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骑  李科凤 《理论界》2010,(9):208-209
随着城市社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应运而生,其数量、规模很快壮大,物业服务企业所服务社区内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要求,社区文化成为物业服务企业关注的重点,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业主之间及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情感纽带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面对当前物业服务企业对社区体育的认识不足,场地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与政府基层组织、当地高等院校合作解决的途径,为建立睦邻、友好、和谐的社区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中的四大问题作了新的思考:当前,中国社区的类型多样,但"中国特色"的社区还处于"行政型"社区向"自治型"社区转型的过程中,而且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行政型"社区将发挥主导作用;社区治理要淡化"行政化"倾向,探索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模式,理顺社区自治模式中的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居委会与驻区社会组织的关系、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面对当今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三大困境,要区分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关系,促进社区文化产业培育;中国城市老城区、老社区建设宜居社区,既要借鉴国外宜居社区的经验,更要从不同社区的实际出发,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人际关系"等维度促进社区重塑.  相似文献   

3.
“物业养老”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我国的“物业养老”源起于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的跨界探索,物业企业从业务边界、运营边界、职能边界、形象边界四重维度初步跨越了组织的固有边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物业养老”在跨界探索中遭遇到消费层面、专业层面、治理层面以及认同层面的实践阻滞。因此,“物业养老”需向“多维嵌合”的发展路径转型,理顺供需结构、提升专业能力、优化治理机制、开展文化建设,全方位、多维度地嵌合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助力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光荣 《兰州学刊》2013,(2):124-128
城市社区物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其核心是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缴费和服务上形成的不良反馈循环.双方一旦进入循环,就极难自行跳出,物业管理质量和社区和谐水平每况愈下.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物业管理制度的评价和监督效力薄弱,因此,建立“以评价促缴费,以缴费督服务,以服务赢评价”为核心的系列微观机制并嵌入现有制度中,不仅能有效破解物业管理不良反馈循环难题,而且为解决其他问题奠定基础,从而推进社区物业管理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区法律纠纷包括邻里纠纷、物业服务纠纷、社区管理纠纷等类型.其特点可概括为"小、多、繁、难、杂"五个字.防范社区法律纠纷的发生可采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聘请"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提高人民调解员耐心细心热心的素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整合集聚社区内的法律人才资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小东 《兰州学刊》2005,(1):234-235
社区文化服务的建设项目很多,但是,如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切实抓好社区文化服务的落实工作,我认为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文娱生活服务、社区体育健身服务是社区文化服务的建设重点.因为,以上三项项目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民族文化传承中"权利与义务的传递"工作,所以本文就民族文化传承中"权利与义务的传递"在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文娱生活服务、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等方面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社区问题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具有区域性、社会性、普遍性、时代性和复合性等特征。社区问题多种多样,主要有人口、物业、规划管理、服务保障和民主自治等方面的问题。社区问题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应该从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公共服务生产和社区民主治理等方面进行控制。对于开发区社区建设来说,社区问题的探讨分析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和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社区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可以提供硬件设施,为硬件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乃至直接为社区生产力发展服务.在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深化社区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兴办成人教育直接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在社区活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师生的参与可以为社区提供和培养文艺骨干,发挥组织方式上的借鉴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践总结参与社区服务经验,志愿服务站入驻后给社区和社区居民带来了明显的、积极的改变,从优势视角出发,提出志愿服务站参与社区建设服务模式.志愿服务站参与社区建设服务模式有利于继续发挥居委会的作用,也有利于社区服务水平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首先介绍社工入驻社区志愿服务站概况,其次分析优势视角下志愿服务站工作成绩与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志愿服务站社区建设模式的建议.因此认为这种新的社区服务模式有值得其他社区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区法律纠纷包括邻里纠纷、物业服务纠纷、社区管理纠纷等类型。其特点可概括为“小、多、繁、难、杂”五个字。防范社区法律纠纷的发生可采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聘请“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提高人民调解员耐心细心热心的素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整合集聚社区内的法律人才资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