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2月,在一次大型医疗体检活动中,医生为我测试了肺活量,竟高达4300毫升。他们很惊讶,说"像你这样70多岁的老人,肺活量一般只有3400毫升左右"。我听后很开心,看来唱歌使我肺活量大增,从而改善了心、脑、肾的供血,我的各项生化指标都很正常。我喜欢唱歌,只要环境允许,都会哼着歌。在公园的僻静处或河岸边的空旷地,无论有无音乐伴奏,都会一展歌喉,高歌一曲。我有这样的体验:烦闷苦恼的时候,只要放声歌  相似文献   

2.
正一次,乾隆皇帝在浙江海宁微服私访时,被一家中药铺上的"天下第一家"的牌匾吸引住了。他走进一看,只见堂上有位老人站在柜前。乾隆问道:"贵店何以敢称天下第一家?"老人不语,让乾隆问他的父亲。乾隆又见一位老人在捣药,便说明来意,老者指指后门说:"请先生问我的父亲吧。"乾隆跨过后门,果然又见到一位老人。他问道:"老人高寿?"老人笑着说:"我年岁尚轻,刚满九十九。"乾隆听完感叹:"您年近百岁却如此精  相似文献   

3.
正小区门口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卖菜老人。天冷了,他在寒风中瑟缩着,风吹动了他灰白的头发,看上去很沧桑。每天傍晚,我都看到邻居张姐去老人那里买菜。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常常和张姐一同上电梯。连续好几天,她都买了一大堆莱。我好奇地问:"每天都买这么多莱,吃得了吗?"她笑笑说:"我是为了让  相似文献   

4.
歌星     
《快乐青春》2011,(6):7-7
有一位歌手,自以为自己的歌声很迷人,是位“天才”歌星。一天,这位歌星在唱歌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太太一面听歌,一面痛哭流涕。  相似文献   

5.
"我结婚几年了,一直在家里 照顾孩子。生活应该说是幸福的, 就是今年快七十的婆婆让我特别 伤心。刚结婚那会儿,我想努力做 一个好儿媳,处处挺体谅老人,吃 的、穿的,经常给老人买……可 是,后来婆婆使我感到特别特别 地伤心。婆婆留给我的记忆中,几 乎没有美好的东西,都是伤心的 往事。您说,我以后应该怎么对待 她呢?" 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少妇,这 样开始她的诉说。我请她提供"证 据"--心理咨询必须了解具体  相似文献   

6.
周围 《家庭科技》2012,(5):38-39
案例 小陈有份稳定清闲的工作.每天早晨,他默默来到公司格子间,打开电脑,一边工作一边跟网友聊天.网上的他活泼风趣,吸引了不少女网友.他的神秘之处,是从来不参加同城聚会,只是偶尔传出几张照片给那些追问的女孩. "我害怕.我不想跟陌生人一起吃饭唱歌,想起来就觉得恶心.多没意思啊,在网上说说笑笑就够了."  相似文献   

7.
三个苹果     
《快乐青春》2009,(7):130-132
一天,国王带着宰相和掌刑官,到巴格达城里去暗中查访。 他们遇见一位捕鱼的贫苦老人,他什么也没有打到,正想着家里该怎么揭锅。国王见老人可怜,动了侧隐之心,便说:“老人家,如果您愿意到河边再撒一次网,无论有没有鱼,我都给您300个金币作为酬劳。”老人高兴地同意了。他们一起来到河边,一网撒下去,却拉上来一只又大又沉的黑箱子,还挂着锁。  相似文献   

8.
胡杨 《家庭科技》2021,(5):40-41
一直以来,在公交、地铁上给老人让座已成为敬老传统习惯,而大连76岁的"硬核老人"刘增盛偏要与这个"习俗"对抗,他身上挂的LED显示牌上写着"勿需让座"4个字.他想传递的是一种老人和年轻人互相平等、相互理解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觉得自己活得窝囊、憋屈,没有什么本事.几十年来,做过营业员、搬运工、装配工、保管员……快50岁了,才在小区里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保安.保安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有"三险一金",退休后能领取养老金,这很吸引我. 老家来了亲戚,我在厨房里忙,听到父亲在客厅里对亲戚说道:"孩子懂事呢,长这么大,从不惹是生非.诚实、本分、守纪,就是孩子对我们老人最大的孝顺.这不,日子一晃,他都50岁了,再过几年就能退休了,他也就可以像我一样在家颐养天年了."  相似文献   

