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7,(4):8-8
四(2)班是一个全校闻名的“绰号班”,班里人人有绰号,什么“电线杆”、“柴油桶”、“黑炭”、“奶油”、“刘老根”、“葡萄眼”等等,数都数不过来。这一切都“归功”于李小明,他给全班同学都起了绰号。  相似文献   

2.
两个怪物     
山下有一座漂亮(piào liang)的小房子,里面住着一个红怪(guài)物。红怪物虽然样子很可怕,但是他很善良(shàn liáng)。从来都不欺负(qī fu)人。他想和人们交朋友,但是人们都很害怕他,为此,他十分苦恼(kǔn n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9,(1):25-25
那天,我拖着沉甸(di&;#224;n)甸的板车疲惫(p&;#237;b&;#232;i)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jiong)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励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绰号     
佚名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0):I0034-I0034
鲁迅一生喜欢给别人起绰号,而且小说的人物命名也善用绰号。可是生活中,别人也曾给他起了一些有趣的绰号。鲁迅最早的绰号叫“胡羊尾巴”,这是他幼年的时候邻居们送的,意思是短小灵活,敏捷利落。鲁迅另一个比较早的绰号是“富士山”,  相似文献   

5.
两回事     
《阅读与作文》2009,(1):23-23
一只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l&;#225;n)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k&;#224;ngj&;#249;)。绵羊和乳牛讨厌(y&;#224;n)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相似文献   

6.
丹尼尔·马佐尔在山上踏着冰雪已经攀登了7个小时,他精疲力竭了,但他清醒地意识到成功就在眼前。尽管珠穆朗玛峰峰顶附近的气温在琴下10摄氏度,但是在柔和晨光的辉映下,方圆数英里的天空显得清澈湛蓝。“这是一个完美无暇的登山天气,我们就在今天登顶。”这个登山队领队一边暗自默想,一边将带铁钉的登山鞋踩进冰中。他现在距离壮观的29035英尺(8844.43米)峰顶不到3小时路程。  相似文献   

7.
“抱抱团”的来源,是两年前一名澳大利亚人胡安·曼恩在悉尼闹市区提供给陌生人的Free Hugs(中文译为“免费拥抱”或“自由拥抱”),号称传达一种“快餐式情感”。胡安·曼恩,是一名咖啡馆店员,曾经历婚变·目睹了父母离婚和祖母身患重病。他认为唯一能治疗自己压抑心情的办法就是每周的一个下午,去皮特街购物中心把拥抱免费送给陌生人。随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的人们也陆续加入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汉武大帝》播出以后,许多观众对里面有一个官衔的称谓听起来觉得特别别扭,那就是“御史大(dài)夫”“晁错大(dài)夫”之“大(dài)夫”,他们觉得很不习惯,不是只有“医生”才称为“大(dài)夫”吗?怎么官名也有称为“大(dài)夫”的?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11):38-40
布雷迪·巴尔(Brady Barr)今年44岁,拥有“鳄鱼博士”之美称,他专门研究鳄鱼习性,是个十足的爬虫学家或爬行动物学家。他喜欢用“美丽”和“魅力”等词汇来形容鳄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乐谱错了     
《阅读与作文》2007,(6):26-26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pǔ)。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guàn)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xié)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捣蛋的狗     
亲爱的小朋友,每篇寓言都是一个故事,都蕴藏(yūn cáng)着一个做人的道理,你能从故事中领悟(lǐng wù)出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宁波田螺山地区相岙村的绰号使用十分广泛,全村每个成年男子都拥有一个固定的绰号,多以“名字+绰号”四字格格式出现,也有少量三字格和二字格。语义以“描摹性情”、“勾画相貌”、“生殖器名”、“表述特长”或“轶事典故”为主,起用缘由受性别、地理、经济和语用限制,直接体现着该村的生产方式和从业特点,其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13.
神偷我来也     
西尔枭 《可乐》2010,(3):37-37
南宋时,国都临安有一个神偷,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每次作案后,必留下“我来也”三字,故其绰号叫“我来也”。他名气轰动临安,官府奈何他不得。  相似文献   

14.
钉马掌     
马妈妈准备给小马驹(jū)钉(dìng)马掌(zhǎng),望着那坚硬(yìng)的铁掌、锋(fēng)利的铁钉,小马驹胆怯(dǎn qiè)地说:“妈妈,我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通过考察文献认为:战国时期的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秦至汉初时的“若”、“女(汝)”没有数的区别,“而”、“乃”则只能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第二人称代词“乃”只有2例(表单数),不足以说明其称数功能,其他人称代词都不存在数的分别,但表示单数的用例占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看图说话     
《阅读与作文》2009,(4):31-31
华盛顿州的约翰·B·多德夫人于1909年首次提出了“父亲节”这一想法。多德夫人想用一个特别的日子对她的父亲威廉·斯马特表示敬意,他是一名美国内战老兵,因妻子(多德夫人的母亲)在生第六个孩子时去世而成了鳏夫。妻子死后,斯马特先生独自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农场上养育那个新生儿以及其他5个孩子。成年后,多德夫人才意识到父亲一人把几个孩子养大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  相似文献   

17.
自然数单位“1”是人类认识最早的一个数,它在数学解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进行复数运算、分母(分子)有理化,进行化简、计算、证明等都离不开“1”.1.分母(或分子)有理化常要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乘以同一个数1.2.某些化简或计算题一旦“乘以数1”后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迅速得出结果3.某些二项式习题常令某数等于1,则迎刃而解.例6证明c+CL+CZ+…+CG+…C卜2”证明设a=b=l代入二项式定理即得2”=Ct+C\+CI+…C:例7计算以下多项式展开后的系数和(Zx’+x‘-3x+l)‘“·(Zx+l)’·(-4x‘+4x+…  相似文献   

18.
昨天晚上,爸爸说他指甲太长,叫我帮他剪指甲,我开心地答应了。我从抽屉(tì)里拿来指甲钳(qián)帮爸爸剪起了指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本无限,既无始,也无终,因此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古今”问题。就算在古代,也同样有“古今之争”,因为总还有比那时更古的往昔。柏拉图身处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在他之前还有数个世纪的“古风时期”。所谓“古风”,意为“开端”(arche),但古希腊的古风时期还远不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且不说古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的影响,即便在古希腊内部,也还有青铜文明以及杳不可考的远古时期。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其实都在围绕一条道路展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现行使用的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名字及异称的表意性略陈陋见。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本名、学名、乳名、译名(绰号)、异称……都是代表一个人的,广而言之,都是这个人的“名字”。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题旨的需要,有时不用学名,而用绰号;有时不给起名,却临时借用;有时又根据人物的性格、身份、籍贯、情趣、爱好、相貌而命其名;尤其一些异称,它注入了作者的心意,显示匠心独运。深而言之:人物的名字、异称也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组成部分。它在文中的作用可归纳如下:凸现性格小说《小二黑结婚》,人物未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