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动态     
513种商品供过于求 食用油、低档服装首当其冲 国家经贸委与中国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了《2003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供求排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87种,供过于求的商品有513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2003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表明,2003年上半年粮食类的商品供求基本平衡。据预测,2003年上半年,居民粮食消费将主要向小麦、大米集中,高品质需求进一步提高,将使优质小麦、大米的供应趋紧。另外,调查预测,2003年农产品的进口平均关税由18.8%降至15.8%,粮食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取…  相似文献   

2.
储藏性是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之一,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关乎国际民生。近年来,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引发了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粮食仓储业发展状况及内部管理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对向北京市属粮食仓储企业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简述了其内控现状。比之整个行业的内部控制状况,调查范围内的企业内控水平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期间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黄金表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而过去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到其避险属性。本文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大宗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的"隐性货币价值"、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与贸易数量的日渐扩大;货币的形式由最初的牛羊、贝壳等逐渐进化至现在的纸币;同时货币的本位制度也经历了从商品本位制到混合本位制,直至如今信用本位制的演变。关国金融海啸爆发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5.
阮加 《决策探索》2014,(22):92-93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商品在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并不晚。1996年就已提出了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分步走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1996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建立模型,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矗分析。结果显示黄金作为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的特殊资产,其价格受美元指数,美国CPI指数和黄金储备对黄金价格影响较为显著,而石油股票指数,黄金供求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不大显著。  相似文献   

7.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是为了顺应国际社会货币、金融、经济的变化以提高用统计数据的质量精度、公开透明度以及国际可比性的基本要求产生的。近年来IMF修订研发了数十部相关准则,目前,其主要包括数据生产国际准则、数据公布国际准则以及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等。而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对于其研究的视角仅仅局限于某一两个层面,而忽视其全局研究的重要性。我国在此方面的学习研究虽然已经起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准则接轨,本文通过货币与金融统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定义以及发展历程分析,结合一些先进的研究经验以及自己观点,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其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品金融化,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和库存异象。传统库存理论和诸多关于美国商品金融化经典解释理论均无法诠释中国商品金融化的形成。为此,将库存因素和贸易融资套利交易分别引入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根据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建立一个具备微观基础和宏观视野的商品库存理论框架,借助参数校准和系统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永久性货币正向冲击下,商品长期均衡价格上升;若伴随市场利率稳步下降,商品长期均衡库存向上移动;同时,一旦触发贸易融资套利交易,会对即期价格产生负向效应,而对即期库存产生正向效应,并加剧市场波动。研究表明,宏观货币因素是中国商品金融化的主要动因,而贸易融资套利交易则是中国商品金融化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三个台阶,达到总产4900亿千克以上,基本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但是,自1998年粮食总产量冲上历史新高后,已经连续多年徘徊,并呈严重的下滑势头。红色警报频频响起,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本期“热点透视”栏目发表的这篇文章,以翔实的数字,丰富的资料,从发展、需求、供给、国际诸方面说明,中国粮食产量已跌至危险水平,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处理不好会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面对新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念,确立新的宏观调控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0.
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是一种无形货币,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里。电子货币得以流通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设备和各种交易卡为媒介的,即电子货币是在现有的银行、支票和纸币(铸币)之外,通过网络大量流通的钱。与传统货币一样,电子货币本质上也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反映商品的价值,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国际通货等职能。电子货币的出现使支付手段向无纸化迈进,进而改变了传统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程序,电子货币的内部控制亦成为会计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电子货币的特殊性,因此,相对与传统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而言,电子货币的内部控制有其自身特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商品走进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这些琳琅满目的金融消费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金融消费需求。比如当消费者对自己的财产、健康或退休生活感到担心时 ,就有涵盖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财产险、火灾险、养老保险、少儿保险等保单可供你选购 ;想要到银行汇款 ,光是个人结算工具就有信汇、电汇、汇票、信用卡、电子汇兑等多种花样。可以说 ,金融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时尚正在悄然兴起。在商品货币关系下 ,消费需要往往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金融消费跟普通消费还不同 ,金融消费需求只包括货币收入形成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结构与粮食安全:基于粮食流通贸易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商品期货市场"泡沫综合指标"和归因分析模型,测度了2006~2015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整体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商品金融化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近10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程度总体可控,剧烈泡沫现象主要发生于2008~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2)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金融化特征,股票指数与商品价格泡沫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我国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资本轮动关系;(3)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复杂特征,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程度弱于宏观经济因素。本文认为,准确评估和科学防范商品金融化现象及其对商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对于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和商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以来,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大幅度贬值,日元汇率则不断攀升,屡创战后纪录。此次美元暴跌、日元骤升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表明国际货币体系正在从以美元为核心的模式向多极化模式演变,这不仅对日美两国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对国际金融秩序也形成强烈冲击。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正日益融入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循环中,国际汇率和货币格局的重大变化必然对我国外贸经济和金融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密切  相似文献   

15.
原油是具有战略和金融双重属性的大宗商品,原油的金融属性导致其价格波动必然波及商品期货市场。本文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商品期货的影响。通过选取2001年1月-2017年5月沪铜、沪胶和大豆等三类代表性商品期货的收益率日数据,通过使用相关性结构断点和VaR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原油价格波动对三类商品期货的风险传导。结果发现:我国商品期货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相关性都呈现某种"周期性",其周期大约为七年;从收益率视角来看,2008-2014年的高相关性期间,三类商品期货与国际原油的收益率存在明显的正向联动关系;从风险传导来看,三类商品期货与国际原油在不同风险状态下的传导效应有着明显的区别和规律,尤其是在高相关性期间,国际原油对三类商品期货的风险传导呈现出某种由高到低的"阶梯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住。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三,价值形式和货币理论。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观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经济基本数据基础上,探讨我国未来粮价短期走势和长期粮食安全问题。得益于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受油价上涨刺激生物能源需求、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粮食供求周期变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粮价走势在短中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我国货币供应与总需求增长不至失控,油价上涨导致粮价全面猛涨并把我国通胀率拉高到两位数的可能性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中的问题,依据不同理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学者们通常从汇率变动、储蓄-投资变动、国际货币体系、产业结构性变化等角度围绕中美经常项目失衡中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差异的视角对全球经济失衡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19.
夏楠 《经营管理者》2009,(22):245-245
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金融与货币合作得到东亚各国的普遍关注,东亚各国开始认识到他们需要一些为政策协调和货币合作而进行的协定或安排,以实现该地区的汇率稳定和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因此,东亚国家在货币汇率上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东亚各国间的"传染效应"使得东亚各国认识到了一个货币金融合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然而,利率市场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率自主权的同时,也给其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冲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