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崔健  高珊 《人才开发》2008,(9):55-56
创新.作为人才的本质属性,是指人才能够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新成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讲话)创新意识.作为创新活动的内在前提和驱动力.主要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王瑞 《人才瞭望》2007,(4):34-35
一、创新型人才考核的含义 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东西,具体地说,创新指产生或发明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而创新型人才则是指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突出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问:深圳是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的重要集聚地,拥有很多知名高科技创新公司,例如华为、光启、柔宇科技、华大基因等,您认为深圳吸引人才的优势在哪里,请简单介绍一下深圳的人才队伍现状。同时,深圳产业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深圳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出现,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密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培养和塑造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环境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新时期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将实现二者融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切入,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我们所说的基础教育中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已经外化的创造产品,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能动个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质疑、探索中关注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掌握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寻找新规律,从而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小学开始抓起。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的培养目的、方法和途径直接决定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辅导员作为创新人才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能够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将会大有所为。从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论述创新人才的含义和特征,分析辅导员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所在,最后指出高校辅导员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强化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3,(3):10-10
近几年来,大学引进海外人才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引进、使用和评价的方式也在发生很大变化。大学人才引进过程渐进的背后,是对国际人才认知的清晰:引进人才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着眼学科发展,着眼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合与培养。复旦大学人事处副处长许晓茵认为:"事实上,引进高端人才的重中之重,不是发表多少论文,而是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比  相似文献   

8.
人才国际化是指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力资源规则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间人才分工和交往的过程和状态。具体地说,是指在人才管理和开发的过程中,以培养跨国工作能力的国际型人才为基础,以吸引和使用国外人才为重点、以开放型思维和全球性观点为导向的人才开发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雷 《人才开发》2009,(4):16-17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具备明显的创新思维,善于采取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并主要以其创新性的成果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并不是每个人才都是创新型人才,实际上,一个群体中,创新型人才往往是比较稀少的。但是,创新型人才却是一个国家、政党、民族、社会、集团组织等等团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 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全方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进一步明确了人事人才工作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围绕人才开发战略这条主线,把握“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总要求,从思想上找差距,从机制上求突破,从工作上找抓手,实现人事人才工作的全方位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挑战、新任务,要想保证党建的效果,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在党建工作当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创新,以适应执政的需要。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及自身对党建工作的一些认识,本文认为党建工作的创新应该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经济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找准党建工作创新的落脚点,在工作思路、重点等方面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战略性人才,是指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实现发挥出长远的、全局的、根本的作用的人才。根据“8020“原则,我们可以认为,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毫无疑问,这20%的人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战略性人才。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间质化的情况下。人才竞争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时下,各级领导虽然在大小会议上大讲“工作创新”.会下,“创新工作”缺乏实际操作性。如:怎么创新?创新工作的目标、标准是什么?责任主体是哪一级.不明确,没有一个创新工作的机制来运行,工作中无法实施“创新”。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只注重人才引进或者引进了多少人才.而不注重引进人才的作用发挥.创新成果的应用和重视以及如何调动他们科研、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创新工作”的人文环境等。笔者认为,创新工作机制需要建立。  相似文献   

14.
高尧 《人才瞭望》2016,(8):69-7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中国经济开出了这一良方、亮出了这一发展战略,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创新这一名词已经成为当下最热的词汇,各行各业都在为"双创"工作贡献力量.然而,要想集众智、汇众力让创业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育人的问题.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结合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心得,对如何创新高校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5.
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人才开发工作,要研究创新人才的特点、创新人才开发的内外环境、创新人才开发的机制,适时运用新思维、新理念,从组织层面、团队层面、个体层面加强人才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杨倩 《人才瞭望》2017,(8):207-209
个性化教育也是以个体的心理品质、生理特征、社会关系等因素出发,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以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教育管理行政化、课程设置专业化、教学体系模式化、教育评价功利化等问题,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应深入分析以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探究以个性化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指的是企业为达成一定的经营目标而来规划和设想自身的市场营销活动,它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活动。如今已进入高速信息时代,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新需求,便开始探索市场营销战略的道路创新,同时在互联网中逐渐融入传统的营销战略,最终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在高创新性社会特征凸显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创新是获取竟争胜利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调整教学目标,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培养学生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需人才大致分为三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操作技能人员数量最为庞大。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据有关专家推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方面的发展与深入,国外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期社会的转型发展,新的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青年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所引发的青年新问题成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焦点与难点。长期以来,共青团在服务青年、服务社会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共青团组织阵地也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共青团的工作实践,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创新青少年思想引导、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扩大团的工作领域,应是当前共青团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