观估计和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大偏差,为苏联解体留下隐患。苏共控制力量削弱后,这些隐患便如火山爆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以来,学界一直在探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客观地分析,苏共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苏联解体最本源的原因。苏共背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于赫鲁晓夫时期,此后,苏共逐渐病变,先进性不再,最终走上亡国之路。苏联解体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意义在于,中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坚持对媒体的领导,明确党的使命和宗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苏联民族危机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民族问题之所以如此激化并成为联盟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固然与沙俄的民族遗产、以往苏联当局民族政策失误等因素有关 ,但更主要的是由戈尔巴乔夫偏离正确方向的改革所致。戈尔巴乔夫发起改革时对民族因素的致命忽视、“民主化”和“公开性”丧失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运用、否定党的领导的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实施加之不成功的经济改革 ,使民族矛盾和冲突日渐成为苏联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愈演愈烈 ,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纠合在一起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 ,最终导致了联盟国家的解体。  相似文献   

14.
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对立和斗争的必然产物,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西方利用媒体舆论煽风点火、利用人员往来进行渗透等手段推行的和平演变是苏联演变与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的解体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反和平演变打牢经济技术基础;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人们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从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列宁时代、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斯大林时代、锐意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彼得大帝式风格推行"新思维"改革的戈尔巴乔夫时代,至此,苏联这个世界上社会主义"老大哥"——国际巨人,再也经不住自身孱弱体质的震动,轰然坍塌了……世界也为之一震,两强争霸的局面突然只剩下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苏联的背影渐行渐远,但我们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走向繁荣的道路上,不得不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深思,系统、深入、条理的分析和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深刻教训,对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执政党建设、如何处理和对待民族问题、正确方针路线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失误是导致苏联解体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根源,主要表现在:强大国家机器对社会力量和民众利益的压制,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产生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扭曲的社会阶层结构与僵化的社会流动体制,限制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社会主义信仰缺失和社会认同危机,导致人们对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产生严重的信任和认同危机。苏联解体的社会建设根源是世界社会主义应铭记和吸取的重要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苏联的解体之所以被称为覆亡,就是因为各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标志着苏联的终结,而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错误的民族政策,是导致各民族离开联盟的重要原因,这些民族政策导致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破坏了社会生产和国家机器的运转,撕裂了苏联社会。苏联的这些经验教训,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以来,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日益深化,取得许多成果,从各种角度阐述了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便是官僚体制的形成和顽固发展。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与官僚体制的交锋中被消解、被官僚精英阶层利用时,苏联走向了解体,并从社会主义走向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苏联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失误,从而引发了知识分子的背离,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我们要汲取苏联的教训,围绕中心工作,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实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考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 ,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