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词“向”与动词搭配既可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动词后,本文讨论“走向”后接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的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此格式的构成情况和句法功能,然后归纳总结出了此类非NP可进入的条件,最后分析了“从/由A走向B”这一相关格式。  相似文献   

2.
论“动啊动啊”及其有关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中,由两个单音节动词后面分别缀以助词“啊”,并列组成“动啊动啊”结构格式。本文讨论这种结构格式以及和它有关的格式,着重分析它们的意义和句法功能。 “动啊动啊”中的两个单音节动词有相同和不同两种形式,分别写作“A啊A啊”和“A啊B啊”。和它有关的格式主要的有“A啊A”、“A啊A的”和“A啊B的”。它们都是动词性结构。 一、“A啊A啊”和“A啊A” A啊A的” “A啊A啊”和“A啊A”、“A啊A的”中,两个动词迭用,是迭词式并列结构。后两种格式与前者相比较,只有细微差别,可看作是前者的变体。 (一) “A啊A啊” 1 “A啊A啊”这种结构格式表示同一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反复绵延。例如: (1)有时候他读呀读呀,好象记住了单词,可默写的时候,又错了。(《为革命勤奋学习》8页) (2)范郎死了,她坐在长城根下,哭啊哭啊,哭倒了万里长城,自己也跳海自尽了。<《杨朔散文选》213页) (3)小江想呀想呀,果断地做出决定:不管怎么着,先去看看贾老板留下暗号没有。(胡正言、阎世宏《鸡鸣山下》205页) 这种结构格式多用于第三人称陈述句中,在句中经常充当误用语。如例(1):也充当复句的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补充前人对于“有点A”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有点A”可以转换成“A(了)一点”,什么情况下不能转换,或者转换后意思不同。研究发现,“有点A”中“A”为具有比喻义或引申义的抽象名词、心理动词、表持续状态语义特征变化动词、形容词时,“有点A”可以转换成“A(了)一点”,转换后意思相同或相近;当“A”为一般抽象名词和动作动词时,“有点A”不能转换成“A(了)一点”,或转换后意思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一A—B”式成语,如“一言一行、一张一弛、一琴一鹤”等;主要是对“一A一B”格式成语的构成、语义组合类型以及格式的修辞特色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格式构成1、从语法性质上来看.构成A和B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方位词等.如:一手一足 一心一意 一龙一蛇 一板一眼 一朝一夕 一模一样 一薰一莸一丘一壑 一草一木 一字一珠 一步一鬼 一板一眼 一饮一啄 一唱一和一言一行 一问一答 一颦一笑 一举一动 一吟一咏 一步一趋 一张一弛一长一短 一悲一喜 一死一生 一上一下 一东一西 一前一后 一五一十一点一滴 一年一度从出现的频率上看,由名词构成的格式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再是数量词、方位词.  相似文献   

5.
“一面A ,一面B”格式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基本同时进行。其内部语义关系可以分为前提、急缓、主次、修饰、因果、并举、矛盾、先后等几种。通过对“一面A ,一面B”格式的语义关系分析 ,有利于我们整体理解句义和剖析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6.
安康方言中的“V开(NP)了”结构,实际上可分为两个小类:一类是S1,如“砸开大门了”;一类是S2,如“练开气功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这两种结构的对立:一、S1和S2对其动词V的要求不同,S1中的动词V具有移位性,S2中的动词V具有持续性;二、S1和S2具有不同的变换格式,比如“砸开大门了”可说成“把大门砸开了”,“练开气功了”却不能说成“*把气功练开了”;三、S1和S2具有不同的否定格式,比如“砸开大门了”,其否定格式是“没有砸开大门”,“练开气功了”,其否定格式可能是“没有练气功”,也可能是“没有练气功了”。  相似文献   

