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好像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听一位当妈妈的在训斥她的女儿:都这么大了还不结婚,你想气死我呀?哪怕你结了再离也行啊。这是我的邻居,不久,这个女孩真就找了个人嫁了,不久,听说又离了。我因为上学,也就没再听说那个当妈的是否又训斥了离了婚的女儿别的什么。但我常记着那句话:哪怕结了再离也行啊。在那一代人眼里,不结婚比离婚更耻辱,更大逆不道。那时来不及细想,现在想来,那位母亲是怕“人言可畏”吧。一个好端端的人为什么不结婚呢?是不是有什么病?或者……种种猜测要伴随着他们很多年,对人们的指指点点,有多少人可以承受?所…  相似文献   

2.
《女性天地》2010,(7):64-64
2007年11月,我与陈某登记结婚,入赘陈家。婚后两人生育一女,取名陈梦圆。今年3月,陈某因肝癌不幸病故。我因在外打工,女儿陈梦圆暂留在陈家。如今,我想把女儿抱回自家抚养,如我外出打工,可由我母亲照看。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命运多舛的人。12岁那年遭遇车祸,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人生从此多了一张"残疾证",用我们村里那群小屁孩的话就是"你看,她是个瘸子!"初中毕业后我就没继续读书了,15岁那年,父亲重病离世。母亲南下打工挣钱,我在家既当姐又当妈,照顾9岁的弟弟。为了急于摆脱家庭,20岁生日刚过我就结婚了,但我的婚姻一点都不幸福。孩子4岁时,我向"三观"严重不合的丈夫提出离婚。我带着孩子,无处可去,母亲骂骂咧咧地收留了我,她也帮我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4.
载言 《女性天地》2011,(6):27-29
人生能有几次搏,在妻子的鼓动下辞职考"碗"唐敏和傅珂既是大学校友,又是河南南阳老乡2007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们留在郑州打拼,没几个月就领取了结婚证,成为无房无车无钻戒的"裸婚"一族。唐敏是瞒着父母结婚的。她的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他们不反对女儿留在郑州,但对傅珂却不满意。母亲曾对她说:"你和他结婚,两人都是白手起家,工作又不稳定,将来买房、养孩子都需要很多钱,婚姻光靠感情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5.
母爱不打折     
肖玲玲 《老年人》2006,(3):30-30
记忆里,我家一直很穷。母亲生下我和妹妹后,接着又生了弟弟。3个孩子要吃要喝,要读书,负担可想而知。我是老大,没少受苦,但母亲总是教育我,啥事都要让着弟弟妹妹。我只好学会容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高中毕业考大学,我以一分之差落榜。这让我不甘心,很想复读一年再考。母亲  相似文献   

6.
简晓红  晏燕 《老年人》2004,(9):26-27
父亲经历了两次婚变。第一次是与我的生母离婚,只因为我母亲为他生的是3个不能“传宗接代”的闺女。第二次是与继母离婚,也是因为我同父异母的弟弟生的是女孩,没能将咱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于是,父亲不想“愧对”祖宗,为续接香火又第三次结婚了。父亲的第三位妻子比我的年龄还小,  相似文献   

7.
蒋英姿 《老年人》2006,(8):26-27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嫁给夏自然两年了,我还没登过他家的门,更没见过他的母亲——我的婆婆。不是我端儿媳的臭架子,而是婆婆对我的职业不满意,因为我是从事保健按摩行业的。她总认为她儿子找了个按摩女,有辱她家的门风。夏自然没少劝过他母亲,可是老太太顽固不化,就是不认我这个儿媳。久而久之,我们婆媳之间就仿佛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无往来。端午节快到了,夏自然给他母亲寄去了两百块钱,又打电话要他弟弟到县城去取。他弟弟在电话里说:“咱妈不缺钱用,只是很想你,天天念叨着。老人家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了,经常这里痛那里痛,尤其是右…  相似文献   

8.
前阵子,母亲兴奋地对我说:“今年收了三百多斤菜子,全打成了菜油,120多斤,一两都没卖.”我回答她:“卖些吧,反正你一个人吃不完.去年的油都还有吧?”母亲的劲头来了:“可不是吗,去年的菜油都没吃完,我一个人能吃多少啊?你不是要回来了吗,这打的新油,你全部带回去.” 我不想再从她那边带油,便委婉地拒绝她:“这边又不是没得买,那么远带油,麻烦!”母亲却说:“人家卖的油哪有自家的油纯度高,带去,反正你新买了车,放你后备厢又不碍事.”母亲的菜油我去年吃了一年,确实又香又纯,只是,我给她菜油钱她总是千推万推,我倒希望她卖掉换点零花钱,让自己生活过好点儿.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一点小事,我没忍住又和老公拌起了嘴。吵累了,想到这个我与之结婚快20年的男人,从来都这么固执、认死理、不懂变通,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懒得再理他,我转身就回了房。开电视、看手机,我竟莫名心烦意乱,再看时间,差不多是做饭时间了,便又去了厨房。拿出早上备好的蔬菜,正在清洗整理的瞬间,女儿从身后慢慢地凑过来,未曾说话却已笑出了声。  相似文献   

