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因此,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摆在我们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同时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孙齐 《生存》2020,(11):0077-0078
初中阶段是孩子的黄金阅读阶段之一,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怎么通过阅读课来引导孩子读书,让书中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认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目前,很多学校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只是指定篇目每天定量阅读,但很多学生阅读流于形式,阅读效果不容乐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校初中语文组老师们尝试探索不同阅读时期的阅读课型,通过课堂引导让孩子的阅读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李文敏 《生存》2020,(14):0026-0026
群文阅读是近些年悄然兴起的阅读教学理论,它以指向明确的中心议题,丰富的文本群阅读和师生课堂学习互建共识为基准,为学生的文本阅读提供多元化的有效途径,极大程度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阅读需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格外看重中学生的阅读积累,不仅建议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且还“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的任务是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现代人才。而这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课外阅读可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第一次提出课外阅读量的指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考虑到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切切实实多读书,增加语言积累为学生的读写、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然而,由于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预感经验,来获得语文教学的高质量,从一定的“量”中读出“质”来。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读书,有详有略,有经有权。在他读过的书中,有的作了大量批注并推荐给别人阅读,有的在他的著述和谈话中时常引用和发挥;有的是在某个时期集中阅读,有的是从青年时代到迟暮之年多次阅读;有的对他思考和解决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有明显影响,有的则只有放到他一生的经历中品味,才能看出潜在的渊源或关联。本期选登毛泽东早年仔细阅读的一部书《伦理学原理》,具体看看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着重体会一代伟人的学用之道。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句话阐明了“读”与“写”的关系。即读是写的基础。古人也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有详有略,有经有权。在他读过的书中,有的作了大量批注并推荐给别人阅读,有的在他的著作和谈话中时常引用和发挥;有的是在某个时期集中阅读,有的是从青年时代到迟暮之年多次阅读;有的对他思考和解决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有明显影响,有的则需要放到他一生的经历中来品味,才能看出潜在的渊源关联。本期选登被毛泽东列为"书之重要者"和"值得一读"的两部书:《物种起源》和《天演论》。具体看看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着重体会一代伟人的学用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指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它注重个体体验,突出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积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作文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语言创新思维,扩充知识面,点燃参与热情,培养信息搜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要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去。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利用课堂40分钟有效阅读,怎样在家长不管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觉阅读、热爱阅读成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赛汗图亚 《生存》2020,(14):0077-0077
《小学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中秋假期的晚上七点,位于李沧区虎山街道春和社区的"悦读书房"内,人员满满,有的坐在桌前认真地做笔记,有的倚在墙边静静地阅读,有的在书架前耐心地选书。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刚刚上学的儿童,有朝气蓬勃的年青人,也有沉稳庄重的中年人。大家都专心于眼前的书,静静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自从今年6月上旬开幕以来,"悦读书房"已成为社区的"明星场所",吸引着远近的居民前采汲取知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全民阅读风气的浸染下,在李沧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专注于阅  相似文献   

13.
数年前 ,一位学生时代的先生曾对我说 :“书 ,一定要多读 ,但不必为读书而整日耿耿于怀地穷于买书 ,因为这样做会把你的时间和精力都耗空的 ,而借书读的方法就很好。”这位先生说此话的用意是很明确的 ,对真正想要较为系统地读一些书的人来讲 ,买书不如借书看。眼下 ,由于知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读书无疑算得上是社会上的一大“热”了。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受到某些说法的误导 ,有些人却由以往的读书爱好者转而成为单纯的书籍爱好者。其具体表现为 :往往是新买来的那本书甚至几本书尚未顾得上细读 ,在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又去争购较“热门”…  相似文献   

14.
梁素娟 《生存》2020,(15):0057-005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习语文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辅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内涵与乐趣。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此为出发点,实现学生与阅读内容的最大化契合。  相似文献   

15.
王琴 《生存》2020,(13):0077-0078
本文针对当下整书阅读的生存现状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诉求。以本校 2016级学生为试点对象,遵循“全组协作、步调一致” 的基本思路,开展了为期两个学年的整书漂流活动。在具体实践上,精选漂流书目,深挖经典价值,做好阅读反馈,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  相似文献   

16.
王昌坤 《生存》2020,(8):0009-000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新课改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来新的要求。常言“阅读是写作的积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阅读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单纯课内教学难以支撑学生海量的阅读需求,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初中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文学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因此只有让学生拖过课外阅读获取海量的写作素材、写作技巧,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可见课外阅读的巨大作用,需要教师高度关注。本文从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罗建玲 《生存》2020,(6):0029-0029
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阅读量不足、阅读内容单一、阅读方法不灵活等问题,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教育信息化技术已经作为课改的一种标志,广泛地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杜学峰 《生存》2020,(13):0092-0092
20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伯林 《生存》2020,(10):0011-0011
语文教学虽然要教学生学会知识,但贵在教给学生读写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活跃的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