7.
摘要:以“A也好,B也罢”格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的分析整理,对“A也好,B也罢”格式构成中“A”和“B”的句法功能、 “A” 和“B”的语义关系、 “A也好,B也罢”格式与后续成分的语义关系分析,认为“ A也好,B也罢”格式主要用来陈述一个事实,或 者表达让步、不满、肯定或否定的情态,使得所构成的句子也具有了一定的语气情态功能,更利于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连……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动词“连”和“带”后头带上宾语可以连用而构成固定格式“连A带B”,表示A、B两项相加,或表示A、B所代表的动作同时或交替进行,前者相当于“A和B”,后者相当于“边A边B”、“又A又B”、“一会儿A,一会儿B”等。例如: (1) 连货价带翻译费我一齐给你,晚上给你。(《老舍文集》第一卷533页) (2) 秋雨向大家笑着点点头,讲起了花筐的尺寸规格,他连说带比划,花筐在他手里翻过来倒过去。(《小说月报》1982年第8期52页)  相似文献   

9.
“不A不B”“没A没B”“无A无B”和“非A非B”四类格式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四字语格式。四类格式在构成机制和内部语义关系上都很类似,但“不A不B”格式的凝固性和使用率都远高于另外三类,同时四类格式在主观性上呈现一个排列关系:“不A不B”>“没A没B”>“无A无B”>“非A非B”。从原型理论出发,将“不A不B”格式看作“FAFB”式的典型格式,并对“FAFB”式的主观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野人与之塊”的“塊”字,或训“土”;或认为是“蒉”的假借字,训“盛土的苹器”。分析“塊”字的本义、引申义及“蒉”与“塊”的关系;探究“枕塊”与“枕草”的不同。结论为:“塊”字本义为“土塊”,“蒉、塊”不能互通,“枕塊”与“枕草”不同。  相似文献   

12.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13.
"一X就Y"句式是以句法标志"一"和"就"前后呼应而成的一种句法结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X就Y"可填充的词类以及"一X就Y"的四种变式句等方面对"一X就Y"的句法结构进行考察,分别对"一X就Y"句式中的句法标志"一"和"就"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概括了"一X就Y"这一格式在整体表达功能上的连贯性、量多义、非凡性等多种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情"是艺术的基本元素。由于它的本源性,以及它属于较早的范畴,所以其不仅是一个本体范畴,且作为起始范畴,成为构词的基础。在古典文学语境中,根据"情景"范畴的语义和二者间的关系,以"情"范畴为基础构成的"情~"范畴具有各自的语义、特征及重要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念孙认为典籍中“倚”和“循”常常“形近而误”,并将大量的“倚”校改为“循”。但对典籍中“惰”和“循”的致误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倚”几乎都是在表遵循义时被认为由“循”所误,而表其他义时则不被言误,用“形近而误’’说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对大量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倚”与“循”同有遵循义,不烦校改。  相似文献   

16.
“没”用作副词表示“未然”,一般不能与表示“已然”的“了”同在一个句子里,但在一些句子里它确实可以和句尾“了”共现。本文分析认为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都有“再”或隐含了“再”。“再”表示一个动作过去发生过、将来还要发生但是现在未发生,“没+再”表示一个否定的状态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与当前状态相关,所以可以跟句尾“了”共现。另外,“再”表示动作的重复,所以谓语动词是否能重复决定了这类句子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倍数的表达,但"一倍"究竟是和原数相等还是表示"原数×2",似乎还有待商榷。从一则新闻入手,追溯历史时期"倍"的各种用法,探讨"一倍"的确切含义及产生混淆的原因,从而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一倍"。  相似文献   

18.
永新话句末语气词表示不止一种语法意义的有十个。其中有表示同一种语法意义的,它们之间存在差别。两个语气词连用的特点是,"■""里"可以分别续接其它语气词,"■""里"之外的语气词不能连用。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较少,只有两种组合。语气词连用后所表示的意义由原来的单个语气词的意义构成,连用时最末语气词的意义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历代注释书对短语中和短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精细分析,并表现出二者的语义关系类型实完全相同、所用关系词多同少异。汉语语法无单复句区分,而这种"区分"自身存在"破绽"、"不协调",应建立二元(或过二元)平等加合构成的并列结构代替单复句划分。并列结构跟主谓、动宾、动补等句法结构不在一个层面上:并列结构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而构成元也可是主谓等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材料证明,在现代汉语中"未亡人"一词已产生了多种新的用法。这些新用法是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乎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词典编撰者应积极稳妥地反映这一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