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莉莉  汪武 《决策》2012,(1):118-119
青少年网络犯罪有别于一般的传统犯罪,但此类犯罪对经济、社会甚至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而分析此类犯罪的原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刻不容缓。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第一,隐蔽性强。网络是利用存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或信息来支撑的,因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因此犯罪手段具有高度隐  相似文献   

2.
盲井较为真实的描述了犯罪人针对流动人口犯罪的整个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于针对流动人口犯罪案件的重视。本文旨在以犯罪学的视角去研究影片中犯罪人的犯罪特点以及影响犯罪的因素,提出几点针对流动人口进行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犯罪是基于计算机币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犯罪活动。作为一种与高科技相伴生的新型犯罪,网络犯罪涉及面之广和危害之大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干扰。本文分析了我国网 络犯罪的类型和现状,针对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笔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地控网络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逐年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上执法,全力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营造一个健康向上、良好合法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与社会生活关系日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网络犯罪的演变,对于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作出应对,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网络犯罪是区别于传统犯罪的新型犯罪类型,其犯罪手段具有区别于传统犯罪的特殊性,社会危害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网络犯罪的快速变化与理论研究形成反差,我国网络犯罪的相关立法较为薄弱,实践中也暴露出种种缺陷和不足,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对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之下,有必要进行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再拓展,进一步完善网络犯罪立法,以有效化解治理难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从基本概念看,网络犯罪是:行为主体以网络信息和信息网络为攻击对象,或借助信息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和手段,故意实施的危害信息网络安全、侵犯社会主体合法权益,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在现实中,网络犯罪的概念应该是广泛的,只要在信息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实施的犯罪,或使用了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就可以认为是涉及网络的犯罪。网络犯罪的基本表现形式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信息交换和软件的传递过程,将破坏性病毒附带在信息中传播、在部分免费辅助软件中附带逻辑炸弹定时引爆、或者在软件程序中设置后门…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人们极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成因较为复杂。每一个青少年的犯罪都是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社会原因)相结合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原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创造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8.
郎太武 《科学咨询》2009,(11):32-32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人们极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成因较为复杂.每一个青少年的犯罪都是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社会原因)相结合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原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创造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经济网络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周边或沿线由于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而使得资源从周边地区聚集的状态。高速公路的周边或沿线由于资源的聚集发展不断加速,形成中心。同时,随着高速公路跨越的地区越来越广,线路纵横交错形成经济网络带。高速公路经济网络带可以促进地区资源的整合利用。在经济网络带里,会逐步形成职能差异、功能不同、各占优势的一些经济发展的产业。本文对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进行介绍,并分析新时代下,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的一些特征,并对发展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的意义进行了介绍,希望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的网络模式可以更为科学、高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网络,这个时尚的资源,已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它在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有的学生成天沉迷网吧,玩网络游戏,通宵达旦;有的学生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克星吗?如果我们进入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德育工作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对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取舍包含了人权保障和犯罪控制这两种法律价值的矛盾,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引入欧美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引发了人们的争论。由于与西方的不同历史传统和国情,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如何合理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既符合保障人权的国际趋势,又有利于我国进行有效的犯罪控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以期推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立法与司法实务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活动中,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医院诊治活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作环节中,大大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以及诊断效率,然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给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人们逐渐注重眼前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以至于给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呈愈演愈烈之势,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网络警察肩负着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使命.面对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犯罪现象,我国网络警察的建设迫在眉睫,而网络警察的角色定位问题成为一切后续制度建立的基础.本文试图在对网络警察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网络警察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金融网络犯罪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敬 《管理科学》2002,15(1):65-67
在介绍金融业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网络犯罪的现状和立法状况,最后提出了在制定网络金融交易的法律规范中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现状与成因 知识产权犯罪愈来愈猖獗,尤其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为什么知识产权犯罪的数额愈来愈高,组织愈来愈庞大,犯罪的地域愈来愈广泛.  相似文献   

16.
经济危机下,越来越来的人们选择通过网络来实现再就业,本文用SWOT分析方法对网络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就业的建议以期对现实运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我国网络诈骗呈高发趋势,网络诈骗旧瓶装新酒让普通大众防不胜防。2013年8月2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获悉,今年上半年,浙江各地有13000余人遭到电信网络诈骗蒙受损失。公安机关根据网络诈骗的变化,从网络诈骗的薄弱环节制定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网络诈骗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但和网络技术发展一样,网络诈骗又出现了新变化,笔者将从对现状的分析,提出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侵犯财产型犯罪中抢劫罪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抢劫罪侵犯客体的复杂性及手段的多样性,使得抢劫罪与一些犯罪相对较难区分.在司法实践申正确判定抢劫罪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对抢劫罪易混淆难区分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对抢劫罪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彭颖倩 《经营管理者》2011,(1X):267-267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日益严重,如何有效打击和防范网络类犯罪,已成为司法部门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王明华 《决策探索》2008,(18):42-42
当今世界,多媒体和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我们在客观地承认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它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各种思想意识突破了时间、空间、国界的限制,以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在我国,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