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如何,通过对浙江农产品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对浙江农产品实际出口带来负面效应,其政策含义在于短期内通过政府农业支持政策降低农产品出口成本,长期则通过加强科研和质量管理将价格竞争力提升为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2003年底中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背景下.新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从政策实施前后的情况及出口退税额的支付两个方面对出口退税的政策效果进行评测。其次,根据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情况分阶段考虑,选用9个不同的回归方程,采用趋势模型分析各阶段出口退税率调整与出口增长率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出口增长,出口退税额对出口总额有正的弹性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出口退税影响出口增长的力度和表现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使用2020和2021年两期中国海关数据库分别从行业、地区、规模、企业所有制等层面进行企业出口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从市场采购贸易政策视角对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进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仍然存在明显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沿海地区企业,而市场采购贸易政策虽然可以有效扩大出口规模,但不能提升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因此提出建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引导企业发挥“出口学习”效应,在出口竞争中提升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出口退税结构性调整对中国出口主要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桂环  汪寿阳 《管理学报》2005,2(4):417-421
2004年初,中国政府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一些新的行业变化是否已随之出现,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作用是否已显现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力图通过实证分析对此进行阐述,从而为此次政策调整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也是对未来退税政策改革的超前探索.选用事件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产品、焦炭、服装等一些主要行业的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出口退税率下调后大部分行业的出口增速并没有出现大幅回落现象,而结构性调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②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能源、原材料产品出口所受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分化;一般性产品出口平稳增长,依然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出口退税率下调的负面效应并未显现.  相似文献   

5.
翟伟华 《经营管理者》2013,(21):172-172
<正>出口信用保险(ExportCreditInsurance,ECI)是指信用保险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的一种保险。在世界各国促进出口,开拓出口市场的政策措施中,出口信用保险被公认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一大有效促销手段,与提高出口退税比例、减少出口环节费用等侧重降低成本的政策相比,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更侧重提高出口企业的信心,支持出口企业采取灵活自由的交易方式参与国际竞争。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促进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生产性补贴是否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8649个样本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Logit模型、FractionalLogit模型初步分析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指数匹配方法"(PSM)分析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补贴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生产性补贴既是促使潜在出口企业做出出口决策、也是促使在位出口企业提升出口密集度的原因,总体而言,生产性补贴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促进企业出口为目标的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家电下乡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探索,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本文是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实证分析,包括实施的成果分析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抵御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自2008年末开始,我国先后多次在财政政策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又以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最为频繁.该政策的调整使得出口退税总量在财政收入和出口贸易额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仍呈较大程度的提高态势.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多次调整着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出口贸易的有效性问题,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实施更为多样化的财政政策促进出口、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实施品牌化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纺织服装类产品作为劳动密集的产业,在山东外贸出口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其出口总额仅次于机电产品。2007年,山东服装出口69.39亿美元,增长12.4%,纺织品出口68.77亿美元,增长12.6%,鞋类出口10.87亿美元,增长2.8%。纺织服装类产品增长乏力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利润较低使得纺织服装业最容易受到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家有关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纺织服装在世界市场接近饱和的占有率也是影响山东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该文首先对2007年我国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调整进行回顾,然后对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的从出口额、出口产品分类、主要出口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2008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进行一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王晶 《决策探索》2011,(12):33-34
目前,我国已经与东盟、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等6个国家或国家组织签订了FTA(自由贸易区)协定,同时与澳大利亚、南部非洲联盟等国家或国家组织的FTA协定也正在谈判或筹备谈判之中。按照一般的理论分析,这些FTA协定的签订将意味着双方减免关税,因而势必会促进双方企业对对方的出口,换句话说,出口企业将会非常愿意利用FTA协定,以扩大其对外出口。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对于这样一个对出口企业完全有益的政策,出口企业积极利用了吗?对此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河南省36家重点出口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给予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经与东盟、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等6个国家或国家组织签订了FTA(自由贸易区)协定,同时与澳大利亚、南部非洲联盟等国家或国家组织的FTA协定也正在谈判或筹备谈判之中。按照一般的理论分析,这些FTA协定的签订将意味着双方减免关税,因而势必会促进双方企业对对方的出口,换句话说,出口企业将会非常愿意利用FTA协定,以扩大其对外出口。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对于这样一个对出口企业完全有益的政策,出口企业积极利用了吗?对此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河南省36家重点出口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给予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投资、消费、出口三个角度分析当前拉动内需政策的适宜性,并分别进行成效分析,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亢舒  赵婧  刘雁 《经营管理者》2013,(10):24-25
商务部等部门日前出台《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对零售出口企业在海关、检验检疫、税收等方面的难题出台六大针对性措施,打破出口障碍坚冰,成为所有零售出口企业的重大利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出口份额、出口额最大最小值比、总体差异分析指标、基尼系数、Theil系数、出口区位熵等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区际间的出口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区际间出口的不均衡性显著,总体差异大。区际间出口的相对差异虽基本保持稳定,但出口的绝对差异非常显著,并且呈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出口的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但近年来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呈现出趋同的发展态势。综合出口规模和出口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原城市群经济区的出口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豫北经济区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次之,黄淮经济区处于绝对落后地位。文章的最后在探讨区际间出口差异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地区特定要素、人力资本及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区际间出口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我国出口下滑引起的就业岗位减少以及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增加投资政策对于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并针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方法为计算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各就业结构的直接就业系数矩阵和完全就业系数矩阵,并用就业弹性进行调整,进而估算出口下滑以及2009年增加投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结论如下:2009年出口下滑导致的非农就业岗位减少806.8万人,主要集中在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纺织业,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失业人口最多,约为398.79万人;而2009年增加投资20908.96亿元可扩大就业岗位505.1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其中拉动初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口330.11万人。可见从总量上分析,增加投资对扩大就业起到一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下滑对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结构层面,增加投资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刺激政策和投资政策时应加强对行业和就业结构影响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越南1986年启动了经济改革,采取很多"开放革新"政策。经过30多年,越南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越南农业发达。其中,大米是越南主要出口的产业。本文章的结构包括:(1)越南近期发展总体情况;(2)越南农业政策;(3)大米出口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8月1日起,我国的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旨在确保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对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可适度缓解当前由于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外部需求放缓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造成的经营压力。但出口退税率上调可以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多大促进作用?什么样的出口退税政策最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确定了6项促进轻纺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以"继续适当上调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及"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尤为引人注目。在需求不振、出口萎缩、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压力的背景下,我国纺织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据了解,今年1至10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82.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2.8%,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0个百分点。面对国家一连串的政策支持,会对纺织行业的短期及未来前景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简要做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A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劳务输出、企划服务、科研、投资开发等。在企业改制、人事变动、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提高和国际经济危机等重重打击下,A外贸公司进入了低速发展时期。本文从A公司的出口营销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出口营销策略创新,同时辅以相应的出口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低价出口之谜——基于企业加成率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出口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这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中国出口价格过低的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并且,长期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以及出口企业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我国企业的低价出口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