10.
儿时曾读过一则笑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女子,在出嫁时,因依恋父母而不愿离家,便问其母:"女儿为什么要嫁人?"其母答道:"这是周公制礼时规定的。"我真想杀了那个周公,"女儿说。等到结婚三日后回家省亲,女儿又问母亲:"周公在哪?"母亲反问道:"找他干什么?"我想给他做双鞋。"故事虽然有些搞笑,但却告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八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摸他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家做的条绒布底鞋.条绒鞋,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只要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12.
宝贝,晚安     
母亲从乡下过来看我,带了一筐鸡蛋和两只土鸡,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她决定留宿一夜. 我扯出新被套、棉絮,准备在客房铺床,母亲拦住我,说就睡一夜,和我挤挤就好了.心想着零下几度,挤挤也热和,便没再坚持. 脱衣,上床,母亲执意不跟我们睡一头,我心想着,晚上我要照顾孩子,三人一头,我睡中间很挤,会不舒服,便随她.女儿嚷嚷着冷,我习惯性地侧身,女儿小小的身子向我怀里钻,她一边喊冷,一边将她的小脚丫往我的双腿之间塞,我一边嗔怒一边用双手紧握她的双手,以期我手上的热量尽快地传递到她身上来.  相似文献   

13.
女儿姓巫,属虎的,同学叫她“巫婆”,因长得胖乎乎、肉悠悠的,又被称为“人肉包子”,家里人叫她“狗屎”、“丑丑”、“孬火药”,反正怎么难听怎么叫。按女儿的说法,自呱呱坠地起,她就是俺的“出气筒”、“只晓得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种弱势地位一直持续到去年她大舅妈生了个小弟弟为止,她也终于人模狗样地有了教训、摆谱的对象。面对弟弟时,一碰到她烦心不悦,她就恨恨地指戳着弟弟威胁道“以后我不得教你弹钢琴,也不得教你英语,看你昨个办!”弟弟嘴里一汩汩流着憨口  相似文献   

14.
我老家在广西山区的一座小县城里一开始,我是为了帮父母供我的两个弟弟上大学才出来做“三陪”的──没办法,我父母两个人都在我老家的一间半死不活的小工厂做工,后来又都下了岗,我的两个弟弟好不容易先后考上了大学,总不能因为家里拿不出多少钱,就不让他们上吧:不过现在嘛,我对自己干这行已经习惯了,人得做熟行才有得钱赚嘛。嗨,什么初恋呀爱情的我不懂,也不想懂。我的BP机和手机是我19岁那年在广州,一个从妈妈桑手里买了给我“开罐头”(破身)权的马来西亚老板送的;我在东莞的一套房子,是一个深圳的什么局长包了我一年我…  相似文献   

15.
超平 《老年人》2013,(12):31-31
父亲去世那年,母亲58岁。她和我还没有成家的弟弟住在乡下,母子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依度日。生活虽然说不上什么富裕,倒也过得平平安安,衣食无忧。过了3年,弟弟年岁大了,结婚成家,母亲的人生大事算是做完了。弟媳人长得漂亮,但脾气性格却不好,和我母亲在一起,经常闹矛盾。弟弟生性懦弱,是个典型的“妻管炎”,不敢管也管不了自己的老婆,家里乱成一锅粥。于是。母亲只得自己开伙单独过日子。我看母亲日子过得艰难,多次劝她到县城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他说:“我妈妈说我是小狗狗。” 一口咬定,来自襁褓记忆:7个月,开 始出牙,咯咯笑或者哇哇哭,便露出两颗晶 莹乳齿,细瓷幼玉。吃奶的时候格外专注, 头埋在母亲怀里,全力以赴,小牙齿也跟着 用力,一口一口,把母亲乳房咬出一圈细小 齿印,如精灵歪歪斜斜的足迹。 母亲负痛,“嘘嘘”地扬手吓他,又作势 要推开他,他只是抓紧,张嘴“嗐嗐嗐……” 要哭。母亲便由他咬,楼着他轻轻摇唤:“小 狗狗呀,你是妈妈的小狗狗。” 真的吗?记得那么遥远、意识尚未成形  相似文献   

17.
正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所以才闹着去停车点接我。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弟说:"我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一天,我刚要上床歇息,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找不到了。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  相似文献   

18.
洪弋 《老年世界》2007,(18):28-29
女儿,那天晚上,你妈在饭桌旁不过对你的女儿说了一句“留点汤给舅妈”,你当即就丢下筷子,怒斥你妈舍不得给孩子吃,“吃光了不能重烧吗?”、“家中没料子街上又不只卖生铁?”说完,便拉着孩子气呼呼地走了。  相似文献   

19.
婆婆 妈妈     
到了婚嫁的年龄,我做了别人的媳妇,我出嫁不久,我的母亲也做了别人的婆婆。每次回家,做了媳妇的女儿和做了婆婆的妈妈,便有了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婆媳关系。弟媳刚过门那会儿,母亲常对我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有时候,一整天也没一句话,真闷人呐!我便劝导她:这儿不是人家自个儿的家,不随便,不说就不说吧。要是真找个能说会道的或是耍泼撒野的,你受得了?母亲笑笑说:是呵,这样也好。又问我:婆婆待你好吗?我照例说好。其实,婆婆的好与母亲的好是不一样的。母亲是那种心细如发的传统女人,她把全部的心血都给了丈夫和孩子。婆婆却是受过更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日历     
王群 《女性天地》2005,(6):29-29
母亲节那天,我带着妻子、女儿回乡下看望母亲。回到乡下,已是午饭时分。还没跨进院门,母亲已听到了动静,急忙从厨屋跑了出来,一边拍打沾在衣襟上的草屑,一边埋怨说,怎么也不先打个电话回来?我想逗逗母亲,便说,打了呀,它没捎信给你啊,母亲满脸疑惑,追着问,没呀,给谁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