10.
正爱飙歌通宵唱出纵膈气肿武汉一名女子通宵唱歌后,胸腔出现不适,送医院后查出纵膈气肿。一些中老年人说:"去KTV唱歌不仅年轻人喜欢,我们中老年人也喜欢。特别是朋友聚会时,扯着嗓子唱几段才过瘾!"医生提醒,唱歌时偶尔扯着嗓子喊几声不要紧,但不要一次唱太长时间,否则不仅会伤到嗓子,还会伤肺,引发多种疾病。酷爱飙歌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使劲、用力吼会使体内气压上升,导致肺泡破裂,气到纵膈从而引起气肿。所以唱歌也要"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11.
纯色天空     
1 我最初遇见顾小陌的时候,天空是一片纯净的婴儿蓝.他正抱把吉他,闭着眼睛,无比投入地唱歌.我不知道为什么停下了脚步,是因为他长而卷翘的睫毛,还是因为他翕动的好看的嘴唇?总之,我就那么自然地在他身边坐了下来.他唱得太专注了,眼睛始终紧闭.我呆呆看着他,以至于歌里唱着些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  相似文献   

12.
成全善良     
王玉芬 《快乐青春》2014,(4):84-86,75
那是三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元月8日是北大教代会.我一早赶到会场,坐在边上浏览周其凤校长的报告,心里正想着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要给学校多提几条意见.吴志攀教授默默走过来,送给我一本书,是他的<闻道与问道>.扉页上题道:"春节好!请孔庆东学长雅正.弟志攀."无论从年龄还是学术造诣上,他都应该是我的学长.如此谦逊的称谓,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跟费孝通先生学的,费孝通给晚辈签书时,都写上"请指教".吴志攀说:"真正的大家,尊重所有普通的人."(吴志攀:<闻道与问道>第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4.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隔着镜片,他那双眼睛放射出睿智神采的光,身后的桌面上摊开着一本泛黄的书籍,不用问老人刚刚还在钻研。七十三岁了,不紧不慢的声调仍旧那样有力,没有一丝“老”的迹象。一身普普通通的中国老人的穿着,显得他是那样慈祥,不由得使人感到可亲。他就是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著名隋唐史专家——金宝祥同志。  相似文献   

15.
“拍手拍手拍拍手,你唱歌我拍手,我唱歌你拍手……”这是我上小学语文的第一课。60年前的这一课,连同那19个汉字,永远浇注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参加过上百次画展。无论参观者多与否,有没有获奖,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他微笑着反问我:“我为什么要不开心呢?”尔后,他给我讲了他儿时经历过的一件事情:我小的时候,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样样都学,还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试成绩竞排到全班的最后几名。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一到过年,沈女士就愁开了。"我和我老公收入都不算高,逢年过节,我都会给双方父母一两千元,可我老公觉得没必要,并多次因此跟我发生争吵。他认为老人不图儿女钱财,我们不向他们要钱就是孝顺。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可又不知该怎么反驳。请问,我老公这种说法是对的吗?难道所谓的孝顺,只是常陪老人说说话,口头上表表心意吗?"【分析】赡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生活中,与父母住在一起的,自然应履  相似文献   

18.
正我很喜欢带我爸出去吃饭,无论什么口味、什么饭馆,他总是夸赞,说我选得好。我爸很喜欢带我妈出去吃饭,因为无论我们在什么餐馆吃什么口味,她最后就一句评价:"还不如你爸做得好。就这也好意思出来骗钱!"一个女人要是在一点上仰慕一个男人一生,他俩就能在一起生活一辈子。我妈年轻时嫌我爸笨,连孩子都带不好。如今他们年纪越来越大,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依然是强大后盾。爸爸经常接送完外孙又陪孙子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曾去拜访一位老人,一踏进她那简朴而又雅致的房间,只见室内一口老式大橱上,一盆吊兰瀑布似地挂下一串枝叶,满室生春。 自此,我也想养一盆吊兰。几次去花鸟市场寻寻觅觅,总难找到理想的,不是造型不美,便是索价太高。那一天运气好,碰到的是一位花农,他的几盆吊兰都栽在黑瓦盆里,中间插着一根细竹竿,将枝叶扎在一起,看起来并不显山露水,却着实是好花!我以15元买下了一盆造型  相似文献   

20.
在商品经济时代,对打折一词谁都不会陌生。但是,当笔者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口中听到这个满天飞的商业用语时,竟不由自主地眼前一亮,想要重新品味、揣摩一下打折的滋味。 我是在一档娱乐电视节目中看到这位老人的。在座的6位嘉宾中,数他的年龄最大,也数他看起来最年轻。当有人问他养生保健的秘决时,他笑了笑说:“莫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